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復習-說明文閱讀-語文版七年級下第五單元課文梳理
7-2-19*《洲際導彈自述》
1. 解題:這是一篇介紹核武器的知識的科普說明文。“自述”是作者采用擬人化的方法,讓導彈自己講述自己,類似人的自我介紹,實際還是作者介紹。這種寫法使得文章生動活潑,形象具體,易于讀者接受。
2. 結構:全文共15個自然段,共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介紹洲際導彈“誕生”的時間、地點和巨大作用。
第二部分(2~8):介紹說明導彈的類別、構造、使用的動力燃料等等。
第三部分(9~12):簡要而具體說明洲際導彈的外形(高度、重量)、速度、威力以及發展變化。
第四部分(13~15):指出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軍備競賽是導致洲際導彈不斷“升級”的根本原因。
3. 寫作特色
(1)采用自述說明法,說明形象具體
自述說明法,就是指在介紹事物、事理或人物時,采用第一人稱進行敘述的寫作方法。采用自述說明法,“自報家門”,讓人感到格外親切,又有十分明確的“親切感”,顯得分外真切。極易喚起人們的讀興,便于寫作主體與閱讀客體的溝通,讓讀者與之產生共鳴。洲際導彈是一種尖端武器,其構造及其發射、爆炸原理相當復雜,但作者采用擬人方法,讓導彈自敘身世,現身說法,顯得既通俗易懂又風趣。如把彈頭比擬成“錐形的腦袋”;把制導系統比擬成“大腦和神經中樞”;把洲際導彈的威力,說成是“我有飛得快、爬得高、打得準的絕技”都能變深奧為淺顯。又如介紹液體導彈現已大都成為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運載工具,說是“復員”“轉業”,使文章顯得生動活潑。
(2)用多種說明方法進行說明
本文使用了分類別、作比較、列數字等多種說明方法,從不同角度對洲際導彈作了全面、簡要而又通俗易懂的說明。例如:第2段,從三個方面對導彈作了分類說明;第3段把導彈和炮彈作比較,說明二者有本質的區別;第9段、第10段、第11段都采用了列數字的方法,用科學準確的數據介紹了洲際導彈的外形和威力之大,飛行速度之快,命中誤差之小等等。
4. 中心思想:這篇科普說明文,以擬人的手法,親切自然地介紹了導彈的類型、構造及功能、威力,具體地說明了洲際導彈的外形、速度和威懾力量,并指出超級大國的軍備競賽是洲際導彈不斷升級的根本原因。
5. 順序:邏輯順序和時間順序。
7-2-20*《珍奇的稀有動物——針鼴》
1. 解題:這是一篇普及動物學知識的說明文,選自《《珍奇動物寫真——澳大利亞特有動物》。原文的篇幅較長,共有10個小標題:奧運會的吉祥物、從一只碾死的針鼴說起、有刺不是刺猬、吃蟻不叫食蟻獸、單孔目的有袋類動物、生蛋的哺乳類、沒有乳頭的哺乳類、澳洲處處有針鼴、可以降低體溫的哺乳動物、滿身刺擋不住汽車輪子。
2. 結構:
第一段為第一部分,由悉尼奧運會引出說明事物的主體——針鼴,并強調“在整個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跡”,一開頭便引起人們的閱讀興趣,也突出它的“珍奇”與“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