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造人》同步練習
女媧創造了人類之后,許多年來平靜無事,人類一直過著快樂的日子。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來了。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從天上一直打到人間,戰爭的結果,火神勝利了,水神失敗了。
失敗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惱,覺得再也沒有臉面活在世間了,就一頭向不周山撞去。這一撞不打緊,他自己倒沒有撞死去闖出了天大的禍事。
原來那不周山,本來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撐天的柱子,經共工這么一撞,把撐天的柱子撞斷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壞了,世界因此發生了一場可怕的大災難。
看吧,半邊天空崩塌下來,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縱一道橫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燒起了熊熊大火,洪水從地底噴涌而來,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時,從燃著大火的山林里又竄出各種惡鳥猛獸,到處害人,人們已經無法生存下去了。
女媧看見她的孩子們受到這么可怕的大災難,痛心極了,她沒法處罰那個搗亂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補殘破的天地。
補天這工作真是巨大而艱難呀!可是人類的母親女媧,為了她心愛的孩子們,一點也不怕艱難和困苦,獨自勇敢擔負起了這個重擔。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選了許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這些石子熔煉成膠糊狀的液體,再拿這些膠糊狀的液體去把天上一個個窟窿都填補好。
她怕補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殺了一只大烏龜,斬下它的四腳,用來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帳篷似的撐起來。柱子很結實,天再沒有崩塌下去的危險了。
那時,地上有一條兇惡的黑龍在作怪,女媧便去殺了這條黑龍,同時又趕走各種惡鳥猛獸,使人類不再受禽獸的傷害。
剩下來的只有洪水的禍患沒有平息,女媧又把河邊的蘆草燒成灰,堆積起來,塞住了很大的洪水。
這時候,大地恢復了欣欣向榮的景象。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依著順序循環,去了又來,該熱就熱,該冷就冷,一點也不出亂子,人類又能快樂地生活了。
10.這篇文章的體裁是 ,給文章擬一個標題(不超四字) 。
11.從文中看人類是誰創造的 。從你學習的有關科學知識可知,人類是* 創造的。
12.天是誰弄破的?他為什么要撞破天?
13.女媧是怎樣補天的?在文中用橫線畫出。
14.這段文章所寫的內容是真實的嗎?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15.釋詞:
不料:
平息:
欣欣向榮:
《女媧造人》答案
1.略 2.幻想 3.略 4.⑴因為世上沒有像女媧那樣的生物,女媧感到孤單寂寞。⑵女媧從池邊掘起一團黃泥,摻合了水,在水里揉團著,揉團著,揉團成了第一個娃娃樣的小東西。 5.略 6.d 7.形容眼睛明亮有神。舍棄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細枝末節,輕重倒置。 8.對自然現象進行細心的觀察;有強烈的用書寫的方法表達腦子里想法的愿望并悟出道理。 9.認為人類若有了文字,會玩弄文字游戲,荒廢種地,于是降小米警告人類;做盡壞事,害怕人類有了斗爭的武器,故意哭鬧進行阻止;希望用文字表達想法,描繪風光,記載有趣和有意義的事,于是競相傳授。 10. 神話;《女媧補天》 11.女媧;勞動 12.水神共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被打敗,又羞又惱覺得再也沒有臉面活在世上,就一頭撞向不周山,而把天給撞破了。 13.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選了許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這些石子熔煉成膠糊狀的液體,再拿這些膠糊狀的液體去把天上一個個窟窿都填補好。 14.不是真實的;他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15.沒有想到;平靜或停止;形容草木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