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學案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內容
第三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主要講述了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在引言中明確提出生物體由小長大,是細胞生長和分裂的結果。鑒于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教材關于細胞分裂強調的是,一個細胞分裂成為兩個新細胞,在細胞分裂時染色體已經加倍了,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所含的遺傳物質與原細胞一樣。在“科學•技術•社會”欄目中介紹了癌細胞及預防癌癥的生活方式,講述了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在防治癌癥方面的研究進展,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媒體查詢資料,獲取更多的信息。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
(2)說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
(3)說出細胞分裂與生長的關系。
能力目標
(1)通過對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關系的學習培養學生認識自然現象的能力。
(2)通過對細胞分裂過程的學習,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3)通過對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習進一步關注細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癥等方面的價值。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細胞分裂的過程。
(2)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
教學難點
(1)生物體的長大除了靠細胞體積的增大,主要靠細胞數目的增加。
(2)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
4、教具準備
(1)種子萌發成參天大樹的動畫
(2)細胞分裂的多媒體錄像。
(3)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示意多媒體錄像。
二、教法學法
教法
本節課貫穿觀察和討論,主要運用啟發式談話法,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習熱情,并遵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利用多媒體的現代教育手段,以視頻和動畫,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分析綜合等一系列思維活動,逐漸認識細胞分裂的過程及細胞核內染色體的變化
學法
在學法指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中,主動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體會同學間合作的魅力,嘗到了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師:播放動畫一粒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你知道生物體為什么會由小長大嗎?這堂課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其中的奧秘
生:認真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同時產生強烈的探求欲望
2、出示目標
(1)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
(2)說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結果 ,
(3)說出細胞分裂與細胞生長的關系
(4)關注細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癥等方面的價值
3、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獨立分析解答以下問題:
(1)細胞生長需要什么條件?細胞生長的結果是什么?細胞能不能無限制的長大?
(2)細胞分裂時由一個變成兩個,細胞的內部結構將發生怎樣的變化?繪圖描述細胞分裂的過程?
(3)細胞核分裂時, 的變化最明顯,染色體先 ,再 分配到兩個新細胞中,因此新細胞染色體的形態數目 新細胞與原細胞染色體形態和數目,新細胞與原細胞所含有的 是一樣的。
(4)閱讀“脫韁之馬-----癌細胞”后,你有什么體會?
4、自學質疑 學生看書,教師巡視,督促學生認真看書,不能解決的問題做好標記。(讓學生獨立分析與思考,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