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初中數學教案 > 七年級數學教案 > 1.1 正數和負數(通用15篇)

1.1 正數和負數

發布時間:2022-12-06

1.1 正數和負數(通用15篇)

1.1 正數和負數 篇1

  教學

  目標1,  整理前兩個學段學過的整數、分數(包括小數)的知識,掌握正數和負數的概念;2,  能區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會用符號表示正數和負數;3,  體驗數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

  教學

  難點正確區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

  知識

  重點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

  設計理念

  設置情境

  引入課題上課開始時,教師應通過具體的例子,簡要說明在前兩個學段我們已經學過的數,并由此請學生思考:生活中僅有這些“以前學過的數”夠用了嗎?下面的例子僅供參考.    師:今天我們已經是七年級的學生了,我是你們的數學老師.下面我先向你們做一下自我介紹,我的名字是,身高1.69米,體重74.5千克,今年43歲.我們的班級是七(2)班,有50個同學,其中男同學有27個,占全班總人數的54%…問題1:老師剛才的介紹中出現了幾個數?分別是什么?你能將這些數按以前學過的數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嗎?學生活動:思考,交流    師:以前學過的數,實際上主要有兩大類,分別是整數和分數(包括小數).問題2:在生活中,僅有整數和分數夠用了嗎?請同學們看書(觀察本節前面的幾幅圖中用到了什么數,讓學生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并思考討論,然后進行交流。(也可以出示氣象預報中的氣溫圖,地圖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圖,工資卡中存取錢的記錄頁面等)學生交流后,教師歸納:以前學過的數已經不夠用了,有時候需要一種前面帶有“-”的新數。先回顧小學里學過的數的類型,歸納出我們已經學了整數和分數,然后,舉一些實際生活中共有相反意義的量,說明為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我們需要引入負數,這樣做強調了數學的嚴密性,但對于學生來說,更多地感到了數學的枯燥乏味為了既復習小學里學過的數,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創設如下的問題情境,以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這個問題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學生自己看書學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都應予以重視。以上的情境和實例使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實例,使學生獲取大量的感性材料,為正確建立相反意義的量奠定基礎。

  分析問題

  探究新知問題3:前面帶有“一”號的新數我們應怎樣命名它呢?為什么要引人負數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正數和負數分別表示怎樣的量呢?    這些問題都必須要求學生理解.    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出示這些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看書自學,然后師生交流.    這階段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正數和負數的表示.    強調:用正,負數表示實際問題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相反意義的量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它們的意義相反,如向東與向西,收人與支出;二是它們都是數量,而且是同類的量.這些問題是這節課的主要知識,教師要清楚地向學生說明,并且要注意語言的準確與規范,要舍得花時間讓學充分發表想法。

  舉一反三思維拓展經過上面的討論交流,學生對為什么要引人負數,對怎樣用正數和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舉出實際生活中類似的例子,以加深對正數和負數概念的理解,并開拓思維. 問題4:請同學們舉出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例子. 問題5:你是怎樣理解“正整數”“負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的呢?請舉例說明.

  能否舉出例子是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體現,也能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引負數的必要性

  課堂練習教科書第5頁練習

  課堂小結圍繞下面兩點,以師生共同交流的方式進行:1, 0由于實際問題中存在著相反意義的量,所以要引人負數,這樣數的范圍就擴大了;2,正數就是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或在其前面加“+”),負數就是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

  本課作業教科書第7頁習題1.1 第1,2,4,5(第3題作為下節課的思考題。作業可設必做題和選 做題,體現要求的層次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本課教育評注(課堂設計理念,實際教學效果及改進設想)    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學習情境.本課是有理數的第一節課時.引人負數是數的范圍的一次重要擴充,學生頭腦中關于數的結構要做重大調整(其實是一次知識的順應過程),而負數相對于以前的數,對學生來說顯得更抽象,因此,這個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為了接受這個新的數,就必須對原有的數的結構進行整理,引人幣的舉例就是這個目的.    負數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原有的數不夠用了(不能正確簡潔地表示數量),書本的例子或圖片中出現的負數就是讓學生去感受和體驗這一點.使學生接受生活生產實際中確實存在著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多舉幾個這方面的例子,并且所舉的例子又應該符合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當學生接受了這個事實后,引入負數(為了區分這兩種相反意義的量)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這個教學設計突出了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理念,書本中的圖片和例子都是生活生產中常見的事實,學生容易接受,所以應該讓學生自己看書、學習,并且鼓勵學生討論交流,教師作適當引導就可以了。附板書:                    課題: 1.1 正數和負數(1)

1.1 正數和負數 篇2

  1.1  正數和負數(2)

  教學目標1,  通過對數“零”的意義的探討,進一步理解正數和負數的概念;2,  利用正負數正確表示相反意義的量(規定了指定方向變化的量)3,  進一步體驗正負數在生產生活實際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深化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

  知識重點正確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

  設計理念

  知識回顧與深化回顧:上一節課我們知道了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存在著兩種不同意義的量,為了區分這兩種量,我們用正數表示其中一種意義的量,那么另一種意義的量就用負數來表示.這就是說:數的范圍擴大了(數有正數和負數之分).那么,有沒有一種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的數呢?問題1:有沒有一種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的數呢?學生思考并討論.(數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是基準.這個道理學生并不容易理解,可視學生的討論情況作些啟發和引導,下面的例子供參考)例如:在溫度的表示中,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是兩種不同意義的量,通常規定零上溫度用正數來表示,零下溫度用負數來表示。那么某一天某地的最高溫度是零上7℃,最低溫度是零下5℃時,就應該表示為+7℃和-5℃,這里+7℃和-5℃就分別稱為正數和負數.那么當溫度是零度時,我們應該怎樣表示呢?(表示為0℃),它是正數還是負數呢?由于零度既不是零上溫度也不是零下溫度,所以,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問題2:引入負數后,數按照“兩種相反意義的量”來分,可以分成幾類?“數0耽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也應看作是負數定義的一部分.在引入負數后,0除了表示一個也沒有以外,還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了解。的這一層意義,也有助于對正負數的理解;且對數的順利擴張和有理毅概念的建立都有幫助。    所舉的例子,要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應從相反意義的1這個角度來說明.這個問題只要初步認識即可,不必深究.

  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問題3:教科書第6頁例題說明:這是一個用正負數描述向指定方向變化情況的例子, 通常向指定方向變化用正數表示;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變化用負數表示。這種描述在實際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應予以重視。教學中,應讓學生體驗“增長”和“減少”是兩種相反意義的量,要求寫出“體重的增長值”和“進出口額的增長率”,就暗示著用正數來表示增長的量。   歸納: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教科書第6頁).    類似的例子很多,如:    水位上升-3m,實際表示什么意思呢?    收人增加-10%,實際表示什么意思呢? 等等。可視教學中的實際情況進行補充.這種用正負數描述向指定方向變化情況的例子,在實際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按題意找準哪種意義的量應該用正數表示是解題的關健.這種描述具有相反數的影子,例如第(1)題中小明的體重可說成是減少-2kg,但現在不必向學生提出.

  鞏固練習教科書第6頁練習

  閱讀思考教科書第8頁

  閱讀與思考是正負數應用的很好例子,要花時間讓學生討論交流

  小結與作業

  課堂小結以問題的形式,要求學生思考交流:1,引人負數后,你是怎樣認識數0的,數0的意義有哪些變化?2,怎樣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其中一種意義的量,另一種量用負數表示;特別地,在用正負數表示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時,通常把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規定為正數,而把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變化的量規定為負數.)

  本課作業

  1,  必做題:教科書第7頁習題1.1第3,6,7,8題2,  選做題:教師自行安排

  本課教育評注(課堂設計理念,實際教學效果及改進設想)1,本課主要目的是加深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和用正負數表示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2,“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要從0不屬于兩種相反意義的量中的任何一種上來理解)也應看作是負數定義的一部分.在引人負數后,。除了表示一個也沒有以外,還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了解0的這一層意義,也有助于對正負數的理解,且對數的順利擴張和有理數概念的建立都有幫助.由于上節課的重點是建立兩種相反意義量的概念,考慮到學生的可接受性,所以作為知識的回顧和深化而放到本課.    3,教科書的例子是用正負數表示(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的實際應用,用這種方式描述的例子很多,要盡量使學生理解.    4,本設計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交流討論的教學理念,教學中要讓學生體驗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合理應用,在體驗中感悟和深化知識.通過實際例子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附板書:

  1.1  正數和負數(2)

1.1 正數和負數 篇3

  (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正數與負數是從實際需要中產生的;

  2.使學生理解正數與負數的概念,并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

  3.初步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4.在負數概念的形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與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負數的意義.

