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詩兩首》(紙船,母親)教案
教師任選幾個學生回答,明確:(1)b(a.嗅;c.妄;d.沾)
(2)匿笑:偷偷地笑。無端:沒有來由,無緣無故。至愛:最愛。沐。合丛瑁直扔魇軡櫇桑扔鞒两谀撤N環境里。造句略。
2.要求學生美讀課文,讀出語調、語速、重音、節拍,讀出情感。
教師作朗讀技巧提示(多媒體顯示):
朗讀詩歌,須注意以下幾點:
(1)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如《金色花》輕松活潑,應讀出兒童特有的調皮。《紙船》詩行較長,語調宜慢,應讀得深情、憂傷,與對母親的綿長思念相協調。
(2)根據情感的需要,確立語速。詩歌誦讀的語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如果表現的內容是歡快的、激動的或緊張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現的內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現的內容是平鋪直敘的,速度采取中等為宜。”如《金色花》可稍快一些,《紙船》就要稍慢一些。
在同一首詩歌當中,語速并非一成不變。詩歌情感有發展,語速隨之有變化。如《金色花》中媽媽責怪的語句“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語速宜稍快一些。
(3)根據詩歌意境,確定輕讀、重讀及音長音短。詩歌誦讀,有輕有重,有音長音短,才能將詩歌情感強調出來,才能將詩歌的韻味體現出來,字詞句的輕重及音長音短,要根據詩歌內容、意境來判斷。
(4)根據語境的關系,確定詩句的停頓。詩歌誦讀,需要正確處理好停頓。節奏自然鮮明,詩歌才富有韻律美。“一般說來,頓號后的停頓最短,逗號后的停頓長一點,分號和冒號后的停頓再長一點,句號、問號、感嘆號和省略號的停頓再長一些!睂τ跇它c符號處的停頓,我們容易判斷,那么無標點符號的地方,又如何停頓呢?我們要明白的是,詩歌有其特定的節拍,現代詩一般是兩個音節一拍或三個音節一拍,如“我/從來/不肯/妄棄了/一張紙,總是/留著——留著”。有時也需根據詩歌內容和語意關系來斷定。
現代詩歌誦讀,不同于一般的課文朗讀,它具有很濃的表演性,需要讀者掌握一定的技巧,將情感投入其中,反復吟詠,方能漸入佳境,最終達到“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3.教師范讀,學生放聲朗讀。
4.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
三、師生共同研讀《金色花》
1.學生齊讀《金色花》,整體感知詩意。
2.學生談讀詩的整體感受,說出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1)把學生分為六組,小組成員之間互相交流,談讀詩的整體感受。
(2)各組選代表全班交流,概說詩意。
明確:全詩展現了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畫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個機靈可愛的孩子,“我”突發奇想,變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時間里與媽媽三次嬉戲!拔摇碧煺嬷蓺,卻藏著自己的秘密,不讓母親知道,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感情。
3.教師選一個朗讀水平較好的同學讀詩歌,其他同學邊聽邊想,想像詩歌描繪的內容和意境,體會詩的詩情幽意。
4.教師可設置以下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詩意,體味詩情。
投影顯示:
(1)為什么“我”想變成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嗎?為了跟媽媽捉迷藏嗎?為了實現自己小小的心愿,給媽媽帶來一些幸福嗎?
(2)“看著你工作”“你會嗅到花香”“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都是為了什么?
(3)媽媽為什么反而責怪孩子?還罵“你這壞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為什么不告訴媽媽自己做了不少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