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 第一次農民大起義(通用2篇)
第9課 第一次農民大起義 篇1
〖內容標準〗
知道陳勝吳廣起義
〖教學目標〗
1.知識識記
①了解焚書坑儒、繁重徭役和殘酷法律等暴政。
②知道大澤鄉起義、“張楚”政權;巨鹿之戰、秦的覆滅等基礎知識。
2.能力培養
①分析“焚書坑儒”事件的背景和后果。
②搜集有關秦兵俑的材料,瀏覽“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感受其磅礴的氣勢、欣賞其藝術之美。(注:這一點沒有辦法做到,網絡現在已經成為洪水猛獸,我可不敢鼓勵學生上網。)
③閱讀課文小字,討論陳勝吳廣起義前后不到6個月即告失敗的原因。
④針對秦始皇一統天下,加強與鞏固統一的措施以及秦始皇窮奢極侈、統治暴虐的另一面進行討論,引導學生全面、正確地評價歷史人物。(這種引導肯定為一言堂)
3.情感教育與價值觀
①明確“焚書坑儒”是秦始皇暴政的一個方面,它摧殘文化,鉗制思想。繁重的徭役和殘酷的法律嚴重破壞了社會生產,危害了人民的生活,這是秦末農民戰爭的根本原因。
②認識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統治,為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礎。同時,也體現了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的首創精神。
〖教學要點〗
1.重點 陳勝、吳廣起義和秦的覆滅。通過對起義原因的分析,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秦的暴政。大澤鄉點燃了秦末農民戰爭的烈火,強大的秦王朝僅存在短短的XX年就在農民起義的烈火中轟然崩潰,顯示了人民群眾的巨大威力。
2.難點 如何正確評價秦始皇的功過,如何看待陳勝、吳廣的首創精神和猝然而敗。
〖教學分析〗
1.秦的暴政
①講清焚書與坑儒兩個事件,啟發學生思考:當時,秦始皇為什么要采取焚書坑儒的極端政策?這一野蠻行為又引起怎樣嚴重的后果?從而說明焚書坑儒是秦始皇實行暴虐統治的一個方面,也是導致二世而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②秦始皇興建阿房宮和驪山墓所動用的人力和物力足以說明其繁重的徭役對人民造成的沉重負擔。聯系民謠“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餔。不見長城下。尸骸相支拄。”的悲慘景象,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秦的殘暴統治。
③通過“族誅”和“連坐”,使學生體會到秦朝法律的嚴酷;從“赭衣塞路”和“囹圄成市”,使學生認識到當時的秦朝已面臨一觸即發的社會危機。
④秦二世的暴政比秦始皇有過之而無不及,“指鹿為馬”完全證實當時宮廷的黑暗,強調秦末農民起義就發生在秦二世即位不久。
2.揭竿而起
①陳勝、吳廣起義爆發的直接原因是被征發前去戍邊,誤期即處死的法律規定。這與前面所講的嚴刑苛法前后呼應,從而使起義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聯系起來。
②陳勝、吳廣起義的特點是“揭竿而起”,突出了反對殘暴統治的首創精神。
③陳勝、吳廣自大澤鄉起義到失敗前后不到半年,引導學生分析其失敗原因,結合“伙涉為王”材料,指出驕傲忘本是一個重要原因。
3.秦的覆滅
①說明項羽、劉邦領導的起義是反秦起義的第二階段,時間為2年半。
②在“秦的覆滅”中項羽、劉邦起義起了決定作用。項羽消滅了秦軍主力,劉邦入關推翻了秦王朝,殘暴的秦朝統治終遭覆滅,這完全符合人民的利益。
③總結秦的覆滅是由于秦的暴政,大規模的反秦起義終于推翻了秦王朝的殘暴統治。
(以上內容主要來源于教師用書)
〖教學實錄〗
〔復習舊課〕
師:我們在第8課學習了“秦的統一”,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在秦朝的歷史,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
第9課 第一次農民大起義
(板書,以下綠色黑體字為板書內容)
〔閱讀教材〕
下面給同學們5分鐘時間,請大家認真閱讀教材,看書時用筆標出你認為應該掌握的內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內容,看完書之后,我會要求大家合上書本,回顧你記憶中的本課內容。
補充:
焚(fén)書 坑儒(rú) 驪(lí)山
〔合書布點〕
△采點布點
學生閱讀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學講述教材內容,然后由其他學生補充。強調當有同學講述時,其他同學要注意聽,不得隨便插話,如有不同意見,必須在他人陳述完之后,舉手發言。教師根據學生講述的內容采點、布點(板書)。
秦的暴政 根本原因 XX年
焚書 坑儒
阿房宮 驪山陵墓
族誅 連坐
胡亥 趙高 指鹿為馬
陳勝 吳廣 大澤鄉 張楚 第一次
項羽 巨鹿之戰
劉邦 推翻秦朝
△布點小結
本課講的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農民戰爭,因此,我們要抓住第一次農民戰爭這個主題,要知道為什么強大的秦王朝會在短短的XX年內就覆亡了?反秦起義的時間、最早的爆發地、主要領導人、簡單經過、結果。(學生經過幾次訓練,看書時只記三個小目和書中一些重要名詞,不能完整的敘述一件事。有要點沒內容,以前是有內容沒要點。)
〔分層推進〕
△再讀教材(大約2分鐘)
△快速提問(5分鐘)
①請回答有關“焚書坑儒”的問題?