  課堂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大家知道,數學與數是分不開的,它是一門研究數的學問.現在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小學里已經學過哪些類型的數?

  學生答后,教師指出:小學里學過的數可以分為三類:自然數(正整數)、分數和零(小數包括在分數之中),它們都是由于實際需要而產生的.

  為了表示一個人、兩只手、……,我們用到整數1,2,……

  4.87、……

  為了表示“沒有人”、“沒有羊”、……,我們要用到0.

  但在實際生活中,還有許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說的自然數,零或分數、小數表示.

  二、師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負數概念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溫度是零上5℃,最低溫度是零下5℃.要表示這兩個溫度,如果只用小學學過的數,都記作5℃,就不能把它們區別清楚.它們是具有相反意義的兩個量.

  現實生活中,像這樣的相反意義的量還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瑪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魯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義是相反的.

  和“運出”,其意義是相反的.

  同學們能舉例子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提出:怎樣區別相反意義的量才好呢?

  待學生思考后,請學生回答、評議、補充.

  教師小結:同學們成了發明家.甲同學說,用不同顏色來區分,比如,紅色5℃表示零下5℃,黑色5℃表示零上5℃;乙同學說,在數字前面加不同符號來區分,比如,△5℃表示零上5℃,×5℃表示零下5℃…….其實,中國古代數學家就曾經采用不同的顏色來區分,古時叫做“正算黑,負算赤”.如今這種方法在記賬的時候還使用.所謂“赤字”,就是這樣來的.

  現在,數學中采用符號來區分,規定零上5℃記作+5℃(讀作正5℃)或5℃,把零下5℃記作-5℃(讀作負5℃).這樣,只要在小學里學過的數前面加上“+”或“-”號,就把兩個相反意義的量簡明地表示出來了.

  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記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記作-155米;

  教師講解:什么叫做正數?什么叫做負數?強調,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負數的界限,表示“基準”的數,零不是表示“沒有”,它表示一個實際存在的數量.并指出,正數,負數的“+”“-”的符號是表示性質相反的量,符號寫在數字前面,這種符號叫做性質符號.

  三、運用舉例  變式練習

    所有的正數組成正數集合,所有的負數組成負數集合.把下列各數中的分別填在表示正數集合和負數集合的圈里:

  此例由學生口答,教師板書,注意加上省略號,說明這是因為正(負)數集合中包含所有正(負)數,而我們這里只填了其中一部分.然后,指出不僅可以用圈表示集合,也可以用大括號表示集合.

  課堂練習

  任意寫出6個正數與6個負數,并分別把它們填入相應的大括號里:

  正數集合:{              …},

  負數集合:{              …}.

  四、小結

  由于實際生活中存在著許多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因此產生了正數與負數.正數是大于0的數,負數就是在正數前面加上“-”號的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可以表示沒有,也可以表示一個實際存在的數量,如0℃.

  五、作業 

  1.北京一月份的日平均氣溫大約是零下3℃,用負數表示這個溫度.

  2.在小學地理圖冊的世界地形圖上,可以看到亞洲西部地中海旁有一個死海湖,圖中標著-392,這表明死海的湖面與海平面相比的高度是怎樣的?

  3.在下列各數中,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3.6,-4,9651,-0.1.

  4.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200元表示什么?

  5.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0.2米記作-0.2米,那么比正常水位高0.1米記作什么?

  6.如果自行車車條的長度比標準長度長2毫米記作+2毫米,那么比標準長度短3毫米記作什么?

  7.一物體可以左右移動,設向右為正,問:

  (1)向左移動12米應記作什么?(2)“記作8米”表明什么?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課是在小學里學過的數的基礎上,從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引進負數的.

  從內容上講,負數比非負數要抽象、難理解.因此學生通過這節課只能對負數概念有初步的理解,使學生掌握正負數的記法和它的描述性定義,要求不能過高.對有理數的深入理解將在以后的學習中逐步加強.

  在教學方法和教學語言的選擇上,盡可能注意中小學的銜接,既不違反科學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則,教師在課堂上要起好主導作用,并讓學生有充分的活動機會,使得課堂氣氛有新鮮感.所以這節課采取了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師生共同探究解決的途徑,以談話法為主.同時,教師的語言要盡量兒童化.

1.1 正數和負數 篇4

  教學內容: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教科書p5-7例3和例4,教參p22-27

  教學目的:

  1、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2、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教學重、難點:負數與負數的比較。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數,指出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傍晚,黃山的氣溫由上午的零上2攝氏度下降了7攝氏度,這天傍晚黃山的氣溫是        攝氏度。

  二、新授:

  (一)教學例3:

  1、怎樣在數軸上表示數?(1、2、3、4、5、6、7)

  2、出示例3:

  (1)提問你能在一條直線上表示他們運動后的情況嗎?

  (2)讓學生確定好起點(原點)、方向和單位長度。學生畫完交流。

  (3)教師在黑板上話好直線,在相應的點上用小圖片代表大樹和學生,在問怎樣用數表示這些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關系?(讓學生把直線上的點和正負數對應起來。

  (4)學生回答,教師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再讓學生說說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讓學生對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5)總結:我們可以像這樣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數軸。

  (6)引導學生觀察:

  a、從0起往右依次是?從0起往左依次是?你發現什么規律?

  b、在數軸上分別找到1.5和-1.5對應的點。如果從起點分別到.5和-1.5處,應如何運動?

  (7)練習:做一做的第1、2題。

  (二)教學例4:

  1、出示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把未來一周每天的最低氣溫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并比較他們的大小。

  2、學生交流比較的方法。

  3、通過小精靈的話,引出利用數軸比較數的大小規定: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4、再讓學生進行比較,利用學生的具體比較來說明“-8在-6的左邊,所以-8〈-6”

  5、再通過讓另一學生比較“8〉6,但是-8〈-6”,使學生初步體會兩負數比較大小時,絕對值大的負數反而小。

  6、總結: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7、練習:做一做第3題。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4、5題。    2、練習一第6題。

  3、實踐題記錄小組同學的身高和體重,以平均身高體重為標準記為0m或(0kg)。超過的記為正數,不足的記為負數,然后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四、全課總結

  (1)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2)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教后反思:

1.1 正數和負數 篇5

  一、 我對課標要求的理解

  《數學課程標準》安排在小學的第二學段初步認識負數,這是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新增加的內容。很久以來,負數的教學一直安排在中學教學的起始階段,現在考慮到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了一些負數,有了初步認識負數的生活基礎。因此《標準》將這一內容提前到小學階段教學。認識負數,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數概念的一次拓展。他們以往認識的整數、分數和小數都是算術范圍內的數,建立負數的概念則使學生認數的范圍從算術的數拓展到有理數,從而豐富了小學生對數概念的認識。這樣,有利于中小學數學的銜接,為第三學段進一步理解有理數的意義和運算打下良好的基礎。具體目標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根據這一目標,北京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試驗教材四年級第八冊出現了這嶄新的一課《正數和負數》。從《課標》中可以發現,本課的學習,意在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感受學習的內容就在我們的身邊,拓展對數概念的認識。并沒有復雜的概念與計算,知識層次比較淺。我認為,如何充分地展現負數的產生以及負數的魅力,激起學生學習負數的興趣,是教師在設計本課時值得關注的問題。

  二、 研讀教材的結果

  1、以前認識的數

  教材在1、2冊安排完成對10以內、20以內和百以內數的認識以后在第4冊安排了萬以內數的認識;在第二學段四年級上冊完成多位數的認識,至此,完成了對正整數的認識。在第6冊和第8冊教材中分兩次安排了分數與小數的初步認識。。

  2、以后將要認識的數

  以后逐步又在第8冊和第10冊分別又對小數和分數進一步認識,在11冊一次完成對百分數的認識。

  3、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以上的這些數在第二學段即四年級第二學期第8冊中出現了負數的認識,負數在數軸上顯示都是“0”左邊的數,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數概念的一次拓展,使學生認數的范圍從算術的數拓展的有理數,這是小學生學習有理數的開始。

