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郭沫若詩兩首》教案7
第一節的景物描寫,是想像的基礎,而沒有了第二節的想像,第一節的的景便沒有活
力,沒有生氣。有了第二節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無奇的景變得空靈、美麗。
四、比較閱讀
兩首詩歌更喜歡哪一首?為什么?
可從內容、意境、語言、寫法等方面談,言之成理即可。
五、指導學生練習,學習運用聯想與想像的手法。
發揮聯想與想像,續寫句子。
牽;ㄩ_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邊的時候……
這個練習很簡單,是學生學習聯想和想像手法的基礎性練習,學生說的答案合理即可。
小結:多么奇妙的想像,多么美好的詩歌,請大家課外閱讀〈星空〉,詩歌能讓你更加領略生活的美好!
教后反思:
學生還是很喜歡這兩首詩的。讓他們談更喜歡哪一首這個環節很出彩,學生大多能談出自己的感受,尤其是對第二首留白藝術的認識分析很讓我意外。他們在這課還是有所獲的。這也提醒我,新教材不能過于強調學生的體悟,只在學生感受的層面上做文章,還必須在此基礎上有所提升,教師應該有適當的點撥和傳授,以期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