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測試與評估
4、同樣是圓月,為何上節說“圓”,下節說“滿”? (2分)
5、三十年前,“你……望我”;三十年后,“我……望你”,從中你看出詩人性格的變化嗎?(2分)
三 寫作(40’)
以“讀”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600自左右的文章(文體不限,但不得寫成詩歌)
提示:1. 此處的“讀”,除了一般意義上的閱讀以外,還含有“觀察、欣賞、體味、咀嚼、探究”等意思。 2.“讀”的對象可以是書報雜志,也可以是人、大自然、或者某種生活經歷和某種社會現象等。 3.自擬題目,必須含有“讀”字,如“讀書樂”“我的閱讀趣味”“我愛閱讀大自然”“我讀懂了父親的心”“這段生活令我百讀不厭”等。
第四單元測試題答案
一、積累和運用
1.略 2.d
3.(1)去掉“白菜” (2)將“出現在我的眼前”改為“回響在我的耳邊”
4.成理成文即可
5.c 6. a
7.懷念家鄉的心情,這里指中國臺灣游子對大陸的思念之情;兩塊陸地之間連接兩片海洋的狹窄水道,這里指中國臺灣海峽。
二、文段閱讀訓練
(一)
1、b 2、表現作者對夜雨的喜愛與贊美,進而贊美好生活
3、略 4、略
5、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二)
1、相形見絀:跟另一個人或事物比較起來顯得遠遠不如。翹首以待:抬起頭來盼望。
2、從外形和對人的要求兩方面對比的。
3、找對即可,如“只見它所有的葉端紛紛吐出了新綠,鮮活鮮活的耀眼極了。”
4、承上啟下 5、小柏樹依*自己力量與惡劣的生存環境抗爭的精神。
6、贊美小柏樹在貧瘠的土地上仍能頑強生長的生命力。
7、如:“我也好生傷感”寫出了小楓樹死后我的惋惜和悲傷。“讓人神傷”寫出了三株樹都死后我的極度失望與悲傷。“我的心被這個靈魂深深觸動著”寫我的心靈被小柏樹的頑強震動了,體悟到了它靈魂的美麗。“失敬了,小柏樹!”表明對小柏樹深深的敬意。
8、啟示我們不可盲目地抱怨、逃避,要與生存環境抗爭,要具有頑強的斗志。
(三)
1、圓月 濃濃的無邊的鄉愁
2、月亮 擬人
3、第一次望月的時間詩“三十年前”,地點是故鄉(從“柳樹”可以看出),心情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因為全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從“你圓/人也圓”可以看出 );
第二次望月的時間安 是“三十年后”,地點是中國臺灣(從“椰樹”可以看出),心情是憶舊傷懷,思鄉情濃。
4、因為上節中的圓月是團圓的象征,所以用“圓”;而下節中的圓月像是一杯鄉色酒,是鄉愁的象征,酒是滿的,愁也是滿的,所以只能用“滿”。
5 、三十年前的“我”是天真無邪‘充滿童趣的少年,所以在“我”看來,月亮似乎在與“我”嬉戲,是月亮在望“我”;三十年后的“我”飽經滄桑,只能心事重重的對月抒懷,所以是“我”望月亮。
三 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