七上第9課《中華文化的勃興(二)》教學設計
孔子不僅是偉大的思想家還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
第二步學習教育成就。首先提問:你知道孔子的那些教育言論?(小學學過)教師補充“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指導看書,完成討論題:孔子有哪些教育思想成就?對我們的學習有什么幫助或指導?四人小組討論。
最后出示國畫:孔子“逝者如斯夫”提醒學生珍惜今天的學習生活。
第三步 知識拓展:⑴認識三孔圖片⑵展示去年官方祭奠孔子誕辰2555周年的對聯“先師功德垂青史,儒學精華照五洲”評價“千古巨人,萬事先師”
很多外國人也前來參加。⑶日本等各國孔廟展示。然后教師總結:盡管受時代限制,孔子的思想有一些封建社會的糟粕,但是他在仁政、仁愛、人生態度、教育、做人處事等各方面的言論,至今閃耀著不息的光輝,孔子的學說已成為全世界共有的精神遺產。他被公認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回答已有知識。
了解孔子生平。
看書自瀆培養自學能力。展開想象回答問題。
結合做人的道德,進一步認識孔子思想,增強崇敬感。
合作討論
集體探究
發揮群體智慧。
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歷史與現實結合,認識孔子的偉大之處。
第二板塊
老子思想
孔子如此偉大還經常向一個人請教問題,孔子說他是能上天入地的人,他是誰?。引出老子。
第一步 材料展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讓學生快速看書后回答:
①引文反映了誰的學說?出自他的著作_____。
②引文中包含著什么思想?
總結:這是樸素辨證的思想。舉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講故事。
第二步展示老子主張“以柔克剛”。說成語“滴水穿石”。提問:老子辨證的思想對我們有何啟發?
教師總結:老子思想奠定了我國古代哲學的基礎。在他思想基礎上興起的道教與儒教、佛教一起成為影響的我國三大宗教。但他也有消極的一面。如清靜無為,萬事不要去爭。“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學會快速閱讀課文
快速提煉知識,快速記憶的能力。
開動腦筋
回答問題
加深對老子思想的認識。
第三板塊
百家爭鳴
除了老子、孔子以外,還有哪些思想家呢?引出百家爭鳴。
第一步百家爭鳴:百家爭鳴有哪些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張是什么?同桌交流完成圖表:時代/代表/學派/主張。(附后)。巡回指導學生養成快讀書的好習慣,找出關鍵詞語,用最簡練語言概括諸子百家思想。回答問題的時候盡量不看書。及時補充墨子還主張節約。韓非還認為歷史是不斷發展的,后世總會超過前代;他的法治及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嚴刑酷罰實行統治被后來的秦始皇得以應用與發展。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第二步完成找對子。
墨子 改革法治
孟子 知己知彼
莊子 無為而治
韓非 兼愛非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