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皇帝的新裝》《黑信》《我若為王》《童區寄傳》教案及練習
彼不我恩也 倒裝句式。就是“彼不恩我也”,恩,作動詞,以恩德待我。
6. 通假字
之虛所 虛同“墟” 集市
恐栗,為兒恒狀 栗通“慄”,發抖。
州白大府 大通“太”, 上級。
7. 詞類活用
布囊其口 囊 名詞作動詞,捂。
雖瘡手勿憚 瘡 名詞作動詞,燒傷。
8. 作者
安徒生(1805—1875),19世紀丹麥著名童話家。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麥菲英島歐登塞的貧民區。安徒生從小就為貧困所折磨,先后在幾家店鋪里做學徒,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安徒生從1827年開始創作,他在文學上最大的貢獻是童話,共寫了160余篇,被譯成80多種文字。他的童話膾炙人口,如《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等。
聶紺弩,現代作家,曾用蕭今度、耳耶等筆名,以善寫雜文著稱,其雜文集有《歷史的奧秘》《蛇與塔》《早醒記》《血書》《獅和龍》等。聶紺弩的雜文觀點鮮明,語言明快,讀起來有酣暢淋漓之感。
(二)閱讀能力目標
1. 能夠領會聯想和想像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2. 理解童話通過幻想、想像和夸張塑造形象的特點。
(三)寫作能力目標
學習想像和夸張的手法,培養聯想和想像力,學會寫想像作文。
(四)思想教育
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以及蘊含其中的作者的感情。
三. 課文講解
《皇帝的新裝》
(一)文章主旨
本文通過一個昏庸無能而又窮奢極欲的皇帝被兩個裝成織工的騙子所騙,光著身子游行的詼諧故事,幽默而辛辣地諷刺了封建統治階級的奢侈、昏庸、虛偽、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課文具體描述的是看不見的、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的“美麗的新裝”,深刻揭露了皇帝及大臣們的丑惡靈魂。
(二)文章思路
本文是以“新裝”為線索,按時間順序,以皇帝為中心人物來展開情節,表現中心思想的。
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部分(第1段),寫皇帝酷愛新裝成癖。
第二部分(第2—3段),寫皇帝決定讓騙子們做新裝。
第三部分(第4—22段),寫大臣、官員、皇帝看騙子做新裝的經過。
第四部分(第23段至篇末),寫皇帝穿上新裝舉行游行大典,并以一個小孩戳穿新裝的騙局結束全文。
(三)寫作特點
《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便是運用想像和夸張來塑造人物、表現中心的。
首先,作者以豐富的想像構思,虛構了曲折的故事情節。本文是這樣安排的:皇帝愛新裝、騙子做新裝、大臣看新裝、皇帝穿新裝、揭穿假新裝。通過這些情節,揭露以皇帝為代表的封建統治者虛偽、愚蠢的本質。其次,對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的刻畫,都運用了想像,生動地塑造了皇帝及大臣的形象,如描寫老大臣看布時,“他把眼睛睜得特別大,‘我什么東西也沒有看見!’但是他沒敢把這句話說出來。……‘哎呀,美?真是美極了!’老大臣一邊說,一邊從他的眼鏡里仔細地看……”揭露了老大臣自私、自欺欺人的丑惡嘴臉,有力地表現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