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彩陶之謎
〖活動目標〗通過此活動課,應了解陶器是農耕出現的結果,明確彩陶是遠古祖先重要的生產、生活工具,對社會的發展起過重要的作用。
通過此活動課,應了解彩陶生成的大致年代,它的特征、制作過程。
通過自己查閱資料、觀察、動手制作,激發發掘歷史真相的興趣,增強參與歷史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并在此過程中培養、提高豐富的想象力、細致的觀察力和對藝術美的欣賞能力。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或面團
2、水彩、小刀
〖教學過程〗
介紹幾種彩陶:可以展示圖片,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展示實物:
1.人型陶罐:
2.小口尖底瓶:
3.舞蹈紋彩陶盆:
4.人面魚紋彩陶盆:
提問:陶器產生的歷史條件是什么?
(必要條件是:人類可以人工取火以后,因為陶器是陶土和水混合后用火加熱而成。)
提問:“北京人是否會制造陶器”?(言之成理即可)
提問:在制作過程中,還需要哪些工具幫助制作?(小刀、刷子、天然涂料等)
提問:這些彩陶是什么形狀?(盆、瓶、罐等)
提問:這些彩陶的用途是什么?
1.貯藏食物:大型的罐、甕。
2.汲水:小口尖底瓶
3.炊具:灶、鼎、釜、甑、罐
4.飲食器具:碗、杯、盤、盆、缽
5.生產工具:陶刀、陶制紡綸;陶網墜、陶彈丸、陶塤。
提問:“舞蹈紋彩陶盆”和“人面魚紋彩陶盆”上的彩繪圖案表達、反映出遠古祖先什么樣的感、意識和生活狀態?他們代表什么含義?看看這些圖案,你還能想到什么?(自由發言,言之成理即可)。
〖學生動手活動〗 用橡皮泥自制一件“陶器”。
活動要求:1、以小組為單位制作。
2、“陶器”形狀可以自選,也可由老師指定。
3、活動結束時,展示作品,并請同學自己講解制作的過程、設想、理由、含義等。
4、全班互評,選出最佳作品和最佳制作小組。
第二課時
〖學生動手活動〗 親自參加陶藝制作。
活動要求: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將設備引進校園,在校內制作,無條件的學校可以以歷史課外小組的形式將同學帶到陶藝制作的地方,現場制作陶藝。
1、請陶藝的工作人員講解陶藝的制作過程。
2、請陶藝的工作人員親身示范。
3、學生親自參加陶作制作。
4、活動結束時,將成品或半成品展出,由學生互評,陶藝工作人員講評,最后評出最佳作品。
5、回到學校后,學生交流陶藝制作體會,包括交流陶藝制作中出現的錯誤等情況。
6、要求學生將自己在活動過程中的觀察情況,觀察感受。觀察結果詳細記錄下來,寫一篇歷史小論文。
教案點評:
本教案采用了教師啟發,學生探究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教師啟發學生自己查閱資料、觀察、動手制作,激發發掘歷史真相的興趣,增強參與歷史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并在此過程中培養、提高豐富的想象力、細致的觀察力和對藝術美的欣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