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自測題
二、配伍選擇
a.一代天驕 畢升( )
b.“神品” 成吉思汗( )
c.郾城大戰 元世祖( )
d.活字印刷術 趙孟( )
e.開鑿新運河 岳飛( )
f.“宋畫第一” 李公麟( )
三、列舉題
有人說,在17世紀之前,中國的科學技術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極大地促進了世界文明的進步。請聯系以前學過的知識,列舉中國在17世紀前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四、材料解析題
材料一(北宋都城開封)“每日交五更……諸趨朝、入市之人聞此而起。諸門橋市井已開……酒店多點燈燭沽賣……并粥飯點心,亦間或有賣洗面水、煎點湯茶藥者,直至天明。”
材料二(南宋都城臨安)“杭州大街買賣晝夜不絕,夜交三四鼓(更)游人始稀,五鼓鐘鳴,賣早市者又開店矣。”“最是大街一兩處面食店,通宵買賣,交曉不絕”。
材料三(開封東角樓一帶)“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里瓦。其中大小勾欄五十余座。”人們“不以風雨寒暑”,皆要前往,致使“諸棚看人,日日如是”。在臨安可數的瓦舍也有十七處。
材料四瓦子中除有各種娛樂活動外,并有“貨藥、賣卦、喝故衣、探博、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以致人們“終日居此,不覺抵暮”。
請回答:(1)同以前相比,宋代城市的商業活動有哪些特點?
(2)瓦子是一種什么樣的場所?請簡單概述一下。
(3)結合所學知識,嘗試分析宋代城市商業繁榮的原因。
五、論述題
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書中,梁啟超提出史學家應具有“史德”“史學”“史識”“史才”四長之說。“史德”是指史學家要克服頭腦中的主觀成分,毫不偏私,做到忠實、公正;“史學”是指史學家要貴精專不貴博雜,同時還要懂得常識;“史識”是指史學家的觀察力,要注重“求關聯的事實”;“史才”是指“作史的技術”,主要包括組織的才能(體裁體例、篇章結構)和文采。
你同意梁啟超的觀點嗎?你認為怎樣才是一個合格的歷史學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