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自測題
11.南宋與金對峙局面形成后,金遷都燕京,改名為( )。
a.大都 b.中都 c.上都 d.北京
1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 )。
a.岳飛 b.文天祥 c.王安石 d.辛棄疾
13.我國行省的設立始于(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4.下列最能說明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發(fā)展原理的是( )。
a.蒙古貴族采用漢法 b.元朝實行行省制度
c.元朝實行民族分化政策 d.元朝的民族大融合
15.宋元時期,民族關系所具有的特點是( )。
①既有戰(zhàn)爭,也有議和②由民族政權對峙到走向統(tǒng)一③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
④新的少數民族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北宋時期出現了我國四大發(fā)明中的( )。
a.造紙術和火藥 b.指南針和造紙術
c.火藥和指南針 d.活字印刷術和指南針
17.下列能代表宋元時期我國科技水平的重大成就有( )。
①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②郭守敬的《授時歷》③指南針用于航海④火藥在軍事上廣泛使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沈括的《夢溪筆談》是一部( )。
a.科技著作 b.天文專著 c.地理專著 d.歷史專著
19.下列詞人中,生活于兩宋之交的是( )。
a.蘇軾 b.李清照 c.辛棄疾 d.陸游
20.下列人物屬于“宋四家”的是( )。
a.趙孟 b.張擇端 c.李公麟 d.蔡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