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教案 第1課 鴉片戰爭
第1課 鴉片戰爭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和認識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并由此發動侵略中國戰爭的基本史實。掌握林則徐維護中華民族利益,進行虎門銷煙的壯舉。認識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二、能力與方法
通過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和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發展過程,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史實,認識資本主義發家史的骯臟和血腥,揭露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和唯利是圖的本質。學習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中華民族利益和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吸取鴉片戰爭“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和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
重點難點
重點:一是林則徐虎門銷煙;二是中英《南京條約》。
難點:怎樣理解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
1、收集資料、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2、給出預習目標,指導學生預習。(全體學生)
二、學生準備
全體學生據預習目標預習課文。
學法指導
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為主。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簡介本學期的教學要求。
2、簡介本主題的概述。
學習新課
一、老師展示預習目標,檢查學生自學(找一排學生依次回答)。
預習目標:
1、虎門銷煙的背景、經過及其意義。
2、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時間、結果。
3、《南京條約》簽訂的時間和內容。
4、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二、小組合作討論:
1、評價林則徐。
2、中國為什么會在鴉片戰爭中失敗?
3、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教師在學生討論后作適當點評,強調: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三、老師據大綱強調重點(指導學生掌握):
1、《南京條約》的內容。
2、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四、多媒體展示。
五、課堂展示并小結。
在圖上指出:
1、中英《南京條約》強迫中國開放的五處通商口岸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
2、中英《南京條約》強迫割給英國的香港島。
3、中英《南京條約》的簽字地點南京。
六、布置作業。
1、完成《學習與評價》
2、 預習新課。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