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活動案例《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前言
新的課程改革,為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機遇,同時也給廣大教師提出了一系列亟待研究的課題。
進入新課程實驗之后,教師們深入研究新的《課程標準》,轉換思路,改革傳統教學模式,使各科教學的局面耳目一新。但也有部分教師感覺新課標提出的一些理念,付諸實踐難度較大。特別是有關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的理念,實踐中缺乏足資借鑒的理論研究成果和實用案例。
本輪課程改革的重大變化之一,是教學目標的多元化與具體化。新課標用三個層次七項目標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取代了傳統的三個層次三項目標即“基礎知識、基本能力與思想教育”。其中,“過程與方法”成為課程教學目標,還是第一次。制定這一目標的基本理念,在新課標里已有清晰的表述。
如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如何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如何以學生為主體?如何為學生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等等。這些是廣大參與新課程實驗的一線教師特別關心的問題。他們各顯神通,為解決這些問題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和智慧,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他們設計編寫了各種各樣的活動案例,為學生的探究式學習、主動學習與合作學習,創造了極好的條件。我們從中挑選了很小的一部分,編成這套《探究·活動案例》叢書,供實驗階段的一線教師參考。這些案例,大多可直接或略經改造后用于教學,少量的可能不宜完全照搬,但其思路定有可資借鑒之處。
叢書面世之后,懇請廣大教師提出寶貴的改進意見,并將您設計的精彩案例奉獻給我們,讓再版后的本套叢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余桂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