⑴秦始皇為什么要“焚書坑儒”?(為了加強專制統治,防止儒生借古非今,擾亂民心。)
⑵誰向秦始皇提出“焚書”的建議?(李斯)
⑶焚燒的是哪些書?(秦國以外的史書以及民間收藏的諸子百家書籍)
⑷允許民間收藏哪些書?(醫藥、卜筮和種植之類的書)
⑸“坑儒”除了儒生外還有哪些人?(方士。方士是煉制丹藥以求得道成仙的術士)
②秦始皇好大喜功,窮奢極欲,動用大量人力物力為他建造宮殿和陵墓,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什么?(阿房宮和驪山陵墓。指導學生看課本中的圖:“阿房宮遺址”)
③什么叫“族誅”?什么叫“連坐”?(一人犯法,親族都得處死,稱為“族誅”;一家犯法,鄰里都受牽連,稱為“連坐”。)
④胡亥在誰的幫助下陰謀奪得帝位?(趙高。指導學生看成語“指鹿為馬”。)
⑤請回答有關“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的問題?
⑴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爆發在哪個地方?(大澤鄉,今安徽宿州境內。)
⑵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爆發的時間?(公元前2XX年,)
⑶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的領導人是誰?(陳勝、吳廣)
⑷陳勝稱王后,打出的國號是什么?(“張楚”,“張楚”意為張大楚國或重張楚國聲威。秦在原楚國地區的暴政,使得楚地的百姓普遍存在著一種反秦統治,眷念故國的社會群體心理。所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正是這種人心思想的真實概括。陳勝、吳廣正是利用了楚地的這一特點,打出興楚的旗號,順利地發動和組織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大起義。)
⑥陳勝、吳廣起義后,各地反秦力量最強的是?(項羽和劉邦)
⑦消滅秦軍主力的中哪場戰役?(公元2XX年,項羽在巨鹿消滅了秦軍主力。指導學生看成語“破釜沉舟”)
⑧攻入關中,推翻秦朝的是誰的軍隊?(劉邦攻入關中,公元前2XX年,占領咸陽,推翻秦朝。)
△處理問題(約15分鐘)
①閱讀與思考:“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餔。不見長城下。尸骸相支柱。”
“舉”此處為“撫養”之意。“餔”同哺,以食與人,餔子,嬰兒喝的糊狀食物。
秦統一全國后,秦始皇不顧經過長期戰爭的破壞,人民對休養生息的渴望,繼續以無休止的徭役兵役苛求人民,給人民帶來極大的災難。他修阿房宮、建陵墓、治馳道、戍五嶺、通水路、連長城,零星或規模較小的徭役更是不斷。據統計,秦代全國人口約萬,而每年服役的不下200萬。這批服役的主要是青壯年勞力,按青壯年勞力占人口的20%計算,當時幾乎舉國服役了。這首民謠的意思是說男丁被征役而死,故父母相戒生男不如生女。真實地反映了秦朝繁重的徭役、兵役給人民造成的悲慘局面。
②秦末農民戰爭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各是什么?
