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隋朝的統一與大運河 教案
2.6XX年3月,二次到江都。
又下令開江南河,準備東游會稽(浙江紹興)。6XX年2月從江都北上巡游涿郡,為對高麗的戰爭作準備。6XX年—6XX年,隋煬帝三次進攻高麗。為轉運軍需,男子征調完了,就征調婦女。有人為躲避繁重的徭役,把自己四肢弄成殘廢,稱作“福手福足”。戰爭損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帶來無休止的兵役、徭役。
3.6XX年秋,第三次巡游江都。
當時已經是各地人民紛紛起義,反抗隋煬帝暴政了。隋煬帝依然奢侈腐化,橫征暴斂。當時有民謠說:“要抗兵、要抗選(選美女),家家要把鐵器斂。斂起鐵來做成槍,昏君贓官殺個光。”618年隋煬帝的侍衛部隊政變,在江都用巾帶縊死隋煬帝。繁榮一時的隋朝滅亡了。
教師總結:一游江都反映出隋煬帝的奢華和腐朽,二游江都說明了隋煬帝急功近利,國家繁重的徭役、兵役,三游江都說明隋煬帝已是人心盡失,連他的部下都反對他。
(學生思考隋亡的原因,教師引導可以討論國家的興衰和巨大建筑工程的關系,和統治者的關系,民富和國富的關系,隋亡帶給我們的啟示等。)
巨大的建筑工程的修建是對國家發展有利,還是使國家走向危機,取決于統治者對工程的使用。開通大運河已經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本應該修養生息,減輕徭役賦稅。但是在隋煬帝的眼中大運河首先為他巡游享樂、發動對外戰爭、對內鎮壓人民反抗提供了便利。通過巡游來顯威風,鞏固統治,為發動戰爭作準備。變本加厲的剝削,兵役、徭役更加繁重,結果隋朝被淹沒在人民的反抗中。
隋的繁盛、強大是隋文帝勵精圖治的結果,隋的滅亡是隋煬帝暴政的直接后果。由此可見,封建時期,統治者個人的素質、統治才能對著國家的興衰有重要作用。
小結:
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在學完隋朝之后,我們會發現歷史上有一個王朝——秦朝和隋朝有著驚人的相似。
(可以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對比泰和隋之間的相同。)
參考答案:
相同點: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續17年,隋持續了37年。
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長城,隋建運河。
建立的制度都對后世影響深遠:秦首創中央集權制度被后代沿用,隋的三省六部制、科舉制被后代沿用。
皆因暴政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