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興亡教案(精選2篇)
西周的興亡教案 篇1
第5課 西周的興亡
【課程標準】:了解西周的更替,說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
【教學目標】:
識記與理解:識記周武王滅商、西周的建立與結束;理解分封制的主要內容。
能力與方法:培養學生文史結合學習歷史的方法與能力,以及分析比較的能力,提高學生閱讀分析歷史材料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人心向背決定戰爭的結果,客觀歷史地認識分封制的作用,認識到正確根據變化了的形勢,調整統治正確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封制的主要內容。
難點:分封制實行的必要與其得 以維系的緣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學生讀課文引言。
2.教師引入:大家看過電視《封神榜》嗎?誰來說說它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而導入。
注意引 導學生神話作 品與歷史的差別是非常大的。
二、新課講授
(一)西周的建立
1、周族的發展:簡要講述。
2、周滅商:抽學生來講周滅商的牧野之戰,并要求學生 概括出一個相關的成語來。(反戈一擊)。并談一談這一戰的勝敗最關鍵的因素是什么?(人心的向背是戰爭勝敗的最關鍵性的因素。)
3、西周的建立: 學生一起說西周的建立時間與建立者。教師運用書上的地圖說明西周的來歷 。
(二)分封制
1、學生一起 閱讀教 材以后,抽一學生來主持:對其余的學生進行提問。
可能的問題:為什么要 實行分封制 ?都分封的是些什么人?主要有哪些諸候國?分別在哪條大河流域?諸候與周王之間有什么樣的權利與義務?起了什么作用?你認為分封制能長期的鞏固西周的統治嗎?
2、學生或教師進行歸納整理。
(三)西周的結束
1.點出西周末年,由于各種矛盾交織,決定了西周滅亡的必然命運。最終在周幽王 在位時的前771年,被犬戎攻破鎬京而統治結束。
2.要求學生閱讀書上的小字 找找西周在周幽王時滅亡的主、客觀原因有哪些?
(四)課堂小 結
學生來小結全課的內容。教師補充。
(五)學習測 評
完成課 后學習測評題
【教學后記】略
西周的興亡教案 篇2
第4課 夏、商、西周的興亡教案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夏朝建立的時間、國家機構。夏朝糧食等的生產。夏桀的暴政。商湯滅夏。盤庚遷殷。商朝統治區。商朝的繁榮: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的發展。商朝奴隸主貴族的奢侈。奴隸的悲慘生活:“人牲”和“人殉”。武王伐紂的經過、性質;西周的分封制、等級制的內容及作用;西周的農業和手工業的狀況;國人暴動,共和行政,西周的滅亡,東周的建立。
2.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用對比的方法去分析原因,從而培養比較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由學生看圖說文,提高觀察想象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到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奴隸社會的國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從而樹立社會發展的觀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夏朝的建立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因為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也是第一個階級社會
難點:西周分封制
導入新課:同學們,“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國可以說家喻戶曉,另外一個故事“姜太公釣魚”,在中國也很有“人氣”。那么,“姜太公釣魚”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年代?具體的由來是什么?在那個“太公釣魚”的時代,除了有趣的故事外,還有那些重要的事情在發生呢?
