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 對外友好往來導學稿
第6課 對外友好往來導學稿
教學重點 : 唐朝與日本、天竺的交往。
教學難點 : 唐朝對外交往活躍的原因。
課時目標: 1.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鑒真東渡等史實為例,說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
2.找出鑒真和玄奘的共同之處,學習運用比較法去認識歷史現象和歷史人物。
3.通過了解唐朝與亞洲各國頻繁交往的史實,認識到唐朝的經濟、文化對日本、朝鮮等國產生的巨大影響;唐朝在頻繁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進一步促進自身的發展,使學生為自己祖先的業績感到自豪。
一、自主學習,我喜歡:
1.唐朝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 以至 、 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長安、
、 、揚州等城市,都有頻繁的外貿活動。
2.隋唐時期,中日兩國交往密切。隋唐時,已有日本 到來。唐朝時,日本的
有十多批,同來的還有 和 等。唐玄宗時, 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第 次才成功。他精心設計的 ,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
3.唐朝時中印最杰出使者是高僧 。他以親身見聞寫成 。這部書成為研究中亞、 以及我國 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4. 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新羅仿照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 選拔官吏,還引入了中國的醫學、 、 的科技成就。朝鮮的 傳入中國。
二、導入新課:(略)
三、預習成果展示:
四、課堂探究,我最愛:
1.唐朝時對外交往比較活躍,其原因是什么?
2.唐朝時,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為什么?
3.p30.動腦筋:
五.課堂小結:(略)
六:鞏固訓練,學以致用:(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 選擇題:
1.唐朝時期,與歐亞非各國友好往來達到前所未有的盛況,其根本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