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太陽》教案1
教材分析:這篇通訊記敘了一位中國女畫家經過執著努力來到南極,戰勝了生理和自然條件造成的困難,為中國南極長城站建設出力并為之作畫立傳的經過,表現了南極考察隊員為祖國、為事業艱苦卓絕的奮斗情景,贊頌了我國科學工作者的民族氣概和非凡膽略。學情分析:首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熟悉課文內容,進而體會語言的準確和凝練,感受人物形象的生動和感人,最終達到了解通訊特點的目的。
教學目標:1.了解通訊的特點。
2.體會準確凝練的語言,感受生動的人物形象。
3.培養學生的事業心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通訊的特點。
2.體會準確凝練的語言,感受生動的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一、釋題:“三個太陽”,自然界有幾個太陽?課文為什么說有三個太陽?(講述“三個太陽”的來歷:取自女畫家為中國南極長城站所畫壁畫的內容)
二、認識南極大陸。
學生交流對南極大陸的了解。(最孤立的大陸、最寒冷的大陸、風最大的大陸、最高的大陸、最干燥的大陸、河流最少的大陸……)
三、在南極的生活如何?
(海浪、冰山、雪原、暴風雪:極其惡劣、艱苦)
1985年l月24日,“向陽紅10號”迎風破浪,從西經69度15分的地方“載著中華健兒第一次駛入南極圈,廚房里還特別加餐,來慶祝這一難忘的時刻。晚上6點,正當隊員們準備開懷暢飲時,大海也來助興,沖天的大浪猛撲過來,船體頃刻之間就像是發生了可怕的地震似的.上下顛簸,左右搖擺,一時間,飯菜飛舞,酒瓶翻滾,桌椅倒地,人仰馬翻,南大洋以此獨特的方式,歡迎遠道而來的中國客人。一頓豐盛的晚餐吃不到嘴里,卻都沾到了身上。大家在地上滾來滑去,哄笑著,掙扎著,一面把沾在身上的酒菜抓起來塞進嘴里。
1月26日,風浪愈加猛烈,風速達每秒34米,風力達12級。大海激烈地翻騰著,怪叫著,揚起沖天的浪花,劈頭蓋臉地向船上猛撲。這時,這艘萬噸級的巨輪,就像是一葉輕舟,一會兒被沖上高高的浪峰,一會兒被摔進深深的波谷,船尾的推進器和船舵不時地露出水面,空轉起來,發出可怕的吼聲,像是在喊著“救命”似的。更加嚴重的是,狂風巨浪不斷地沖擊著船舷,使航向根本無法控制,一旦船體傾斜,來不及校正,就有可能被涌浪掀翻,造成船毀人亡的災難。在這緊急關頭,在這生死面前,主管船員和考察隊員們,臨危不懼,英勇奮戰,團結合作,沉著穩健,與暴風抗爭,與惡浪周旋,船長果敢地采取了最佳方案,使船只頂著涌浪逆風而行,避免了船體傾覆的危險。經過一十幾小時的艱苦拼搏,終于走出了險境,轉危為安。
四、課文介紹南極生活都是通過女畫家的活動來表現的,那課文要表現的主要人物是女畫家嗎?(不是。是要表現南極科學考察隊員的群體形象,頌揚南極考察隊員為祖國、為事業忘我工作的熱情、艱苦卓絕、不怕犧牲的團隊精神和他們的民族氣概、非凡膽略。)
五、分析人物形象。
1、研討課文第二部分第8一12自然段。
①“心里卻裹著一團火”的意思是什么?
②“我們大家都應該是畫家,每人添一筆,把長城站畫得更美麗!”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是什么?
③“給他一架飛機他都敢拆”這一句反映了測繪工程師什么樣的性格特征?
④這些南極人身上有什么共同點?
⑤你認為文中所指的“南極精神”是一種什么精神?
(①內心充滿了一種對科學事業的熱情。
②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為長城站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把長城站建設得更美麗。
③富有大膽探索科學的精神。
④熱愛南極、獻身南極的精神。
⑤探索自然,獻身科學的崇高精神,為祖國、為事業而團結拼搏的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