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教案2
附:本環節也可以辯論的形式出現,論題可擬為:(1)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退化;(2)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進化。(辯論要求較高,需廣泛的搜集資料,作大量的準備。因此可放在第二課時專題舉行)
2.奇思妙想
口頭作文,以“假如……”為題展開想像,提出新奇的見解,學生活動,可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推選出同學在班內講。
【設計說明】“如果人類也有尾巴”這個設想大膽而新奇,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作者在動物園觀賞動物時的所見所感,由此引發超常的設想,不失為一位關心生活、熱愛生活的人。學習本文作者,做生活的有心人,看到生活中的矛盾,要敢于打破常規思維,大膽想像,以求解決矛盾,人類的發明創造無一不是假想的實現。因此,此活動應該是本節課的一個升華,在此學生的想像力可得到充分的發展。
(六)布置作業
將“假如……”一題寫成日記。
【設計說明】口頭作文環節當堂實施,不可能盡善盡美,將此留為作業,一方面完善課內想像成果,一方面轉化為寫作的訓練,再一方面我們的想像是否科學,留在日記中好待將來驗證,說不定由此能激發學生創造生活的興趣和信心。
(設計者安平仙)
三、教學過程(片斷)
說明:本部分內容是第一課時學生分析理解課文內容后,就最后一個自然段作者提出的觀點你是否贊同,布置學生課下搜集資料,在本節課展開辯論。
師:有的人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進化,有的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退化,你的看法是什么?請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退化的同學坐在教室的左側,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進化的同學坐在教室的右側,我們來開一場辯論會,怎么樣?
(學生積極響應)
進化方表演小品《神奇的尾巴》,以此展示本方觀點。
學生1(兩手自然垂下,做袋鼠姿勢跳上講臺):我的名字叫sofa,澳大利亞是我家,聽我來段數來寶,把我的尾巴夸一夸。我的尾巴作用大,行走坐立離不開它,跳躍它能保平衡,累了垂下當沙發,別看只有三條腿,比你四條還穩哪!(學生自發的拍手打節奏)
學生2(扮松鼠,手拿雞毛撣放在背后):袋鼠把它的尾巴夸,我的尾巴也不差,我的尾巴粗又大,晚上能當被子搭,如果遇上雷陣雨,還能當成傘來打。如果敵人來找碴,尾巴變成傘一把,一飛飛到樹底下,輕輕松松躲過它。
(學生熱烈鼓掌)
退化方也不示弱,表演相聲《兩只老鼠》。
生1:晦!哥們,今天到哪搞地下工作了?
生2:哼!別提了,本來想到姓王的家搞點東西吃,可是一不小心,把這條尾巴夾住了。(指著尾巴)
生1:那你是怎么逃出來的?
生2:多虧我吃的多,力氣大,費了好大勁才把尾巴給拽出來,否則小命就完了。
生1:是呀!這條尾巴真沒用,不僅不能當武器,還經常拖累我們。
生2:可是有些愚蠢的人們還想要一條尾巴,真是不知好歹。咦!前面那么熱鬧,在干什么呀?
生1:好像在開什么尾巴大會。
生2:湊個熱鬧去!
生1:走!
師:雙方的表演都很精彩,那么,看了對方的表演,你們有什么感受?
生1:對方的表演很精彩,但那是動物尾巴的功能,不是人尾的功能。
生2:老鼠可利用尾巴偷油,這也是尾巴的功能,因此對方說老鼠的尾巴真沒用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