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教學示例(精選2篇)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教學示例 篇1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
說出魏晉南北朝時期數學.地理.農學三方面的科技成就。培養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和動手能力。
(二) 過程與方法
本課始終貫穿學生的探究小組合作學習,以誘思教學為主線。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白刻苦鉆研是成功的秘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祖沖之和圓周率”是本課的重點。圓周率及推算涉及復雜的數學概念和方法,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法和學法] 教法采用講述法與誘思法相結合。學法:合作探究討論法。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具]地圖冊、“祖沖之和圓周率”相關多媒體
[教學設計]
1、 導入:教師可生動介紹引言中關于月球上有一座環形山和太陽系中有一顆小行星均以祖沖之命名的令中國人深感驕傲的事實(板書課題)
2、講授新課:
一、 祖沖之與圓周率
教師安排學生認真閱讀教材,以小組為單位概括歸納祖沖之的主要成就及著作,并找出他在數學方面的最主要成就。教師重點講解祖沖之在數學方面特別是在推算圓周率方面的突出成就:把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以后七位數字,領先世界近一千年。結合教材,讓學生思考討論祖沖之最值得學習的地方是什么。
二、 酈道元和《水經注》
教師在講述時應具體說明:大約在漢魏的時候,我國出現一部以全國水道為綱的地理著作《水經》。酈道元撰寫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專著。這部巨著對后世有廣泛的影響。它不僅受到后世地理學家的重視,也為考古學家、歷史學家、農田水利學家、文學家所重視。
三 、賈思勰和《齊民要術》
教師先簡介賈思勰的生平事跡,再讓學生閱讀課文,概括《齊民要術》的內容及評價。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說《齊民要術》是一部承上啟下的農學著作?”要求學生結合教材正文與小字進行回答。
3、小結:提出兩個問題1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幾位杰出的科學家?他們有哪些突出的成就?引導學生討論回答并制成如下表格
人物 朝代 稱謂 主要著作 主要科技成就
祖沖之 南朝 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 《綴術》 在數學、天文學、機械制造方面均有很大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圓周率精確地推算到小數點之后七位數字,較國外早近千年
賈思勰 北朝(北魏和東魏) 著名農學家 《齊民要術》 總結我國北方勞動人民生產經驗,提倡改革生產技術和工具,編成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酈道元 北魏 杰出的地理學家 《水經注》 寫出綜合性地理學專著。以水道系統為綱,詳細介紹江河流經地區的山川城鎮,地形物產、風土人情、歷史古跡
4、作業:課后思考題
附:板書設計
一、祖沖之: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比歐洲早1000多年,著有《綴術》。
二、地理學:酈道元著有《水經注》
三、農學:賈思勰《齊民要術》--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書。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教學示例 篇2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識記要求
了 解
王羲之和《蘭亭序》、顧愷之和《女史箴圖》《洛神賦圖》、范縝和《神滅論》、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等基本歷史事實
體 會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藝術與思想成就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認識文字發展線索
通過學習王羲之的書法藝術,聯系認識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字體的發展變化
閱讀分析概括提煉
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概括提煉本課的基本知識點,結合制作填寫《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藝術與思想成就表》,提高綜合歸納能力
手腦并用知動學習
