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生存,永遠的神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實錄
記:你說得太好了。我們可否這樣理解,《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是要來揭示舊的教育制度的弊端,進而表達您兒時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情?
魯:可以這樣理解。甚至可以說,“百草園”不僅是我兒童時代的游戲場所,更是我成年之后,回首遙望家園時的一種精神寄托。百草園,永遠是我一個美妙而神奇的夢想,在那兒,我可以自由的玩耍、嬉戲、獵奇、生存;百草園永遠是我心弛神往的精神樂園,在那兒,我可以在游戲中體驗到成長與成熟的快感!
記:魯迅先生,你說得太好了!你詩化的語言讓我們看到一個充滿靈氣而又富有純美人性的你!那么,從文章本身來看,你最得意,最拿手的
是哪一段,為什么?
魯:不敢談得意,許多人都來信詢問我對文章第2段的寫法,你們的課本上也注明要背誦這一段,我就談談這一段吧。(1)從表達上看,描寫
與議論相結(jié)合;(2)從表現(xiàn)手法上看,我用“不必說……也不必說……
單是……”的句式來描寫百草園春、夏、秋三季景色,其中“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边@一議論句,由面而點,打開了百草園的生物世界之門。我還調(diào)用了讀者的多種感官(視、聽、嗅、味、觸覺),讓大家跟我一起體驗童年生活的美好神奇。(3)從語言上看,我盡力調(diào)用描寫色彩的詞匯;句式長短交錯;讀來音韻
和諧。你們可以嘗試著與我一起來朗誦第2段!
記:(朗誦)謝謝!
四、總結(jié)采訪得失:
師:感受著同學們的采訪熱情,我止不住也要做一回記者。請問,經(jīng)過這次模擬采訪,你得到什么啟示?
生:好文不厭百回讀。用記者采訪的形式,使我對課文有了新的認識。如真因為魯迅保持著天真無邪的童心,才有《一面》中對青年人關(guān)懷的熱情。
生:生活無處不語文,語文無處不生活。昨天老師讓我向同學作采訪,寫采訪稿時,我還一頭霧水,F(xiàn)在我知道采訪,不僅可以對今人今事,也可穿越時空,與古代人,未來人作心靈的對話!
生:我終于明白了作為記者所必需具備的要求和素質(zhì),充分占有被采訪者的查關(guān)資料;熱情、大方、不出怪問。
生:我很遺憾,自己作為“記者”沒有勇敢地站出來直接面對“魯迅”,下次還有這樣的機會,我一定會爭取的。
生:……
師:魯迅先生在答問中提到“教育”的事,那么你怎樣看待現(xiàn)行的教育制度及老師?
生:現(xiàn)在的教育主張我們自主、合作學習,我很喜歡。
生:綜合實踐活動也成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這很受我們的歡迎。
生:大多數(shù)任課老師都能書本結(jié)合生活,讓我們在課堂中體驗生活,在生活中運用知識!
生:我希望家長和老師對我們的期望值不要太大!
生:……
師:同學們感觸良多!期望值太大的問題,也許正是現(xiàn)行教育里的一個弊端,作為老師我一定要爭取轉(zhuǎn)變觀念,合理要求學生,為大家營造
一片寬松、自由、民主的學生環(huán)境。
五、收束全文:
師:一座百草園就是一個生物世界;一間三味書屋就一所綜合學校;一篇經(jīng)典名作就是一座知識寶庫;一位優(yōu)秀作家就是一本心靈之書。魯迅,一個偉大的名字,它是形式與內(nèi)容、行動與思想、精神與人格的完美結(jié)合體!讓我們以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切入點,去讀更多的有關(guān)魯迅的文章,嘗試著從采訪長媽媽、壽鏡吾、阿累、閏土等一系列人物的過程中,更廣更深的了解魯迅,以習染他高尚的情操,偉大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