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
四、整體把握
通讀課文,然后解決下面問題
1.先聽錄音,然后指定學生朗讀全文。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a) 前后兩個生活片段各傾注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b) 兩個生活片段中各寫了哪些好玩的事情?說說你們的印象。
c) 圈出你不認識的或不理解的字詞,畫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2.文章哪一部分寫百草園,哪一部分寫三味書屋?
一、(1-8)敘述百草園是我兒時的樂園。二、(9-24)敘述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
3.結(jié)合課后練習一(3)談?wù)勛髡叩母星椤#ㄟ@節(jié)課的重點:體會作者的感情)
提問:把前后兩部分聯(lián)系起來思考,討論:這篇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種說法可供參考。
①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襯托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
②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表現(xiàn)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③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xiàn)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
引導:百里草園里有哪些好玩的東西?
討論并歸納:[1]有趣的動植物(2)[2]神奇的傳說(3-6)[3]雪地捕鳥(7-8)
引導:你對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活有什么印象?你覺得作者筆下的這位先生是個什么樣的人?
討論并歸納:當時的私塾教育并不像我們想像的那么嚴厲,孩子們還是有相當多的自由的。作者筆下的先生:一是知識淵博,但拒絕回答“怪哉”一類的問題;二是教學認真,不斷增加教學內(nèi)容,讀書很投入,但不太束縛也基本上不體罰學生。
(傾向第三條,最后一段話表現(xiàn)了對兒時生活的留戀)
(這三種說法都有一定道理,學生無論贊成哪種說法,都要給予適當肯定。第一種說法,根據(jù)是魯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過封建私塾教育的陳腐,扼殺兒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寫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種說法,是對第一種說法的修正,比第一種說法合理些。第三種說法,最易為現(xiàn)在的人們接受,似乎最為合理。)
五.布置作業(yè)
①生字生詞在作業(yè)本上抄寫三遍。
②熟讀全文三遍,并反復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百草園的景物描寫,諸多樂趣,戀戀不會百草園的感情。重點講解第二段寫景的精彩之處。
1.復習上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導入新課。
提問:作者對百草園的生活與三味書屋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并講述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學生回答,教師小結(jié))
討論并歸納:作者認為在百草園中有無窮的樂趣;三昧書屋的生活也是充滿新奇新鮮的讀書樂趣的。文章雖先后寫了兩種不同生活,但它們在敘述格調(diào)上是渾然一體,前后一致的,第一部分(1至9段)寫的是“我”在百草園中的無窮樂趣。第二部分(10至24段)寫的是“我”在三味書屋中讀書成長生活。這就是本文的大體結(jié)構(gòu)。
作者先從百草園生活寫起,點出那里曾經(jīng)是“我的樂園”。為什么說是“我的樂園”呢?“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一句式將兒童眼中百草園的無限趣味全都包容其中了。油蛉、蟋蟀、蜈蚣、斑蝥,還有何首烏,等等,這些看似毫無趣味的小東西,在作者的眼里卻充滿了勃勃生機,更不用說那些在一般人眼中也有無限情趣的東西了。雖然這么有意思,但是有一處誰都不敢去,是什么地方呢?這就是長著很長的草的地方。為什么呢?“因為相傳這園里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于是,作者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長媽媽講的美女蛇的故事。故事本身雖然讓人有點害怕,有點擔心,卻強烈地吸引著孩子們,引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也給百草園增添了幾許神秘色彩。百草園的冬天又是怎樣的呢?“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于是作者又想到雪地里捕鳥,那快樂、那情趣,自在其中了。這是百草園的生活,作者抓住“我的樂園”來寫,滿溢著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