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測試與評估
4、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段話有什么寓意?(2分)
5、作者借花喻人,文中“菊”、“牡丹”、“蓮”分別比喻哪三種人?(3分)
6、“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2分)
7、分別默寫出有關“菊”、“牡丹”“蓮”的詩句各一句。(3分)
(三)臨江之麋 (8分)
臨江之人,畋(打獵)得麋,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其人怒,怛(恐嚇)之。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使勿動。稍使與之戲。積久,犬皆如人意,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抵觸偃仆,益狎,犬畏主人,與之俯仰甚善,然時啖其舌。三年,麋出門,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1.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使勿動。
譯:
②三年,麋出門,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
譯:
2.從“然時啖其舌”一句你看出了什么信息?(2分)
3.“麋至死不悟,”它沒悟出什么?請寫出來,至少兩點。(2分)
三 寫作(20)
以動植物或非生物為主人公,發揮你的想像,編寫一則寓言故事。
第六單元測試題答案
一、積累和運用
1.略
2.洗滌 少 逃走 咬 有學問的人 抵達 使……勞累 玩弄 平民 夾雜 拉 座位 (吃)完 離開 氣象,景色 品德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