⑴根本原因指在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中最本質的起決定作用的、影響全局并帶有必然性的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引起歷史事件發生的最近、最直接的并帶有偶然性的因素。
⑵秦末農民戰爭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直接原因是陳勝、吳廣等人戍邊誤期。
③如何看待陳勝、吳廣的首創精神和猝然而敗?
陳勝吳廣的革命首創精神表現在發動了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在我國歷史上閃耀著永不磨滅的光輝。驕傲忘本是陳勝、吳廣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六班有一女同學問:“魚腹丹書”和“篝火狐鳴”使得陳勝的部下相信他是“王”,為什么后來由被部下殺死了呢?我采取的辦法是讓學生回答后,引導到這個問題上來。政權建立后,吳廣圍攻滎陽,久攻不下,形成了膠著的狀態。吳廣的部屬回臧,與李歸等人商量,竟假借陳勝的命令,擅自將吳廣殺掉。公元前2XX年十二月,秦將章邯發起對陳縣的進攻。陳勝因戰事失利,不得不撤退,被叛降的車夫莊賈殺害。)
④秦始皇:“偉人”與“暴君”
〔貫通評價〕
秦王朝統一六國,推行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創建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一統帝國。然而,由于秦的暴政,不久便激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導致了秦王朝的迅速滅亡。本課通過秦的暴政、揭竿而起、秦的覆滅,反映了秦朝滅亡的歷史過程。
注:又接上級通知期中考試暫時取消,沒有考試的壓力,上課輕松多了,我準備停幾節課,讓學生討論商鞅變法、秦始皇
第9課 第一次農民大起義 篇2
第9課 第一次農民大起義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焚書坑儒、繁重徭役和殘酷法律等暴政。
2、知道大澤鄉起義、 “張楚”政權;巨鹿之戰、秦的覆滅等基礎知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陳勝、吳廣起義和秦的覆滅。
難點 如何正確評價秦始皇的功過;如何看待陳勝、吳廣的首創精神和猝然而敗。
三、教學設計
1、導入
復習前一課的內容:
師:秦國在商鞅變法后迅速強大了起來,有哪些舉措呢?(ppt1. ①秦滅六國②時間:前230年——前221年③方式:遠交近攻、各個擊破④領導者:嬴政⑤建立起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生:回答(老師依次從大屏幕上打出)
師:統一中國后進行了一系列的鞏固措施看下面的表格分別填(ppt。2)
生:(按照表格內容回答)
師:秦王嬴政還用哪個詞為自己命名呢?為什么?
生:皇帝,他認為自己“德蓋三皇,功過五帝”各取其中之一為“皇帝”。(ppt。3)
師:秦王朝此時空前的強大,并且秦始皇還希望自己創下的基業能夠傳承二世、三世……直至萬世,但是強大的秦王朝僅存在了短短的XX年就遭到覆滅,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秦始皇“二世、三世……直至萬世傳之無窮”的愿望僅至二世就亡了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九課《第一次農民起義》來探討一下它的原因。(ppt。4)
2、學生預習
現在給大家五分鐘時間來預習一下課文,看看從中是否能找出秦朝覆滅的原因,如果有你不懂的詞句作出標注,我們共同解答。
由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得出結論:
(1)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2)直接原因:陳勝吳廣起義
秦始皇統一了秦王朝之后開始考慮自己的未來。(ppt。5)他要求天下的人都要屈從于他,希望住在豪華的宮殿里,希望死了之后還要有豪華的陵墓……這些欲望促成了他殘暴的統治。
引出標題——秦的暴政(ppt。6)
秦的暴政
具體表現:(由學生一邊找教師一邊在大屏幕上出示ppt。6)
1、焚書坑儒
2、繁重的徭役
3、殘酷的法律
4、秦二世的統治比秦始皇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焚書坑儒(ppt。7)
1、目的:為了加強專制統治。
2、建議者:李斯
3、焚書:下令將秦國以外的史書以及民間收藏的諸子百家書籍通通燒毀,僅留醫藥、卜筮和種植之類的書。
4、坑儒:規定聚談《詩》、《書》的人斬首,是古非今的人滅族,把敢于非議秦始皇的儒生和方士460人全部活埋。
(二)、繁重的徭役(ppt。8)
1、修建工程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秦始皇在位期間的九大工程是什么?
