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兩首》教學設計3
弗羅斯特(1874~1963),美國現代詩人,一生榮獲四次普利策優秀詩歌獎,他的詩在美國擁有眾多讀者。他出生于加利福尼亞州的弗蘭西斯科。他曾就讀于達特第斯學院,但不久便輟學到一家紡織廠做工。1897~1899年,他又在哈佛大學學習。此后,他當過教員、工人、農民。1912年全家遷往英國,得到龐德等詩人的賞識和幫助,《一個男孩的愿望》和《波士頓以北》的出版,使他一舉成名。1915年他返回美國,邊教書邊干農活。
詩人主要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生動樸實地描寫了田園風光和農村日常生活。他的詩充滿鄉土氣息,同時又富于象征和哲理,內涵復雜,情調微妙,深為人們喜愛。
三、師生共同賞讀《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1、教師配樂朗誦,學生聽讀,初步感知詩意:
教師提示以下詞語的讀音:
瞬(shùn)息 懷戀(liàn)
學生集體朗誦,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學生自由發言,交流讀詩的感受:
生1:這首詩節奏清新明快,詩意簡潔明了,勸說我們在生活失意時,要保持鎮靜,要樂觀向上,相信一切都會過去的,現實并不像我們想象得那么糟糕。
生2:這首詩簡單易懂,與以前讀過的詩相比,顯得“平易近人”些,能消除我們讀詩時緊張的心理。
生3:我覺得丑小鴨可以作為這首詩的代言人。丑小鴨在憂郁的日子里,鎮靜從容,樂觀處事,終于迎來了“快樂的日子”。當他成為一只白天鵝時,那過去遭遇的歧視、打擊竟成了他親切的懷戀。文學大家對人生的認識,實乃“英雄所見略同”。
生4:詩人似乎在勸說我們:當生活欺騙了你的時候,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時要善于忍耐,一切都會過去,未來是幸福美好的。我似乎感受到詩人真誠博大的情懷,看到詩人堅定的眼神、剛毅的表情。
……
教師總結:同學們對詩的感悟能力相當高,這首詩已叩響你的心扉,接下來讓我們悉心品味,深層探究。
3、教師設計相關題目,引導學生深層探究,領悟詩意:
多媒體顯示:
⑴ 丑小鴨是安徒生的真實寫照,《假如生活欺騙了
你》與作者的經歷有關系嗎?
⑵ 如何理解“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這兩句詩的含義?你有過類似的體驗嗎?
⑶ 成長的天空中,總會有陰霾,在泥濘的小路上踽
踽獨行時,你曾經有過怎樣的心理活動?這首詩會引發你
怎樣的人生感嘆?
⑷ 你對“欺騙”一詞是如何理解的?
學生分組討論,要求人人發言。教師巡視各組,選交流較好的小組選代表面向全班交流。
明確:
⑴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寫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時俄國革命如火如荼,詩人卻被迫與世隔絕。在這樣的處境下,詩人仍沒有喪失希望和斗志。他一生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就,是在不斷遭受流放和與專制制度進行曲折的不懈的斗爭中取得的。從詩中可以看出他熱愛生活、執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來,正義必勝。這首詩正是詩人個人體驗的形象傳達,是詩人人生經驗的總結,也是生活的真諦。
⑵ 這兩句詩道出了一種人生體驗中極為普遍的感覺:生活是有意義的,不要隨意忘卻、拋棄那曾經擁有的憶念。在這里,詩人要強調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而反對悲觀消極的人生態度。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人生的體驗應該是豐富多樣的,各種體驗都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