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 “休養生息”與“文景之治”
②漢文帝和漢漢景帝是漢高祖之后繼續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成效顯著的兩代皇帝,因此得到“文景之治”的贊譽。聯系司馬遷對“文景之治”成效的描述,對比漢初殘破的情景,引導學生歸納:當初“休養生息”政策,前后執行了六七十年,不僅鞏固了西漢的統治,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為漢武帝時期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以上內容主要來源于教師用書)
〖教學實錄〗
〔復習舊課〕
師:我們在第9課學習了中國歷史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知道了強大的秦王朝覆滅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陳勝、吳廣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倡導者,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永遠閃耀著歷史光輝。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中國歷史,將同學們將書翻到:
第10課 “休養生息”與“文景之治”
(板書,以下綠色黑體字為板書內容)
〔閱讀教材〕
下面給同學們5分鐘時間,請大家認真閱讀教材,看書時用筆標出你認為應該掌握的內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內容,看完書之后,我會要求大家合上書本,回顧你記憶中的本課內容。
補充:
灞(bà) 樊(fán) 沛(pèi)
〔合書布點〕
△采點布點 學生閱讀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學講述教材內容,然后由其他學生補充。強調當有同學講述時,其他同學要注意聽,不得隨便插話,如有不同意見,必須在他人陳述完之后,舉手發言。教師根據學生講述的內容采點、布點(板書)。
楚漢戰爭 項羽 劉邦(漢高祖 漢朝 西漢 長安 公元前2XX年)
性質 天↙↘人
休養生息 布衣將相 漢初社會 陸賈(“馬上” 《新論》)
內容 解甲歸田、勸民還鄉、釋奴為民 十五稅一
文景之治 輕徭薄賦 減輕刑罰
影響 △布點小結
〔分層推進〕
△再讀教材(大約2分鐘)
△快速提問(10分鐘)
①楚漢戰爭的性質?結果?(劉邦、項羽為了爭奪帝位,進行的戰爭;劉邦戰勝了項羽)
②劉邦建國。(公元前2XX年,劉邦建立漢朝,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
③何為“布衣將相”?(布衣原指麻布衣服,古時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因此代指平民百姓。劉邦在打天下的過程中,網羅各方面的人才,包括許多社會下層人士。劉邦稱帝后對其下屬論功定封,形成了“布衣將相”的局面。高祖曾為亭長,蕭何為縣政府小吏,陳平是游士,樊噲是屠夫,周勃為吹鼓手,灌嬰為小販,婁敬是拉車的。韓信曾為乞丐,英布、彭越曾為盜賊。)
④“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
⑴這句話是誰說的?(陸賈)
⑵他向誰說的?(漢高祖劉邦)
⑶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這句話的大意是:奪取政權、建立國家可以采用戰爭的手段,而治理國家,維持統治難道能用戰爭的方法嗎?陸賈認為打江山與坐江山不能采用同樣的方法)
⑷據此言論寫的書叫什么?(《新論》)
⑸書中提出了什么主張?(行仁義、重教化、力求給老百姓一個安靜穩定的環境)
⑹它給漢初的政治和社會帶來哪些積極影響?(成為漢初施政的重要依據)
⑤漢高祖“休養生息”政策具體措施包括哪幾個方面?(即解甲歸田、勸民還鄉、釋奴為民和十五稅一)
⑥文帝、景帝在位時,繼續推行休養生息政策,奉行的方針是什么?(安民為本)
⑦文帝、景帝實行的措施可以概括為哪兩點?(輕徭薄賦和減輕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