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 第一次農民大起義
〖內容標準〗
知道陳勝吳廣起義
〖教學目標〗
1.知識識記
①了解焚書坑儒、繁重徭役和殘酷法律等暴政。
②知道大澤鄉起義、“張楚”政權;巨鹿之戰、秦的覆滅等基礎知識。
2.能力培養
①分析“焚書坑儒”事件的背景和后果。
②搜集有關秦兵俑的材料,瀏覽“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感受其磅礴的氣勢、欣賞其藝術之美。(注:這一點沒有辦法做到,網絡現在已經成為洪水猛獸,我可不敢鼓勵學生上網。)
③閱讀課文小字,討論陳勝吳廣起義前后不到6個月即告失敗的原因。
④針對秦始皇一統天下,加強與鞏固統一的措施以及秦始皇窮奢極侈、統治暴虐的另一面進行討論,引導學生全面、正確地評價歷史人物。(這種引導肯定為一言堂)
3.情感教育與價值觀
①明確“焚書坑儒”是秦始皇暴政的一個方面,它摧殘文化,鉗制思想。繁重的徭役和殘酷的法律嚴重破壞了社會生產,危害了人民的生活,這是秦末農民戰爭的根本原因。
②認識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統治,為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礎。同時,也體現了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的首創精神。
〖教學要點〗
1.重點 陳勝、吳廣起義和秦的覆滅。通過對起義原因的分析,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秦的暴政。大澤鄉點燃了秦末農民戰爭的烈火,強大的秦王朝僅存在短短的XX年就在農民起義的烈火中轟然崩潰,顯示了人民群眾的巨大威力。
2.難點 如何正確評價秦始皇的功過,如何看待陳勝、吳廣的首創精神和猝然而敗。
〖教學分析〗
1.秦的暴政
①講清焚書與坑儒兩個事件,啟發學生思考:當時,秦始皇為什么要采取焚書坑儒的極端政策?這一野蠻行為又引起怎樣嚴重的后果?從而說明焚書坑儒是秦始皇實行暴虐統治的一個方面,也是導致二世而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②秦始皇興建阿房宮和驪山墓所動用的人力和物力足以說明其繁重的徭役對人民造成的沉重負擔。聯系民謠“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餔。不見長城下。尸骸相支拄。”的悲慘景象,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秦的殘暴統治。
③通過“族誅”和“連坐”,使學生體會到秦朝法律的嚴酷;從“赭衣塞路”和“囹圄成市”,使學生認識到當時的秦朝已面臨一觸即發的社會危機。
④秦二世的暴政比秦始皇有過之而無不及,“指鹿為馬”完全證實當時宮廷的黑暗,強調秦末農民起義就發生在秦二世即位不久。
2.揭竿而起
①陳勝、吳廣起義爆發的直接原因是被征發前去戍邊,誤期即處死的法律規定。這與前面所講的嚴刑苛法前后呼應,從而使起義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聯系起來。
②陳勝、吳廣起義的特點是“揭竿而起”,突出了反對殘暴統治的首創精神。
③陳勝、吳廣自大澤鄉起義到失敗前后不到半年,引導學生分析其失敗原因,結合“伙涉為王”材料,指出驕傲忘本是一個重要原因。
3.秦的覆滅
①說明項羽、劉邦領導的起義是反秦起義的第二階段,時間為2年半。
②在“秦的覆滅”中項羽、劉邦起義起了決定作用。項羽消滅了秦軍主力,劉邦入關推翻了秦王朝,殘暴的秦朝統治終遭覆滅,這完全符合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