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案《數字雜說》
【自讀導言】
自讀要求
1.在通讀課文和復習文體知識的基礎上,較快了解文章的內容大意。
2.抓住對題目、重點段和中心句的分析,全面掌握文章的思想內容和結構特點。
3.借助文中的關鍵詞句和中心句,概括各部分的內容大意。
4.了解科學知識,發揚科學精神,反對"數字"迷信。
5.學用文章的寫作技巧和語言:總分結構;舉例子和擬人化的說明方法;明確、豐富而生動的語言。
學習側重點
1.對題目的分析;對重點段的分析;對三部分中心句(兼有過渡作用)的分析,全面掌握文章的內容和結構特點。
2.文章體現出的科學精神。
3.學用文章的寫作技巧和語言。
(解說:本文在思想上體現出強烈的科學精神,并具有較強烈的現實意義。具體為:1.科學源于生活實踐的需要,科學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2.要敢于創造,要有不斷追求真理、修正錯誤的科學精神;3.反對現代"數字"迷信,批判畸形的文化現象。)
在藝術上,該文亦有獨到之處:1.結構清晰嚴密:①采取總分式;②全文分四部分,第1段是"綱";③第2、3、4部分開頭的句子均為該部分的中心句,概述了該部分的內容,且起到上下過渡的作用。2.擬人化和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把"數字"當作生命體來解說,從"身世、情趣、遺憾"三個方面,使解說顯得親切、易懂。在說明中舉了大量的例子,使不易了解的古代數字知識變得通俗好懂。3.語言準確、豐富而生動,充分顯示了科普小品的藝術特色,具有趣味性和可讀性。
基于這些特點,我們安排了上述的"自讀要求"和"學習側重點"。)
【自讀程序】
1.梳通了解
①學習"自讀提示",了解學習該課的基本要求。
②快速閱讀課文一遍,了解文章寫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讀,不出聲,不回視,記住文章主要內容,并且計時。
③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特別是"自讀提示"中所列的),查閱 d.體會說明文中舉例子的好處。
⑥精讀第四部分。
a.將課文默讀一遍,再朗讀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