  4、下面就是單元教材分析和課時教材分析以及在分析基礎上的有效整合。

  現實世界中存在著許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種量的增大和減小,也可用這種量的某一狀態為標準,把它們看作是向兩個方向變化的量。要確切地表示這種具有相反方向的量,僅僅運用原有數(自然數和分數)就不夠了,還必須把這兩個互為相反的方向表示出來,于是產生了正數和負數。數從表示數量的多少到不但表示數量的多少,還表示相反方向的量,是數的發展的一個飛躍,正數和負數的學習過去安排在中學有理數中學習,本課教材所處位置,是算術數到有理數的銜接與過渡,并且是以后學習數軸、相反數、絕對值以及有理數運算的基礎。

  京版教材這部分內容呈現的順序及方式是:利用主題圖引入負數、利用溫度統計圖加深對負數的認識、通過溫度計上不同刻度的位置順序了解正數和負數的意義,利用海拔知識的介紹進一步了解正數和負數是具有相反關系的量,通過知識窗的介紹讓學生負數的發展歷史,培養民族自豪感。通過負數的認識,使學生明白“數”不僅包括正的,還有負的,從而使學生對數的概念形成一個完善、系統的知識結構,為今后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基于這樣的學習起點,本節課必須在學生認知沖突產生矛盾的前提下讓學生體會“負數”產生的必要性,并通過熟悉的生活情境體會負數的意義,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本節課的難點則是體會正、負數的意義,在學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正數和負數的基礎上,將這種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通過描述性定義認識正數、負數和“0”,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而關鍵就是通過學生已有知識的轉化,來認識新知識,使知識網絡得以完善。

  三、 通過研讀教材,我在設計本課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體現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數感的培養。

  數感是負數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核心概念。《課標》對數感的闡述是: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景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

  依據《課標》的要求,在本節課中,我力圖通過一些有效的環節,來著力培養學生的數感。

  如:用正數或負數表示下列數量。

  (1)贏利10000元,用+10000元表示;那么虧損10000元用( )元表示。

  (2)如果向東走10.5米,用+10.5米表示;那么向西走10.5米用( )米表示。

  (3)球隊勝利4場,用+4場表示;那么失敗3場用( )場表示。

  (4)零上15度用+15度表示;那么零下15度用( )度表示。

  通過正數和負數的對比,感受負數的意義,初步感知負數和正數是相反的量,負數可能比正數小。

  2、體現數學知識形成的邏輯性。

  新知的形成往往是在舊知的遷移或是與舊知產生矛盾沖突的前提下形成的。在課前我準備了一個小游戲,叫做《對對子》。小游戲,作用未必小。它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能迅速地把學生帶入到“相反”的意義中,為接下來的學習做鋪墊。

  進入下一個學習環節—信息感悟。我特別提供了一組信息,讓學生在橫線上填上意義相反的詞。這樣的設計讓兩個數量的相反意義凸顯在學生面前,然后讓學生把這種事件轉化為詞組,使之表達更加簡潔。接著啟發學生設計新的記錄方法,并展示出來,這些教學活動促使學生不斷地進行有意義的數學思考,直到產生“需要找到一種統一的形式”的內需。這時,負數的概念呼之欲出。

  根據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我預設會有部分學生用正負號的方式記錄。

  請一位用這種方法的同學說說自己的想法,并及時表揚這位學生——“你用到的符號跟數學家現在用的一摸一樣。” 學生感悟正、負數的意義時,體驗了由具體到抽象的符號化、數學化過程,認識也逐漸從模糊到清晰。這樣的過程更讓學生簡約地經歷了人類探索負數的歷程,實現了數學學習的再創造。這樣的知識形成過程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符合數學知識和思維的邏輯性。

  3、體現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的緊密性。

  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可見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有多密切。本節課在學生認識了正、負數,會讀寫正負數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舉一舉你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負數,喚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然后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和理解負數的意義。而“理解負數的意義“是本課難點之一。我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充分利用了學生常見的溫度計,在學生認識了溫度計上刻度的之后,設計如下活動引導學生參與:指名學生讀出溫度計上指示的溫度,然后結合多媒體動態演示溫度下降,學生回應“越來越冷”的感覺。通過溫度計上不同溫度水銀柱的高低讓學生了解正數和負數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正數比負數所表示的溫度高。新穎有趣的活動教學效果顯著,既深入體會溫度計表示溫度的特點,同時暗伏了負數大小比較的后繼知識。同時通過溫度計的展示使“0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點”這一道理清晰地建立在學生腦海中。

  4、體現數學知識結構形成的嚴整性。

  本節課我是將“認識負數”與“負數的意義”兩節教材有效進行整合,在一節課內使學生對正負數的知識結構有了一個系統的形成和完善。我認為既然本節課讓學生認識了負數,就應該盡可能地在一節課內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得到升華,而不是零零散散地將它放在下節課再進行完善。因此我把負數大小的比較、絕對值等后續知識很好地滲透進來,溫度計教具突顯出優勢。在上面的教學中,我首先引導學生廣泛舉例,初步明確正、負數的個數是無限的。這時,學生對正、負數集合的認識是淺顯的、體驗是感性的。再適時地引導學生討論:用圓圈把所有的負數或正數都圈起來,要不要把省略號也圈進去呢? 簡單而又巧妙的設問給學生創造了體驗的機會。通過小小的省略號充分體現了無限的觀念、集合的思想,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認識數軸另本課另一難點,我用課件巧妙的演示溫度計順時針轉90º后把它與直尺建立起聯系,又把直尺進一步延伸得到了一把數軸尺,然后讓學生齊讀數軸上的正.負數。利用小人左右運動使學生感悟到數軸越往右邊數越大,反之越往左邊數就越小,而“0”是它們的分界點。在讀數、觀察、體會等一系列活動中,不僅區分了正、負數,滲透了“無限”的思想,也實現了對“0”的再認識。集合圈、數軸、無限等思想的滲透,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使學生數的認識這一知識網絡得到了擴展。

  5、體現數學知識中滲透的人文性和趣味性。

  數學知識中如果能有效結合教材實際對學生進行精神和思想教育,那就更體現數學教學的人文性了。本節課我就結合了負數的歷史,讓學生感受到了中國負數的淵源歷史,有效地對學生滲透了思想教育。

  數學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快樂。從教學的角度看,這一課內容屬于“概念教學”的范圍,但是考慮到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覺得正負數的概念不便下定義,因此在課的結尾處,我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環節:孩子眼中的正負數。這一內容不僅是對本課所學負數的一個回顧和總結,也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了正負數之間的關系、學生樂于接受而且印象很深。

  四、 結束語

  實踐讓我深深體會到:教學的真境界應是“樸實無華、真實有效”的。它是真實、真效、真智慧的生動過程,是師生智慧共生的樂園!

1.1 正數和負數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正數與負數的概念,并會判斷一個給定的數是正數還是負數;

  2. 會初步應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使學生初步了解有理數的意義,并能將給出的有理數進行分類;

  4.培養學生逐步樹立分類討論的思想;

  5.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滲透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

  教學建議

  一、重點、難點分析

  本課的重點是了解正數與負數是由實際需要產生的以及有理數包括哪些數。難點是學習負數的必要性及有理數的分類。關鍵是要能準確地舉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確有理數分類的標準。

  正、負數的引入,有各種不同的方法。教材是由學生熟知的兩個實例:溫度與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攝氏度記作5℃,比0 ℃低5攝氏度,記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記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記作-155米。由這兩個實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數叫做正數,把加“-”號的數叫做負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是一個中性數,表示度量的“基準”。這樣引入正、負數,不僅有利于學生正確使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且還將幫助學生理解有理數的大小性質。把負數理解為小于0的數。教材中,沒有出現“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概念。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這個概念。目的是,從正、負數引入一開始就能較深刻的揭示正、負數和零的性質,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正、負數的概念。

  關于有理數的分類要明確的是:分類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也不同,分類結果應是不重不漏,即每一個數必須屬于某一類,又不能同時屬于不同的兩類。

  二、教法建議

  這節課是在小學里學過的數的基礎上,從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引進負數的.從內容上講,負數比非負數要抽象、難理解.因此在教學方法和教學語言的選擇上,盡可能注意中小學的銜接,既不違反科學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則。例如,在講解有理數的概念時,讓學生清楚地認識有理數與算術數的根本區別,有理數是由兩部分組成:符號部分和數字部分(即算術數).這樣,在理解算術數和負數的基礎上,對有理數的概念的理解就簡便多了.