帶著這些問題,今天我們學習新的一課:
自主學習(用15分鐘的時間閱讀課本,找出下列問題并記憶。)
1.人物:①夏朝第二代國王是_________。
②_______是夏朝最后一個國王。
③商朝建立者是________,他任用有才干的_______等人做大臣。
④商最后一個國王是_________,是有名的暴君。
⑤周國君________重視農業生產,任用賢人_________等,國力逐漸強大。
⑥商朝滅亡,________建立周朝。
⑦商朝遷都的國王是__________。
2.地點: ①夏朝統治中心地區,在今________和________一帶。相傳,把都城建在_______
②夏朝衰敗時,_________的商國強大起來。后來商王將都城遷到_________。
③西邊_________流域的周國發展起來,與商在________大戰,商紂王逃到________自焚而死。西周建立,定都_________。
3.時間: ①約公元前______年,商朝建立。②商、周牧野大戰發生在公元前_______年。③公元前________年,西周滅亡。
合作探究:各抒己見
主題一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是謂大同。
材料二:今大道既隱(意為“去”),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是謂小康。
——-《禮記•禮運》
讀一讀上面的材料,議一議,從材料一所反映的時代過渡到材料二所反映的時代是社會的進步還是倒退?談談你的看法。
主題二:討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講點撥:
1.首先介紹我國奴隸社會的建立、發展、繁榮和衰亡4個時期,使學生對我國奴隸社會歷史階段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抓住我國奴隸社會形成和發展這一線索,說明夏朝是我國奴隸社會的形成階段,商朝是奴隸社會的發展階段。引導學生用比較的方法,從主、客觀兩個方面分析夏亡商興的原因.主觀即個人品德、對政事的態度;客觀即人心向背,夏桀與商湯有何不同。從而教會學生運用對比的方法來分析歷史事件。
2.奴隸和奴隸主的階級矛盾是奴隸社會的主要矛盾。緊扣教材講清"國家"概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政治理論水平。講述商朝經濟生產時,突出青銅器的制造及其巨大成就,教師可適當補充些材料,講清奴隸是怎樣制造青銅器的,及青銅器工藝之高超、產品之多,使學生感受奴隸們的高度智慧和創造力。重點講述司母戊鼎,教師需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充激情的描述,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感情,并對學生進行保護文物的教育。
達標訓練:
一、基礎鞏固:
1.我國歷史上最早建立軍隊、制定刑法、設置監獄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
2.商朝建立于( )
a.約公元前2070年b.約公元前2046年
c.約公元前16XX年d.約公元前771年
3.西周的都城定在( )
a.陽城 b.鎬京 c.鹿臺 d.殷
4.右圖是把人當作坐騎的暴君,他是( )
a.紂 b.啟 c.幽王 d.桀
5.下列內容,標志著我國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是( )
a.舜傳位給禹 b.禹傳位給伯益 c.禹傳子,家天下 d.湯戰勝桀
6.下列內容屬于商紂王所為的是( )
①無休止的征發百姓 ②修筑豪華的宮殿園林 ③監視平民的言論和行動 ④施用炮烙等酷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下面內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 )
a.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
b.諸侯服從周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
c.戰時帶兵隨天子作戰 d.諸侯要按田畝數向周天子納稅
8. “夏商周斷代工程”是期間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總目標是制訂有科學依據的夏商周三個朝代的年表。目前我們的課本即采用了這一成果。據此,請你推算一下,夏商周三代各自統治的時間為( )
a.470年 554年 275年 b.4XX年 550年 260年
c.450年 554年 275年 d.470年 550年 275年
9.周初實行分封制主要是為了( )
a.削弱功臣、貴族的權力 b.鞏固奴隸制國家政權
c.排斥異姓諸侯,團結同族諸侯
d.建立軍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10.右圖是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 )
a.黃帝 b.禹 c.伯益 d.湯
11.通過自學、討論,按照下列表中提示,將知識歸納起來填在表中。
朝代 建立時間 國都 立國之君 亡國之君 重大事件
夏朝
商朝
西周
二、能力提升:
12.讀圖1,回答:
(1)材料中的“太陽”比喻是誰?
(2)“太陽”的統治為什么會滅亡?
13.讀“西周等級示意圖”(圖2),結合學習p20~21灰色底網內文字,回答:
(1)自上而下將各階層的名稱寫在示意圖的右側
(2)這個等級是怎樣形成的?有何作用?
課外作業:
必做題:
學會命題,就是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與創造。題型、難易、數量不限,以留下創設空間。提示:參考本課訓練試題,可以用伊尹和周文王創設兩個選擇題。
選做題:
1.根據本課所學知識,簡單做一個夏、商、周大事年表,內容要包括重要年代,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三項。
2.由科代表組織,劃分夏、商、西周三個小組。課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各小組有針對性地收集資料,選擇適合本小組的表現方式,整理有關信息。
知識梳理:
圖說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