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漢與匈奴的戰與和學案
七年級歷史教學學案
學科
歷史
設計教師
教授內容
第14課 漢與匈奴的戰與和
時間預設
1課時問題預設:1、“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唱出了中華民族大家庭和睦團結的現實,結合史實比較一下,漢初“和親” 政策與漢武帝時實行的政策為什么不同?如果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應該怎做?2、搜集有關昭君的資料,說說她為什么受到人們的贊揚?聽了她的傳說,有什么感受?3、學習了本課,我的最大收獲是: 我的問題空間是:
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知道漢朝與匈奴戰與和的關系史實。2、能力目標:學會用全面、發展的眼光分析問題的能力。3、情感目標:學習本課,增強振興中華,統一中國的責任感!【重點難點】漢與匈奴的關系對中華民族統一進程的影響。知識結構:一、冒頓統一蒙古草原:秦末漢初二、匈奴與漢朝的和戰經過文景之治,國力強盛,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 (漠北戰役:公元前119年) 昭君出塞展示內容:一、圖片欣賞,漸入新課。 欣賞昭君墓圖片,引起探究興趣,漸入新課。二、通讀教材,編織知識提綱。 速讀全文,提綱挈領,自編知識網絡。一、冒頓統一蒙古草原:秦末漢初二、匈奴與漢朝的和戰經過文景之治,國力強盛,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 (漠北戰役:公元前119年) 昭君出塞三、精讀教材,目標逐一達成。1、自主學習,快速展現:匈奴的統一與經濟發展。2、我來告訴大家: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的戰與和的史實。3、重溫歷史,感悟生活:漢與匈奴的關系。假如你是漢朝的一位官員,關于正確處理漢與匈奴的關系,你有何建議?鞏固達標:1、 秦漢之際,匈奴族的杰出首領第一次統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強大的國家,他是( )a、呼韓邪單于 b、冒頓單于 c、律阿保機 d、鐵木真2、 漢武帝時期,改漢初對匈奴的“和親”政策為進攻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張騫出使西域的成功 b、 匈奴族的分裂c、衛青、霍去病的英勇抗擊 d、 西漢國力的強盛3、 董必武詩曰“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見識高“這里的”漢“指西漢,”胡“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