  為了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在明確有理數的分類時,可以有意識地滲透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理解分類的標準、分類的結果,以及它們的相互聯系。通過正數、負數都統一于有理數,可以將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的逐步樹立滲透到日常教學中。

  三、正數與負數概念的理解

  1﹒對于正數和負數的概念,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帶“+”號的數是正數,帶“-”號的數是負數。

  2﹒引入負數后,數的范圍擴大為有理數,奇數和偶數的外延也由自然數擴大為整數,整數也可以分為奇數和偶數兩類,能被2整除的數是偶數,如…-6,-4,-2,0,2,4,6…,不能被2整除的數是奇數,如…-5,-4,-2,1,3,5…

  3﹒到現在為止,我們學過的數細分有五類:正整數、正分數、0、負整數、負分數,但研究問題時,通常把有理數分為三類:正數、0、負數,進行討論。

  4﹒通常把正數和0統稱為非負數,負數和0統稱為非正數,正整數和0稱為非負整數;負整數和0統稱為非正整數。

  四、有理數的分類

  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1)正整數、零、負整數統稱為整數;正分數、負分數統稱為分數。

  2)整數也可以看作分母為1的分數,但為了研究方便,本章中分數是指不包括整數的分數。

  3)注意概念中所用“統稱”二字,它與說“整數和分數是有理數”的意思不大一樣。前者回避了分數是否包括整數的問題,即使把整數包括在分數范圍內,說“統稱”還是不錯,而用后一種說法就欠妥了。

  4)分數和小數的區別:

  分數(既約分數)都可表示成小數,但不是所有的小數都能表示成分數的。

  5)到目前為止,所學過的數(除π外)都是有理數。

1.1 正數和負數 篇7

  七年級數學師生共用講學稿(n0.2)

  年級:七年級            執筆:胡興明        

  內容:正數和負數(2)       課型:新授       時間:08.9月 4   日     

  學習目標:

  1、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通過正、負數學習,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

  3、通過探究,滲透對立統一的辨證思想

  學習重點: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學習難點: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

  教學方法:講練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存在著兩種不同意義的量,為了區分它們,我們用正數和負數來分別表示它們.

  問題1:“零”為什么即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呢?

  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借助舉例說明.

  參考例子:溫度表示中的零上,零下和零度.

  二.探究理解  解決問題

  問題2:(教科書第4頁例題)

  先引導學生分析,再讓學生獨立完成

  例 (1)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kg,小華體重減少1kg,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

  (2)2001年下列國家的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一年的變化情況是:

  美國減少6.4%,    德國增長1.3%,

  法國減少2.4%,    英國減少3.5%,

  意大利增長0.2%,  中國增長7.5%.

  寫出這些國家2001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

  解:(1)這個月小明體重增長2kg,小華體重增長-1kg,小強體重增長0kg.

  (2)六個國家2001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

  美國-6.4%,    德國1.3%,

  法國-2.4%,    英國-3.5%,

  意大利0.2%,  中國7.5%.

  三、鞏固練習

  從0表示一個也沒有,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的角度引導學生理解.

  在學生的討論中簡單介紹分類的數學思想先不要給出有理數的概念.

  在例題中,讓學生通過閱讀題中的含義,找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決定哪個用正數表示,哪個用負數表示.

  通過問題(2)提醒學生審題時要注意要求,題中求的是增長率,不是增長值.

  四、閱讀思考                       1頁

  (教科書第8頁)用正負數表示加工允許誤差.                                 

  問題:1.直徑為30.032mm和直徑為29.97的零件是否合格?                                  

  2.你知道還有那些事件可以用正負數表示允許誤差嗎?請舉例.

  五、小結

  1、本節課你有那些收獲?

  2、還有沒解決的問題嗎?

  六、應用與拓展

  1、必做題:

  教科書5頁習題4、5、:6、7、8題

  2、選做題

  1).甲冷庫的溫度是-12°c,乙冷庫的溫度比甲冷酷低5°c,則乙冷庫的溫度是                        .

  2.)一種零件的內徑尺寸在圖紙上是9±0.05(單位:mm),表示這種零件的標準尺寸是9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過標準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標準尺寸多少?

1.1 正數和負數 篇8

  一、填空:

  1、吐魯番盆地海拔高度為-155米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進了3米記作+3米,那么后退5米記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氣球上升10米,記作+10米,那么-3米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升不降記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班男生平均身高165cm,若高于平均身高記為正,低于平均身高記為負,

  甲、乙的身高分別記為-3cm,+4cm,則甲比乙矮___________cm。

  5、下列各數+6,―0.25,―2, ,210, ,0,3.14中,正數有___________,

  負整數有_____________,分數有________________。

  6、給―賦予實際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只手表一晝夜的時間誤差不超過±5秒”這句話的含義是:____________。

  8、體育課上,對七年級男生進行引體向上的測試,以能做6次為標準,超過的

  次數用正數表示,不足的次數用負數表示,其中8名男生的成績分別為:2,

  ―1,0,3,―2,―3,1,0,則這8名男生的達標率是:______________。

  二、選擇題

  9、某天溫度上升了―4℃的意義是(     )

  a、上升了4℃    b、沒有變化    c、下降了4℃    d、下降了―4℃

  10、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一個正數的前面加上負號就是負數  b、不是正數的數一定是負數

  c、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d、正負數可以用來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11、巴黎與北京的時差為―7(正數表示同一時刻比北京時間早的小時數),如果

  北京時間是5月3日10∶00,那么巴黎時間是  (     )

  a、5月3日3∶00    b、5月3日17∶00 

  c、5月2日13∶00    d、5月4日10∶00

  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正數和負數統稱為有理數

  b、有理數是指整數、分數、正有理數、負有理數和0五類

  c、一個有理數不是整數,就是分數

  d、整數包括正整數和負整數

  13、一潛水艇所在的高度是―100米,一條鯨魚在它上方20米處,鯨魚所在的

  高度是(     )

  a、-120米  b、80米  c、-80米  d、20米

  三、解答題

  14、把下列各數填在相應的集合中:

  ―3, ,3.6, ,0,+235,―0.75,+3,―, ,76

  正數集合:{          },負數集合:{          }

  整數集合:{          },分數集合:{          }

  負整數集合:{         },非負數集合:{         }

  15、請將下列數值填入相應的圈內:

  ,5,0,1.5,+2,―3。你能說出這兩個圈的重疊部分表示的數的集合嗎?

  正數集合      整數集合

  16、從西向東走7m記作+7m,有一個人從a地先走+20m,再走-15m,又走

  +16m,最后走―23m,請說明此人所在的位置與a處相距多少米?在a

  處什么方向上?

  17、把下列各數進行適當的分類(至少兩種分類方法):

  ―3.5, ,-4,0,1.6,7, ,+15,-3.1

  18、5分鐘內背過5個單詞為過關,超過的記為正,現有五名同學的記錄如下:-3,0,+1,+2,-1

  (1)這五個人中有幾個人過關?

  (2)他們分別背過了幾個單詞?

  (3)記錄中的五個數都屬于哪類有理數?

  19、觀察下面一列數,然后與同伴一起探求規律:

  -1, ,……

  (1)寫出緊接后面的三個數;

  (2)第XX個數是什么?

  (3)如果這一列數無限排列下去,與哪個數越來越接近?

  (4)1,2,-3,―4,5,6,―7,―8……寫出這列數的第100個和第XX個

  數分別是______________。

  20、有1號,2號,3號,4號運動員得了運動會800米賽跑的前4名,小記者

  采訪他們各自的名次,1號說:“3號在我前面沖向終點。”另一名得第三名

  的運動員說:“1號不是第四名”。小裁判員說:“他們的號碼與他們的名次

  都不相同。”你能知道他們的名次嗎?

