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背影》《我們和青春對話》教案及同步練習
開頭寫不能忘記背影,開篇點題,又貫穿全文,并能引起懸念。說明“背影”所體現的父愛在作者心中深刻而永恒的記憶。結尾寫又看見背影,同樣是說作者時刻銘記著父親的關愛之情,在結構上也與開頭和題目相照應。
四、
1. 在家境衰落的時候,父親的心情本來就很難過,卻反過來勸慰“我”,并鼓勵“我”,表現了父親對兒子一片關愛之情。
2. 父親當時急于謀事,在生存的巨大壓力之下,憂心如焚,但是兒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兒子路上有什么閃失,所以最后決定還是由自己親自送。
3. 父親已經把成年的兒子送上車,已經是無微不至了,兒子也勸父親可以走了,而父親還覺得沒有盡夠心意,執意要去給兒子買橘子,過鐵道,攀月臺十分艱難,父親自己明白,但為了兒子,父親心甘情愿吃苦受累。還生怕兒子跟出來,忘了行李。父親對兒子真摯的愛真是感人。
4. 是否順利到達?做父親的有諸多擔心和掛念,一切只有“那邊來信”才知分曉。
5. 這是父親走了幾步,又“回頭”說的話,既提醒兒子沿途注意行李,又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關照和愛意。
五、略
3. 《我們和青春對話》
[預習導引]
1. 目標點擊
(1)體會“走進青春”的感悟和遐想,做好心理準備,勇敢地迎接青春的叩門。
(2)理解本文生動形象、含義豐富的詩歌語言。
(3)學習新詩的朗誦。
2. 學法指導
反復朗讀,體會詩歌中的形象和含義豐富的語言。
[文題資訊]
1. 作者簡介
畢國瑛,女,山東人。當代詩人。
2. 背景資料
作者1980年在上海師范專科學校結業,留校在附小任教6年。1986年調上海少年報社《童話報》編輯部任編輯。
3. 題目解說
題目《我們和青春對話》就向我們預告該詩是以對話形式展開的,還告訴我們對話的雙方是誰,對話的內容是什么。
4. 知識鏈接
關于青春的幾則名言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滿江紅》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毛澤東
青年是人類的希望。
——巴金《秋》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
——李大釗《“晨鐘”之使命》
一個人的年輕時代是詩的時代。
——安徒生《瓶頸》
[字詞詳解]
1. 字音認讀
染(rǎn) 蔚(wèi) 澀(sè) 慕(mù) 遐(xiá)
2. 詞語補注
憂郁:憂傷,愁悶。
遐想:悠遠的思索或想像。
無憂無慮:沒有憂愁,沒有顧慮。
朦朧:不清楚;模糊。
[課文內容講解]
1. 內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