指導學生臨摹114頁插圖中的“永”字,感知王羲之書法的特征;同時臨摹“馬”字四種字體,領會我國文字造型變化無窮的魅力
情感態度價 值 觀
正確審美藝術修養
王羲之的書法是魏晉南北朝時最突出的藝術成就,書法是我國特有的文字造型藝術,我們應當重視漢字書法的練習
民 族情 感
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是聞名世界的古代藝術寶庫,它們以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動人的藝術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力量
批判繼承傳統文化
顧愷之的人物畫和兩個石窟的藝術成就很高,但其中也有宣傳迷信的消極成分,我們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教學重點 王羲之和《蘭亭序》、輝煌的石窟藝術 教學難點 大放光彩的書畫藝術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復習提問:請簡要介紹祖沖之、賈思勰、酈道元的科技成就。
人物
朝代
稱謂
主要貢獻
祖沖之
南朝
數學家、天文學家機械制造家
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7位,著《綴術》
賈思勰
北朝 (北魏和東魏)
農學家
著《齊民要術》
酈道元
北魏
地理學家
著《水經注》
2、過渡講解:上一課講的是魏晉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這一課將介紹魏晉南北朝的藝術成就和思想成就。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大放光彩的書畫藝術 指導學生閱讀114-116頁“導入框”和《大放光彩的書畫藝術》課文以及插圖“王羲之和《蘭亭序》”、“隸書、草書、行書和楷書”、“文獻資料·后人贊《蘭亭序》”、《女史箴圖》、《洛神賦圖》等,動手活動或思考回答: 1、請五位同學到黑板臨摹114頁插圖中的“永”字和“馬”字的隸書、草書、行書、楷書字體。 2、王羲之書法藝術的特征怎樣?代表作是什么?(王羲之以行書見長,其字或端莊清新,或“飄若浮云,矯若游龍”。代表作是《蘭亭序》。) 3、根據“導入框·書成換白鵝”的故事,你怎樣理解王羲之書法承上啟下的作用?(王羲之愛鵝,是喜歡看白鵝劃水的姿勢,因為他可以從白鵝劃水的姿勢中聯想到自己寫字的執筆運筆姿勢。總之,他練習書法很專注,幾乎不放過任何機會,認真汲取前人的書法特長,融匯成自己的風格,為后人樹立了學習的榜樣,所以說他的書法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4、顧愷之繪畫的特色及代表作是什么?(顧愷之的繪畫題材很廣,他筆下的人物,線條優美,活潑傳神,富有個性。代表作是《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5、王羲之和顧愷之的性格中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后人用什么稱呼來贊譽他們?(他們從小就對書畫藝術執著地追求,都有孜孜不倦、大智若愚、“難得糊涂”的特色,后來終成大器。后人尊稱王羲之為“書圣”、顧愷之有“三絕”。) 過渡講解:這時的文化名人有書畫界的王羲之和顧愷之,還有思想界的范縝等。 佛教的盛行和《神滅論》 指導學生閱讀116頁“佛教的盛行和《神滅論》”課文,思考回答:《神滅論》的作者是誰?這部書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作者是范縝。主要內容是揭露統治階級利用佛教欺騙人民的事實,系統闡述無神論的思想。) 過渡講解:佛教的盛行,導致范縝《神滅論》的寫作,也導致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開鑿。 輝煌的石窟藝術 指導閱讀116-117頁“輝煌的石窟藝術”課文及其插圖《龍門石窟佛像》,思考回答:十六國、南北朝統治者開鑿了哪兩個石窟?石窟中的佛像有什么特點?(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其中佛像的特點是宏偉精巧,繼承了秦漢以來造型藝術的傳統風格,同時吸收了佛教藝術的優點。))
如時間許可,鞏固小結
1、115頁“動腦筋”:有關王羲之的故事,你是否內能講出一兩個來?你還知道王羲之其他的書法作品嗎?(王羲之為老太太畫扇子、王羲之在酒杯中練字的故事等。其他的書法作品還有《黃庭經》、《樂毅論》等。) 2、118頁 “自由閱讀卡”:文房四寶指的是哪四樣物品?它們為什么被稱作“文房四寶”?(文房四寶指的是筆、墨、紙、硯。因為它們是我國書法藝術的主要工具。) 3、117頁“練一練”:下列藝術品問世時間距離諸葛亮生活年代最久遠的是(d) a.蘭亭序 b.洛神賦圖 c.女史箴圖 d.龍門石窟佛像 4、填寫《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藝術成就表》:
項目
主要代表
歷史地位
書法家
王羲之寫《蘭亭序》
“書圣”,天下第一行書
畫家
顧愷之畫《洛神賦圖》和《女史箴圖》
“三絕”
石窟藝術
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古代藝術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