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課題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總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習作者對事物的細致觀察和抓住的特點用生動的語言描寫的方法
3.培養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目標2
教學難點
寫評析
教學用具
教
學
過
程
[預習指導]
1.熟讀課文,背誦全文
2.查字典,解決生字詞的音形義。
[三分鐘演講]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請二位同學即興描繪窗外的田野景色,由其中的不足來提醒學生要抓住一些特征進行描繪,并向本課學習寫法。
二、檢查預習:
1.三人抽查背誦片斷,
2.二人上黑板默寫字詞。
三、范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誦,給學生以美的啟迪)
學生結合練習一聽讀時思考給課文分成盼、繪、贊三部分。
四、理清文章層次結構:
1.抽簽提問二生三分法的起止,其它有異議的學生補充后教師評議。
2.請學生思考第二段與后面各自然段的結構關系。并說明理由。
采用自由發言式。(總分)
五、共同分析第二部分的花圖草圖:
1.請一學生速讀課文,分別用兩個字概括3-7段的內容:
2.抽查提問,
3.師生共同歸納。
五幅圖:草圖 花圖 風圖 雨圖 迎圖
4.解決 以下幾個問題:
(1)讀草圖,指出文章中分別從小草的哪一方面寫的?
(2)其中的人物是什么的人?有何情趣?
(3)讀花圖,寫100字左右的分析短文.
<提示:抓住哪些景物寫,采用什么修辭方法,寫蜂蝶的目的是什么,突出花的哪些特點>
教
學
過
程
第一二個問題口頭練習,第三問題寫完后由幾位同學朗讀.
后教師歸納:(此問題間接培養審判能力.)
布置作業 :
六、布置作業 :
在家庭本上練習完成課后練習二(A)
說課精要
分析短文一項對于快班的學生非常必要,把寫作訓練變成學生日常必的經常性的練習,化整為零。易于潛移默化。
教學后記
課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總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習作者對事物的細致觀察和抓住的特點用生動的語言描寫的方法
3.培養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目標2
教學難點
寫評析
教學用具
教
學
過
程
[三分鐘演講]
一、檢查復習:
學生打開作業 本,老師檢查完成情況,再請兩位公布自己的答案.
二、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請一同學按上節課分析花圖的形式口頭即興分析花圖。
大家評價由此進入本節課學習的情境。
三、共同分析風圖雨圖和迎圖
1.學生分析風圖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風的?(結合以前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2.雨圖抓住了雨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3.迎圖中引用“一年之計在于”有什么用意?
以上三題要求學生列出發言提綱,后抽查任幾個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補充。
教師小結。
四、指導朗讀結尾三段
1.齊聲朗讀,感受語句的優美及其中的蘊義,創設情境。
2.思考:這三個比喻句各寫出天的什么特點?
<自由發言,教師小結>
五、總結全文。
六、堂上練習:
1.堂上交流課后練習第二大題,教師抽查部分學校后教師歸納。
(A類)
2.口頭做閱讀理解訓練(A類)
3.課后練習四:寫一段話描繪景的。(A類)
寫完抽幾個全班交流
教
學
過
程
六、布置作業 :
1.按要求預習《濟南的冬天》(A)
2.默寫課文(B類)
說課精要
本文的教學,重在感受而不在于分析,所以把幾個圖的分析用了較少的時間。而用了較多時間處理練習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