1.1 正數和負數 篇9

  正數和負數(1)教學目標1.整理前兩個學段學過的整數、分數(包括小數)的知識,掌握正數和負數的概念;2.能區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會用符號表示正數和負數;3.體驗數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難點正確區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知識重點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教學過程(師生活動)設計理念設置情境引入課題上課開始時,教師應通過具體的例子,簡要說明在前兩個學段我們已經學過的數,并由此請學生思考:生活中僅有這些“以前學過的數”夠用了嗎?下面的例子僅供參考.    師:今天我們已經是七年級的學生了,我是你們的數學老師.下面我先向你們做一下自我介紹,我的名字是,身高1.69米,體重74.5千克,今年43歲.我們的班級是七(2)班,有50個同學,其中男同學有27個,占全班總人數的54%…問題1:老師剛才的介紹中出現了幾個數?分別是什么?你能將這些數按以前學過的數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嗎?學生活動:思考,交流     師:以前學過的數,實際上主要有兩大類,分別是整數和分數(包括小數).問題2:在生活中,僅有整數和分數夠用了嗎? 請同學們看書(觀察本節前面的幾幅圖中用到了什么數,讓學生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并思考討論,然后進行交流。(也可以出示氣象預報中的氣溫圖,地圖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圖,工資卡中存取錢的記錄頁面等)學生交流后,教師歸納:以前學過的數已經不夠用了,有時候需要一種前面帶有“-”的新數。先回顧小學里學過的數的類型,歸納出我們已經學了整數和分數,然后,舉一些實際生活中共有相反意義的量,說明為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我們需要引入負數,這樣做強調了數學的嚴密性,但對于學生來說,更多地感到了數學的枯燥乏味為了既復習小學里學過的數,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創設如下的問題情境,以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這個問題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學生自己看書學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都應予以重視。以上的情境和實例使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實例,使學生獲取大量的感性材料,為正確建立相反意義的量奠定基礎。分析問題探究新知問題3:前面帶有“一”號的新數我們應怎樣命名它呢?為什么要引人負數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正數和負數分別表示怎樣的量呢?    這些問題都必須要求學生理解.    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出示這些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看書自學,然后師生交流.    這階段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正數和負數的表示.    強調:用正,負數表示實際問題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相反意義的量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它們的意義相反,如向東與向西,收人與支出;二是它們都是數量,而且是同類的量.這些問題是這節課的主要知識,教師要清楚地向學生說明,并且要注意語言的準確與規范,要舍得花時間讓學充分發表想法。舉一反三思維拓展經過上面的討論交流,學生對為什么要引人負數,對怎樣用正數和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舉出實際生活中類似的例子,以加深對正數和負數概念的理解,并開拓思維. 問題4:請同學們舉出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例子. 問題5:你是怎樣理解“正整數”“負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的呢?請舉例說明.能否舉出例子是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體現,也能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引負數的必要性 課堂練習教科書第5頁練習 小結與作業 課堂小結圍繞下面兩點,以師生共同交流的方式進行:1, 0由于實際問題中存在著相反意義的量,所以要引人負數,這樣數的范圍就擴大了;2,正數就是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或在其前面加“+”),負數就是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 本課作業教科書第7頁習題1.1 第1,2,4,5(第3題作為下節課的思考題。    作業可設必做題和選 做題,體現要求的層次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課堂設計理念,實際教學效果及改進設想    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學習情境.本課是有理數的第一節課時.引人負數是數的范圍的一次重要擴充,學生頭腦中關于數的結構要做重大調整(其實是一次知識的順應過程),而負數相對于以前的數,對學生來說顯得更抽象,因此,這個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為了接受這個新的數,就必須對原有的數的結構進行整理,引人幣的舉例就是這個目的.    負數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原有的數不夠用了(不能正確簡潔地表示數量),書本的例子或圖片中出現的負數就是讓學生去感受和體驗這一點.使學生接受生活生產實際中確實存在著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多舉幾個這方面的例子,并且所舉的例子又應該符合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當學生接受了這個事實后,引入負數(為了區分這兩種相反意義的量)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這個教學設計突出了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理念,書本中的圖片和例子都是生活生產中常見的事實,學生容易接受,所以應該讓學生自己看書、學習,并且鼓勵學生討論交流,教師作適當引導就可以了。

1.1 正數和負數 篇10

  教    師 周曉霞 學    科 數學 執教班級 六(4)、(6) 教學內容 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教材第5-7頁) 教學課型 新授課 教學 目標 1、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2、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教學 重難點 負數與負數的比較 教學 準備 教學過程:( 3   )課時 設計意圖 (生成設計) 一、復習: 1、讀數,指出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傍晚,黃山的氣溫由上午的零上2攝氏度下降了7攝氏度,這天傍晚黃山的氣溫是        攝氏度。 二、新授: (一)教學例3: 1、怎樣在數軸上表示數?(1、2、3、4、5、6、7) 2、出示例3: (1)提問你能在一條直線上表示他們運動后的情況嗎? (2)讓學生確定好起點(原點)、方向和單位長度。學生畫完交流。 (3)教師在黑板上話好直線,在相應的點上用小圖片代表大樹和學生,在問怎樣用數表示這些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關系?(讓學生把直線上的點和正負數對應起來。 (4)學生回答,教師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再讓學生說說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讓學生對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5)總結:我們可以像這樣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數軸。 (6)引導學生觀察: a、從0起往右依次是?從0起往左依次是?你發現什么規律? b、在數軸上分別找到1.5和-1.5對應的點。如果從起點分別到.5和-1.5處,應如何運動? (7)練習:做一做的第1、2題。 (二)教學例4: 1、出示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把未來一周每天的最低氣溫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并比較他們的大小。 2、學生交流比較的方法。 3、通過小精靈的話,引出利用數軸比較數的大小規定: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4、再讓學生進行比較,利用學生的具體比較來說明“-8在-6的左邊,所以-8〈-6” 5、再通過讓另一學生比較“8〉6,但是-8〈-6”,使學生初步體會兩負數比較大小時,絕對值大的負數反而小。 6、總結: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7、練習:做一做第3題。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4、5題。    2、練習一第6題。 3、實踐題記錄小組同學的身高和體重,以平均身高體重為標準記為0m或(0kg)。超過的記為正數,不足的記為負數,然后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四、全課總結 (1)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2)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是先以大樹為起點,一個人往東走,一個人往西走,如何在一條直線上表示出他們運動后的情況,引出數軸,使學生知道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循序就是從大到小的順序,所有的負數都在0的左邊,即負數都比0小,所有的正數都在0的右邊,即正數都比0大。 對于正數的比較,因為是舊知識,所以不在話下。而對于負數的大小比較,能憑借著數軸進行比較,脫離數軸時,尤其是像—1/3與—1/4這樣的分數比較大小,很容易出錯。因此先讓學生憑借數軸來比較負數的大小,然后找出規律,總結出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可以先比較與其對應的兩個正數的大小,對應的正數大的那個負數反而小。 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1.1 正數和負數 篇11

