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感悟
搭一座心橋走進巨人
當雄渾激昂的〈〈命運交響曲〉〉叩響我們的心靈時,就會使我們想起貝多芬這位音樂巨人——雖然一再遭遇命運沉重的打擊,但他沒有氣餒,沒有消沉,而是用他的心靈,熱情乃至全部的生命彈奏出一首首流傳不朽的音樂之作,譜寫出了一曲曲壯麗的生命之歌。之所以稱其為音樂巨人,不僅在于他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更是因為他的音樂滲透著與命運不屈抗爭的勇氣和力量。
我在教學〈〈音樂巨人貝多芬〉〉這一課時,將了解貝多芬的內心世界,學習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精神,培養學生頑強樂觀的人生態度,作為學習的重點。變換教學方式,選擇感興趣的人物,讓學生化身為文中的人物,告訴周圍的同學貝多芬是怎樣的人,為“巨人”和同學之間搭一座心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且學生真正的走進了貝多芬內心世界。看,學生的發言多精彩:
女傭:他是一個處境困難,生活簡樸孤獨,性格孤僻,但心地善良的人,他面對困難,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為追求音樂夢想不惜犧牲一切。
客人:他是一個有著堅韌無比意志的人,他把音樂作為自己的生命。雖然遭受耳聾的打擊,但他還是能在生活的重壓下,創造出奇歸瑰的音樂。他和命運作斗爭的精神不得不讓人敬佩。他有顆好的靈魂,我要告訴周圍的人,讓大家都能理解我們偉大的音樂家,他有的不僅僅是厭世和孤僻。
貝多芬:我的世界充滿了孤獨和苦悶,在這個缺少溫情和理解的世界,惟有音樂與我為伴,我只有在我的音樂里,抒發我的孤獨和苦悶,抒發我對大自然的熱愛。身體的殘疾,生活的窘迫算什么!誰能讀懂我的音樂?誰能?只有音樂才是我永遠的知音!
耳聾,對平常的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滅,對音樂家是整個世界的死滅。整個世界死滅了而貝多芬也不曾死!并且他還重造那已經死滅的世界。重造音響的王國,不但為他自己,而且為著人類,這樣一種超生和創造力,只有自然界了那種無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疾,孤獨,由痛苦造成得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羅曼.羅蘭)這是何等的精神和震撼。
欣賞音樂等活動對初一的學生來說是一大難題,特別是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但正是這巨大的反差效應——遭受如此大的打擊與挫折,卻能創作如此震撼人心的驚世名作,強化了教學效果。它給人心靈上的震撼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抓住這樣的好時機,我趁機讓學生與“巨人”對話,談自己的學習感受或受到的啟發。
(1)貝多芬,雖然命運給你關上了一扇門,您卻開啟了另一扇窗!將你心中的音樂讓人們傾聽,讓您有著對音樂超凡的熱愛,這不是耳聾所能阻擋的,因為您有著堅強的意志。
(2)雖然您的耳朵聾了,但是您并未放棄對音樂的追求,在無聲的世界里您創作了無數動聽,悅耳的音樂。您堅強不屈的與命運抗爭的精神使我倍受鼓舞。
(3)雖然身體上有殘疾,但您卻有一個好的靈魂,您敢于和命運作斗爭,正如您說的那樣“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而我一個健康的人,遇到一點困難就容易退縮,你是我學習的榜樣,你將成為我心中永遠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