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仲夏夜》教案
教學設想安排一課時。
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作者抓住夕陽落山不久——月到中天這段時間的光線和色彩的變化,描繪了夏夜海濱特有的景色和勞動者的閑適、歡愉的休憩場面,抒發了對美好生活的贊美之情。文章所描繪的是一幅幅流動的變化著的畫面。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認真思考文章描繪了哪幾幅畫面,隨著時間的推移,畫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又是怎樣融情于景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展開聯想,體會貼切的比喻對準確再現景物所起的作用。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介紹寫作背景。
1962年春3月,著名作家峻青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膠東半島上一個小小的山村。可愛的家鄉山水,老革命根據地的光榮歷史,牽動著作家的思緒。作者以美麗的山水為背景,用動人的景色作襯托,寫成一組“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散文作品。《海濱仲夏夜》就是其中—篇以寫景為主的散文。本文寫的是海濱城市——威海的夏夜景色。
二、初讀課文,要求:(一)初步了解課文內容;(二)通過查檢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
1.讀后出示小黑板或投影幻燈片,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1) 閃爍(shuò):光亮動搖不定,忽明忽暗。
2)緋(fēi)紅:鮮紅。緋,紅色。
3)肅穆(mǜ):嚴肅而恭敬。
4)廣漠(mò):廣大空曠。
5)蒼穹(qióng):天空。
6)休憩(qì):休息。
7)徘(pái)徊(huái):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8)皎(jiǎo)潔:(月亮)明亮潔白。
9)酣(hān)暢:暢快(多指飲酒或睡眠)。
2.提問:仲夏是什么時候?課文都描寫了海濱仲夏哪些景物?
提示:對此問的回答,不必強求學生按課文描寫順序做答。
三、再讀課文,要求:速讀課文后,填空。
提示:此練習目的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結構。在學生完成練習的過程戶,指導學生在書中圈畫出關鍵詞語,注意隨著時間推移畫面發生的變化。
練習及答案:
1.第一組畫面(1—3段)描繪了從夕陽落山不久到夜色加濃這段時間內海濱仲夏的景色。
2.第二組畫面(4—7段):描繪了海濱幽美的夜色和在海濱沙灘上休憩、談笑的人們。
3.第三組畫面(8—12段):進一步描繪從月色上來至夜深這段時間里月光下海濱沙灘的美景和海濱沙灘上休憩談笑的人們。
小結: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作者觀察點的不斷移動,所見的景物也在不斷的變化。作者按照時空的順序,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幽美的畫面。景物是美好的,在美妙的景物中人們的生活是美好的,他們自在舒暢,這種情感是全文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