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背影》《我們和青春對話》教案及同步練習
[字詞詳解]
1. 字音認讀
差(chāi)使 簌簌(sù sù) 迂(yū)腐 拭(shì)
頹(tuí)唐 瑣屑(xiè) 舉箸(zhù)
蹣跚(pán shān) 賦(fù)閑 躊躇(chóu chú)
2. 詞語補注
虧空:①支出超過收入,因而欠人財物。②所欠的財物。文中取②義。
頗:很。
躊躇:猶豫。
警醒:睡眠時易醒,睡不熟。
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課文詳解]
1. 內(nèi)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以記人敘事為主的文章,重點記敘作者與父親在南京浦口車站送別的情景,細致而動情地描寫了父親買橘子時的背影。
全文以“背影”為線索,開門見山、點題。接著寫祖母去世、慘淡的家境,為后文寫父親翻過月臺為兒子買橘子時的背影蓄勢。然后濃墨重彩極寫父親為年輕的兒子買橘子的背影,這里的動作細節(jié)描寫極為感人。如動詞:“攀”、“縮”、“微傾”、“放”、“爬下”等,讀來令人落淚。父親在祖母去世、家境慘淡、失業(yè)、略顯老態(tài)的情況下,親自送兒子上車,還囑咐這,囑咐那,還邁著蹣跚的步子,翻過月臺親自為兒子買橘子,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愛,也表現(xiàn)了兒子對父親發(fā)自肺腑的尊敬和熱愛。文章在結(jié)尾處又在“晶瑩的淚光”中重現(xiàn)背影,更強化了背影在自己心中的分量,又深化了父子之間的真摯情感,同時又照應(yīng)了開頭,寄托了兒子對年邁體衰的父親的無盡思念。
2. 主題思想
文章通過對父親過鐵道攀月臺買橘子時的背影的細致而動情的描寫,生動地表達了父子之間真摯的深情。
3. 結(jié)構(gòu)圖示
4. 句段品鑒
(1)回家變賣典質(zhì),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閑。
品析:這里交待家中慘淡的光景,為后文寫父親的背影作鋪墊。背影出現(xiàn)在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下才感人。
(2)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馬大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品析:這段話從外貌和動作細節(jié)方面,對父親的背影進行了細致的刻畫,突出了一個“老”字,一個邁入老境的父親,不讓年輕的兒子動步,卻親自為兒子買橘子,突出了父親對兒子真切的愛。
(3)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
品析:動作描寫。父親是故意裝輕松,其實從身體到心里,都不輕松。這樣做是要“我”放心去求學,不要擔心家里。表現(xiàn)了父親對兒子真摯的愛。
[研討探究]
1. 寫作特色
(1)視角獨特,細節(jié)生動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