  正數和負數(2)教學目標1.通過對數“零”的意義的探討,進一步理解正數和負數的概念;2.利用正負數正確表示相反意義的量(規定了指定方向變化的量)3.進一步體驗正負數在生產生活實際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難點深化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知識重點正確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教學過程(師生活動)設計理念知識回顧與深化回顧:上一節課我們知道了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存在著兩種不同意義的量,為了區分這兩種量,我們用正數表示其中一種意義的量,那么另一種意義的量就用負數來表示.這就是說:數的范圍擴大了(數有正數和負數之分).那么,有沒有一種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的數呢?問題1:有沒有一種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的數呢?學生思考并討論.(數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是基準.這個道理學生并不容易理解,可視學生的討論情況作些啟發和引導,下面的例子供參考)例如:在溫度的表示中,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是兩種不同意義的量,通常規定零上溫度用正數來表示,零下溫度用負數來表示。那么某一天某地的最高溫度是零上7℃,最低溫度是零下5℃時,就應該表示為+7℃和-5℃,這里+7℃和-5℃就分別稱為正數和負數.那么當溫度是零度時,我們應該怎樣表示呢?(表示為0℃),它是正數還是負數呢?由于零度既不是零上溫度也不是零下溫度,所以,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問題2:引入負數后,數按照“兩種相反意義的量”來分,可以分成幾類?“數0耽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也應看作是負數定義的一部分.在引入負數后,0除了表示一個也沒有以外,還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了解。的這一層意義,也有助于對正負數的理解;且對數的順利擴張和有理毅概念的建立都有幫助。    所舉的例子,要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應從相反意義的1這個角度來說明.這個問題只要初步認識即可,不必深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問題3:教科書第6頁例題說明:這是一個用正負數描述向指定方向變化情況的例子, 通常向指定方向變化用正數表示;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變化用負數表示。這種描述在實際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應予以重視。教學中,應讓學生體驗“增長”和“減少”是兩種相反意義的量,要求寫出“體重的增長值”和“進出口額的增長率”,就暗示正數來表示增長的量。歸納: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教科書第6頁).    類似的例子很多,如:    水位上升-3m,實際表示什么意思呢?    收人增加-10%,實際表示什么意思呢?等等。可視教學中的實際情況進行補充.這種用正負數描述向指定方向變化情況的例子,在實際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按題意找準哪種意義的量應該用正數表示是解題的關健.這種描述具有相反數的影子,例如第(1)題中小明的體重可說成是減少-2kg,但現在不必向學生提出.鞏固練習教科書第6頁練習 閱讀思考教科書第8頁。閱讀與思考是正負數應用的很好例子,要花時間讓學生討論交流 小結與作業 課堂小結以問題的形式,要求學生思考交流:1,引人負數后,你是怎樣認識數0的,數0的意義有哪些變化?2,怎樣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用正數表示其中一種意義的量,另一種量用負數表示;特別地,在用正負數表示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時,通常把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規定為正數,而把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變化的量規定為負數.) 本課作業1,  必做題:教科書第7頁習題1.1第3,6,7,8題2,  選做題:教師自行安排 課堂設計理念,實際教學效果及改進設想1,本課主要目的是加深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和用正負數表示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2,“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要從0不屬于兩種相反意義的量中的任何一種上來理解)也應看作是負數定義的一部分.在引人負數后,。除了表示一個也沒有以外,還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了解0的這一層意義,也有助于對正負數的理解,且對數的順利擴張和有理數概念的建立都有幫助.由于上節課的重點是建立兩種相反意義量的概念,考慮到學生的可接受性,所以作為知識的回顧和深化而放到本課.    3,教科書的例子是用正負數表示(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的實際應用,用這種方式描述的例子很多,要盡量使學生理解.    4,本設計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交流討論的教學理念,教學中要讓學生體驗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合理應用,在體驗中感悟和深化知識.通過實際例子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1 正數和負數 篇12

  教學內容:

  正數和負數的初步認識,數軸的相關知識,相反數的相關知識,絕對值的相關知識。

  教學目的:

  1、 教學正數和負數的意義,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會初步運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2、 能將學過的整數在數軸上表示出來,能說出數軸上已知點所表示的數。

  3、 了解相反數的概念,掌握相反數的表示法,能正確地求出一個數的相反數。

  4、 掌握絕對值的表示法,給一個數,會求它的絕對值。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是為進一步學習正數和負數加減法打下基礎,為初中數學學習做準備,是銜接小學數學和初中數學的重要環節.教學的重點是相反數和絕對值,難點是正數和負數及數軸概念的理解。

  教學課時:

  約6課時。

  教學準備:

  小黑板、投影片。

  1、 正數和負數

  教學內容:完成例題,“試一試”及練習一a組的1-7題,b組的1-3題。

  教學目的:

  1、 認識正數和負數,會用正數和負數表示一些常見的數量。

  2、 培養學生對相對的理解,培養創新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

  負數的認識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師:我們已經學過哪些數?

  出示氣溫圖,說一說各數字表示的意思,找一找哪些是沒有學過的?

  二探究新知:

  1師:你會讀這些數字嗎?試一試.

  師:像-1、-4、-8……這樣的數都是負數。

  師:為了和負數相對應,我們把以前學過的除零以外的數叫作正數,并可在前面加上符號“+”,讀作正。

  2自學課本第二頁的內容。

  師:你還能舉出一些正、負數的例子嗎?

  3教學例題

  出示例題,讀題后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明確:海平面以上用正數表示,海平面以下用負數表示。

  4試一試

  完成試一試的相關題目。

  三鞏固拓展

  1完成練習一a組的1-7題。

  第4題要重點訂正。

  2完成練習一b組的第1、2、3題。

  四小結

  師: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數軸(一)

  教學內容:

  教學例1、例2,完成”試一試”,練習一的8-11題,b組的第4題。

  教學目的:

  1掌握數軸的相關知識,學會在數軸上表示點。

  2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建立數軸的概念。

  教具安排:投影片、溫度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正、負數,是通過氣溫的表示認識的,下面我們來看一看溫度計,

  出示溫度計。

  二探究新知

  1、師:仿照溫度計,我們可以用直線上的一些點表示正數、負數和0。

  學生自學第4頁中間一段,了解數軸的相關知識。

  師:說一說什么叫數軸?

  學生在練習本上畫出一條數軸。

  2、教學例1

  出示例1,讓學生嘗試完成。

  完成“試一試”的題目。

  3教學例2

  出示例2,讓學生嘗試完成。

  完成“試一試”的題目。

  三鞏固拓展

  1、 完成練習一的第8-11題。

  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2、 完成練習一b組的第4題。

  對有困難的學生個別輔導。

  四小結

  師: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數軸(二)

  教學內容:

  教學例3,完成“試一試”及練習一a組的12-14題,b組的5-7題。

  教學目的:

  1、進一步了解數軸的相關知識,增強對數軸的理解。

  2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教具準備:

  溫度計、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出示溫度計,比較溫度的不同。

  2、出示投影片,說一說哪一個溫度更高?

  二探究新知

  1、將以上溫度在數軸上表示出來,觀察有什么特點?

  小組討論,數軸上表示數有什么特點?

  2出示例3:

  比較下面各組數的大小。

  板演,并說一說判斷的理由?

  討論:正數和負數及零的相互關系。

  3、試一試:

  完成第7頁的試一試的題目。

  三鞏固拓展

  1、 完成練習一的第12—14題。

  第14題要注意按什么順序來排列。

  2、 完成練習一的b組的5—7題。

  完成第5題的題目時要說一說判斷的理由。

  四小結

  師: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相反數

  教學內容:完成例題,“試一試”及練習二a組的1-3題,b組的1-2題。

  教學目的:

  1、 學習相反數的意義,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2、 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

  0的相反數是什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師:請同學們說出一些正數和負數。

  出示投影片:

  師:觀察一下這些數的特點,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二探究新知

  1、明確:只有符號不同,即一正一負。

  師: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我們說其中一個是另一個的相反數。

  說一說:你能說出一些相反數嗎?

  2、 師:0的相反數是什么?

  小組討論,說一說0的相反數是什么?

  3、 教學相反數的加法

  溫度上升一度,記作+1,下降一度,記作—1,相當于一升一降,又回到了原來的溫度,所以我們可以得到:(+1)+(-1)=0

  師:你能說出一些類似的例子嗎?

  明確: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和是0。

  三鞏固拓展

  1、 完成練習二的第1-3題。

  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二的b組的1-2題。

  個別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四小結:

  師:什么是相反數?

  絕對值

  教學內容:完成例題,“試一試”及練習二a組的4-7題,b組的3-5題。

  教學目的:

  1、 學習絕對值的意義,會求一個數的絕對值。

  2、 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具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什么是相反數?

  舉出一個例子。

  按照舉出的例子套入15頁的情景當中。

  二探究新知

  1、教師引入絕對值的概念,并強調這并不是絕對值的準確概念。

  說一說一些數的絕對值。

  2、介紹絕對值的寫法。

  師:絕對值的符號是什么?

  3、教學例題

  求+9、-12、和0的絕對值。

  討論:正數的絕對值是什么數?負數的絕對值是什么數?

  0的絕對值是什么數?

  4、試一試

  完成試一試的相關題目。

  三鞏固拓展

  1、 完成練習二的a組的第4-7題。

  第6題集體訂正,說一說理由。

  2、完成練習二b組的3-5題。

  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四小節

  師:關于絕對值你還有什么要說嗎?

  整理和復習

  教學內容:

  完成整理和復習的內容,練習三a組的1-3題,b組的1-6題。

  教學目的:

  1、 對本單元的內容進行復習,完成相關的練習內容。

  2、 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的能力。

  教具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師: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小組交流后集體交流。(完成整理和復習的相關內容)

  1、 復習正數、負數、數軸的內容。

  2、 復習相反數的內容。

  3、 復習絕對值的內容。

  二、完成練習三的相關題目。

  1、 完成練習三a組的第1題。

  第(4)小題可以結合數軸理解。

  2、 完成練習三的a組的第2、3題。

  先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3、 完成練習三b組的題目。

  對于個別的題目可以集體研究。

  三 師:你還有什么不明白嗎?

