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依依》教案10
教學內容:七年級《語文》課本(上冊)第36—4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欣賞本文優美的語言,提高欣賞散文的能力。
• 過程與方法:
反復誦讀,提高審美情趣;積累語言材料;處理時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情感目標:
體會文章的情感,認識文學作品對青少年成長的意義,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的習慣;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1、教學重點:
⑴ 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
⑵ 了解文章所引用的詩句的含義及其作用。
2、教學難點:
⑴ 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
⑵ 對自己喜歡的句子談出自己的感受。
3、突破:
引導學生梳理文章思路,朗讀課文中的優美語句,并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準備:
1、學生查找于漪老師的有關資料。
2、學生收集文中出現的古詩文并了解大意。
教學步驟及過程:(1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當圓圓的太陽爬上了山坡/當夏日的風緩緩吹來/當我們睜開了惺忪的睡眼/發現我們已經長大了/那童年就顯得越發地美麗”。請大家想一想:你的童年有哪些難忘的或者對你影響較大的事情。
學生活動……
幾位同學積極地回憶了兒時的事與我們分享。是呀,童年令人難忘,童年的事有可能還會影響我們的一生。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于漪老師的依依往事。(板題:往事依依)
2、走進作者
生展示其收集的作者有關資料。
二、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一遍,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懂意思的詞語把它標出來,在學習小組中討論解決,注意學會使用工具書。
師生著重辨析“泊”:pō(解釋為“湖”) bó(解釋為“停泊”)
2、請同學讀課文(一人一節),其他同學在聽讀的同時,思考: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⑴ 學生讀課文。(師正音、評價朗讀)
⑵ 討論課文內容……
明確:文章寫了作者對小時候幾件事情的回憶。
⑶ 從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文章內容的段落。(第一節)
齊讀第一節。
3、“有幾件事仍歷歷在目”,那么,作者寫了哪幾件事呢?
請大家瀏覽課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學生活動……
明確:
讀《水滸傳》
讀《千家詩》
聽國文老師講辛棄疾的詞《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聽新派的老師講田漢的新詩《南歸》
三、賞析語言
1、一篇好的文章,往往用一些精彩的語句來表達思想感情。請大家快速地默讀課文,感受一下哪個詞用得好,哪個句子寫得美。請用筆把它畫下來,并說一說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