生:長城、阿房宮、始皇陵、直道、馳道、五尺道、都江堰、靈渠、鄭國渠。
師:我們來看僅阿房宮和始皇陵兩項工程就征用勞力70余萬,更何況這九大工程呢!(ppt。9)
2、思考與練習
“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 ,不見長城下,尸骨相支柱。”這首民謠真實地反映了秦朝的什么現象?
這首民謠的意思是男丁都被征役而死,故父母相戒生男不如生女。除這兩項工程征用發力70萬人外,還有防御匈奴的有30萬,戍守五嶺的有50萬,如果再算上修筑其它工程和搞運輸的人力,全國服役的人估計不下200萬,而當時全國總共也大約只有XX萬人口,被片發的強壯勞力竟然占到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在這種無休止無歸期的征發之下,百姓的力役比以往多出幾十倍,陷入了民不聊生、水深火熱的悲慘境地。
由于這一現象,在長城腳下還流傳著很多動人的民間故事,你知道哪些呢?(ppt。10)
(三)、殘酷的法律(ppt。11)
1、秦殘酷的法律主要有哪些形式呢?
①族誅:一人犯法,親族都得處死。(在秦時,夷三族是法定常刑,范圍包括主犯上溯三世到祖父、下延三世及孫的男性世系親屬集團。族誅實際上是死刑的擴大化,是把連帶責任強調到極端的一種最為慘重的刑法。)
②連坐:一家犯法,鄰里都受牽連。(按株連范圍的不同而分同居、親友、同族、鄰里、官吏上下級、薦舉人與被薦舉人之間的連坐。秦時,連坐法的適用范圍很廣,如政治性的叛亂、隱匿人口、妨礙國家賦稅航向的征發、偷盜罪、官吏職務犯罪等。)
2、造成結果:“赭衣塞路,囹圄成市”( 穿囚服的人擠滿了道路;監牢里就象是市場一樣。形容罪犯很多。)
族誅、連坐自秦以后,一直為歷代王朝所沿用,直到清王朝被推翻才廢除。
3、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很著名的皇帝,有人說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說他是個暴君。那么,你的看法呢?(ppt。12)
功:統一六國,結束戰國混戰的局面,建立中央集權制度,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統一;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與貨幣,也有利于經濟文化的發展,從這些方面來看,的確是千古一帝。
過:焚書坑儒,催殘了文化,鉗制了人民的思想;窮奢極欲,大興土木,失去民心;刑罰殘酷,使得人心惶惶。這些暴政,最終導致秦的滅亡。(ppt。13)
(四)、秦二世的統治更為黑暗
胡亥,即秦二世(前230年-前2XX年),嬴姓,名胡亥,在位時間前2XX年~前2XX年,也稱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十八子(最小的兒子),公子扶蘇的弟弟,從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宮平臺,秘不發喪,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蘇而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的統治比秦始皇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看下面的成語故事正說明了當時宮廷的黑暗現實。(ppt。14)
相關人物:趙高
相關事件:指鹿為馬
面對這樣的黑暗現實,所有的百姓都認為“天下苦秦久矣”(ppt。15),那么秦朝的江山還會久遠嗎?他接下來的命運將會如何呢?下一節課我們來探討。
四、達標訓練
秦的暴政表現在:
1、焚書坑儒:
①目的:為了 。
②焚書:下令將 書籍通通燒毀,僅留 、 和 之類的書。
③坑儒:規定聚談 、 的人斬首, 的人滅族。把敢于非議秦始皇的 和 460余人全部活埋。
2、繁重的徭役:秦始皇好大喜功,窮奢極欲,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為他建造宮殿和陵墓。最典型的代表是 和 。
3、法律嚴酷:犯罪的人,輕者罰作苦役,重者動輒處死。一人犯法,親族都得處死,稱為“ ”一家犯法,鄰里都受牽連,稱為“ ”。結果造成“ 、 ”局面。
4、秦二世的統治更加殘暴:公元前2XX年,秦始皇病死,即位的秦二世統治更為殘暴。出現了“ ”的典故。
五、板書設計
第9課 第一次農民起義
秦的暴政
1、焚書坑儒 : 目的、建議者、焚書、坑儒
2、繁重的徭役: 阿房宮、始皇陵
3、殘酷的法律: “族誅”、“連坐”、“赭衣塞路,囹圄成市”
4、秦二世的統治: 比秦始皇有過之而無不及 趙高“指鹿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