  學生提出來進行集體的交流。

1.1 正數和負數 篇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5-6頁例3、例4。

  教學目標

  1、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2、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教學重難點  負數與負數的比較。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小黑板    樹形紙片    人形紙片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復習:讀數,指出下列數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8    5.6    +6     0    -8.2    +20%    -3/5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傍晚,黃山上的氣溫由上午的零下2攝氏度下降了6攝氏度,這天傍晚黃山上的氣溫是(     )攝氏度。

  4、讀出我國去年3月份部分城市的氣溫情況(課件出示)。

  北京: 6℃~10℃

  長春: -5℃~11℃

  拉薩: -6℃~8℃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什么是正負數。并能夠應用負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一)出示教學例3

  師:下面是4名小朋友以大樹為起點,分別運動的情況:

  小麗:我向西走了4米。  小偉:我向西走了2米。

  小紅:我向東走了3米。  小強:我向東走了4米。

  思考并交流:

  1、你能在一條直線上表示他們運動后的情況嗎?

  2、讓學生確定起點(原點)、方向和單位長度。學生畫圖并交流。

  3、教師在黑板上畫好直線,在相應的點上用小圖片代表大樹和學生,讓學生用數表示這些小朋友與大樹的相對位置關系。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具體的形象中理解直線上的點與正負數的對應關系,讓學生對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總結:我們可以像這樣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數軸。

  引導學生觀察并交流:

  1、從0起往右依次是?從0起往左是?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2、在數軸上分別找到1.5和-1.5處,應如何運動?

  (二)教學例4

  多媒體出示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把未來一周每天的最低氣溫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并比較他們的大小。

  1、小組交流討論比較的方法。

  2、負數與負數的比較。

  學生討論:-2℃比-10℃氣溫高,所以-2℃>-10℃,因此-2>-10。

  根據學生討論,通過小精靈的話導出利用數軸比較數的大小的規定: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3、讓學生通過數軸比較-8和-6的大小。

  因為-8在-6的左邊,所以-8<-6。

  總結: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設計意圖:學生很容易比較出2比0大,0比負數大,學生可以得出結論:正數大于負數。關鍵是負數與負數的比較。注重啟發學生自己探求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機結合。)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1 正數和負數 篇14

  課題

  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

  教學目標

  1、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2、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難點:負數與負數的比較。

  教學過程

  一練

  一、播放智慧瑜伽操,學生進入冥想狀態。放松學生心情。

  二、復習:

  1、讀數,指出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傍晚,黃山的氣溫由上午的零上2攝氏度下降了7攝氏度,這天傍晚黃山的氣溫是        攝氏度。

  一學

  學生自學教材第5至第7頁。提出自學要求1、怎樣在數軸上表示數?2、自學例3:提問你能在一條直線上表示他們運動后的情況嗎?3、教學例4出示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把未來一周每天的最低氣溫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并比較他們的大小.

  議

  出示例3:怎樣用數表示這些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關系?學生回答,教師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再讓學生說說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讓學生對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總結:我們可以像這樣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數軸。

  引導學生觀察:

  a、從0起往右依次是?從0起往左依次是?你發現什么規律?

  b、在數軸上分別找到1.5和-1.5對應的點。如果從起點分別到.5和-1.5處,應如何運動?

  二練

  教材第7頁做一做的第1、2、3題

  二學

  出示例4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把未來一周每天的最低氣溫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并比較他們的大小。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比較的方法。引出利用數軸比較數的大小規定: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三練

  教材第9頁第4、5、6題。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思路是清晰的,各個環節聯系的也十分緊密,大量的生活中的問題,強有力的吸引住了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積極思考,解決問題,主動探究獲取了新知識。

1.1 正數和負數 篇15

  正數和負數(1)

  教學目標 1, 整理前兩個學段學過的整數、分數(包括小數)的知識,掌握正數和負數的概念;

  2, 能區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會用符號表示正數和負數;

  3, 體驗數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正確區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

  知識重點 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 設計理念

  設置情境

  引入課題 上課開始時,教師應通過具體的例子,簡要說明在前兩個學段我們已經學過的數,并由此請學生思考:生

  活中僅有這些“以前學過的數”夠用了嗎?下面的例子

  僅供參考.

  師:今天我們已經是七年級的學生了,我是你們的數學老師.下面我先向你們做一下自我介紹,我的名字是,身高1.73米,體重58.5千克,今年40歲.我們的班級是七(13)班,有60個同學,其中男同學有22個,占全班總人數的37%…

  問題1:老師剛才的介紹中出現了幾個數?分別是什么?你能將這些數按以前學過的數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嗎?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

  師:以前學過的數,實際上主要有兩大類,分別是整數和分數(包括小數).

  問題2:在生活中,僅有整數和分數夠用了嗎?

  請同學們看書(觀察本節前面的幾幅圖中用到了什么數,讓學生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并思考討論,然后進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氣象預報中的氣溫圖,地圖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圖,工資卡中存取錢的記錄頁面等)

  學生交流后,教師歸納:以前學過的數已經不夠用了,有時候需要一種前面帶有“-”的新數。 先回顧小學里學過的數的類型,歸納出我們已經學了整數和分數,然后,舉一些實際生活中共有相反意義的量,說明為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我們需要引入負數,這樣做強調了數學的嚴

  密性,但對于學生來說,更多

  地感到了數學的枯燥乏味為了既復習小學里學過的數,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

  趣,所以創設如下的問題情境,以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

  這個問題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學生自己看書學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都應予以重視。

  以上的情境和實例使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實例,使學生獲取大量的感性材料,為正確建立相反意義的量奠定基礎。

  分析問題

  探究新知 問題3:前面帶有“一”號的新數我們應怎樣命名它呢?為什么要引人負數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正數和負數分別表示怎樣的量呢?

  這些問題都必須要求學生理解.

  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出示這些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看書自學,然后師生交流.

  這階段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正數和負數的表示.

  強調:用正,負數表示實際問題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相反意義的量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它們的意義相反,如向東與向西,收人與支出;二是它們都是數量,而且是同類的量. 這些問題是這節課的主要知識,教師要清楚地向學生說明,并且要注意語言的準確與規范,要舍得花時間讓學充分發表想法。

  舉一反三思維拓展 經過上面的討論交流,學生對為什么要引人負數,對怎樣用正數和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舉出實際生活中類似的例子,以加深對正數和負數概念的理解,并開拓思維.

  問題4:請同學們舉出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例子.

  問題5:你是怎樣理解“正整數”“負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的呢?請舉例說明.

  能否舉出例子是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體現,也能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引負數的必要性

  課堂練習 教科書第5頁練習

  小結與作業

  課堂小結 圍繞下面兩點,以師生共同交流的方式進行:

  1, 0由于實際問題中存在著相反意義的量,所以要引人負數,這樣數的范圍就擴大了;

  2,正數就是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或在其前面加“+”),負數就是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

  本課作業 教科書第7頁習題1.1 第1,2,4,5(第3題作為下節課的思考題。

  作業可設必做題和選 做題,體現要求的層次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本課教育評注(課堂設計理念,實際教學效果及改進設想)

  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學習情境.本課是有理數的第一節課時.引人負數是數的范圍的一次重要擴充,學生頭腦中關于數的結構要做重大調整(其實是一次知識的順應過程),而負數相對于以前的數,對學生來說顯得更抽象,因此,這個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為了接受這個新的數,就必須對原有的數的結構進行整理,引人幣的舉例就是這個目的.

  負數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原有的數不夠用了(不能正確簡潔地表示數量),書本的例子

  或圖片中出現的負數就是讓學生去感受和體驗這一點.使學生接受生活生產實際中確實

  存在著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多舉幾個這方面的例

  子,并且所舉的例子又應該符合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當學生接受了這個事實后,引入負數(為了區分這兩種相反意義的量)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這個教學設計突出了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理念,書本中的圖片和例子都是生活生產中常見

  的事實,學生容易接受,所以應該讓學生自己看書、學習,并且鼓勵學生討論交流,教師作適當引導就可以了。

  課題: 1.1 正數和負數(2)

  教學目標 1, 通過對數“零”的意義的探討,進一步理解正數和負數的概念;

  2, 利用正負數正確表示相反意義的量(規定了指定方向變化的量)

  3, 進一步體驗正負數在生產生活實際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深化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

  知識重點 正確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 設計理念

  知識回顧與深化 回顧:上一節課我們知道了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存在著兩種不同意義的量,為了區分這兩種量,我們用正數表示其中一種意義的量,那么另一種意義的量就用負數來表示.這就是說:數的范圍擴大了(數有正數和負數之分).那么,有沒有一種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的數呢?

  問題1:有沒有一種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的數呢?

  學生思考并討論.

  (數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是正數和負數的分

  界,是基準.這個道理學生并不容易理解,可視學生的討論情況作些啟發和引導,下面的例子供參考)

  例如:在溫度的表示中,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是兩種不同意義的量,通常規定零上溫度用正數來表示,零下溫度用負數來表示。那么某一天某地的溫度是

  零上7℃,最低溫度是零下5℃時,就應該表示為+7℃

  和-5℃,這里+7℃和-5℃就分別稱為正數和負數 .

  那么當溫度是零度時,我們應該怎樣表示呢?(表示為0℃),它是正數還是負數呢?由于零度既不是零上溫度也不是零下溫度,所以,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問題2:引入負數后,數按照“兩種相反意義的量”來分,可以分成幾類? “數0耽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也應看作是負數定義的一部分.在引入

  負數后,0除了表示一個也沒有以外,還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了解。的這一層意義,也有助于對正負數的理解;且對數的順利擴張和有理毅概念的建立都有幫助。

  所舉的例子,要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應從相反意義的1這個角度來說明.這個問題只要初步認識即

  可,不必深究.

  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 問題3:教科書第6頁例題

  說明:這是一個用正負數描述向指定方向變化情況的例子, 通常向指定方向變化用正數表示;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變化用負數表示。這種描述在實際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應予以重視。教學中,應讓學生體驗“增長”和“減少”是兩種相反意義的量,要求寫出“體重的增長值”和“進出口額的增長率”,就暗示著用正數來表示增長的量。

  歸納: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教科書第6頁).

  類似的例子很多,如:

  水位上升-3m,實際表示什么意思呢?

  收人增加-10%,實際表示什么意思呢?

  等等。

  可視教學中的實際情況進行補充.

  這種用正負數描述向指定方向變化情況的例子,在實際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按題意找準哪種

  意義的量應該用正數表示是解題的關健.這種描述具有相反數的影子,例如第(1)題中小明的體重可說成是減少-2kg,但現在

  不必向學生提出.

  鞏固練習 教科書第6頁練習

  閱讀思考

  教科書第8頁 閱讀與思考是正負數應用的很好例子,要花時間讓學生討論交流

  小結與作業

  課堂小結 以問題的形式,要求學生思考交流:

  1,引人負數后,你是怎樣認識數0的,數0的意義有哪些變化?

  2,怎樣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用正數表示其中一種意義的量,另一種量用負數表示;特別地,在用正負數表示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時,通常把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規定為正數,而把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變化的量規定為負數.)

  本課作業 1, 必做題:教科書第7頁習題1.1第3,6,7,8題

  2, 選做題:教師自行安排

  本課教育評注(課堂設計理念,實際教學效果及改進設想)

  1,本課主要目的是加深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和用正負數表示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向指

  定方向變化的量。

  2,“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要從0不屬于兩種相反意義的量中的任何一種上來理解)也應看作是負數定義的一部分.在引人負數后,除了表示一個也沒有以外,還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了解0的這一層意義,也有助于對正負數的理解,且對數的順利擴張和有理數概念的建立都有幫助.由于上節課的重點是建立兩種相反意義量的概念,考慮到學生的可接受性,所以作為知識的回顧和深化而放到本課.

  3,教科書的例子是用正負數表示(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的實際應用,用這種方式描述的例子很多,要盡量使學生理解.

  4,本設計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交流討論的教學理念,教學中要讓學生體驗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合理應用,在體驗中感悟和深化知識.通過實際例子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1 正數和負數(通用15篇) 相關內容:
  • 正數和負數

    (一) 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正數與負數是從實際需要中產生的;2.使學生理解正數與負數的概念,并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3.初步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4.在負數概念的形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與概括的能力.教學重...

  • 實用的《正數和負數教案》(精選3篇)

    教學目標: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和現象。2、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讀、寫負數,同時滲透“對應”和“集合”的數學思想。3、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并進行分析的意識和能力。...

  • 1.1正數和負數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級上(精選2篇)

    正數和負數(2)教學目標1.通過對數“零”的意義的探討,進一步理解正數和負數的概念;2.利用正負數正確表示相反意義的量(規定了指定方向變化的量)3.進一步體驗正負數在生產生活實際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數學...

  • 初中數學《正數和負數》教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在現實情境中體會正負數的意義,了解正負數的符號和讀法,并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2、借助提供的教學情境,進一步讓學生體會正負數的意義,認識正負數的作用。...

  • 初中數學正數和負數教案(精選10篇)

    【學習目標】1.通過生活實例認識負數,擴展“數”的范圍;2.會用正數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3.知道整數,分數的分類.【導學提綱】1.觀察下面四幅圖,回答下列問題:(1)分別找出以上四幅圖片中的負數并寫下來.(2)請寫出天津這一天的最高氣...

  • 正數和負數說課稿(通用5篇)

    一、 我對課標要求的理解《數學課程標準》安排在小學的第二學段初步認識負數,這是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新增加的內容。很久以來,負數的教學一直安排在中學教學的起始階段,現在考慮到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了一些...

  • 正數和負數優質說課稿范文(通用2篇)

    教學目標:掌握正數和負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和表示;能正確區分正數和負數,知道零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掌握有理數的概念;會用正數和負數這樣的數學語言來表示實際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 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精選4篇)

    課題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教學目標1、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2、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難點:負數與負數的比較。...

  • 七年級上(1.1正數和負數,1.2有理數)

    一、填空:1、吐魯番盆地海拔高度為-155米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前進了3米記作+3米,那么后退5米記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氣球上升10米,記作+10米,那么-3米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升不降記作...

  • 正數和負數說課稿

    一、 我對課標要求的理解《數學課程標準》安排在小學的第二學段初步認識負數,這是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新增加的內容。很久以來,負數的教學一直安排在中學教學的起始階段,現在考慮到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了一些...

  • 正數和負數(2)講學稿 新人教版七年級上

    七年級數學師生共用講學稿(n0.2)年級:七年級 執筆:胡興明 內容:正數和負數(2) 課型:新授 時間:08.9月 4 日 學習目標:1、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2、通過正、負數學習,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3、通過探究,滲透對...

  • 1.1正數和負數(1)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級上

    正數和負數(1)教學目標1.整理前兩個學段學過的整數、分數(包括小數)的知識,掌握正數和負數的概念;2.能區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會用符號表示正數和負數;3.體驗數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 1.1正數和負數(2)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級上

    正數和負數(2)教學目標1.通過對數“零”的意義的探討,進一步理解正數和負數的概念;2.利用正負數正確表示相反意義的量(規定了指定方向變化的量)3.進一步體驗正負數在生產生活實際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數學...

  • 六(下)第一單元 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

    教 師 周曉霞 學 科 數學 執教班級 六(4)、(6) 教學內容 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教材第5-7頁) 教學課型 新授課 教學 目標 1、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2、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 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

    課題 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 教學目標 1、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2、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難點:負數與負數的比較。...

  • 七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 777影音|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高清 |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 内射欧美老妇WBB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 亚洲黄色片一级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 福利小视频网站 |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图片 | 成人毛片100部免费看 |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 | 久9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 国产一级A片无码免费奶水 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尖叫 |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播放 | 国产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97 | 能看在线的网站 | caopo在线 | 国产AVXXXX无套内射 | 欧美午夜在线精品品 | 男人天堂综合 | 亚洲欧美自拍制服日韩一区 | 日本熟妇人妻中出 | 国产免费爽爽视频在线观看 | 天天狠天天透天天伊人 | 国产女人十八毛片A级毛片 ass日本丰满熟妇pics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 97精华最好的产品在线 | 欧美成人91 | 99视频九九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少妇午夜性影院私人影院成都 |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 久久男人av资源站 | 日本a级毛片免费视频不卡 日韩中文久久 |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 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九里奈 | 免费无码黄在线观看www | 一本大道中文日本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