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看云識天氣》導學、例析、訓練立體教學案
(建議安排2課時)[學法導引]
《看云識天氣》是一篇介紹如何看云識別天氣的方法的科普文。作者憑自己多年的觀察體驗,抓住“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這一特征,先從總體上指出云和天氣的關系,說明可以看云識天氣;再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具體介紹不同形態的云和天氣變化的關系、不同的云上光彩和天氣變化的關系,說明怎樣看云識天氣;最后指出看云識天氣的意義及局限性。閱讀本文使我們從中學到許多識別陰晴雨雪天氣的知識。
學習此類文章,可以在課前收集一些資料(包括圖片、影像等),加深對看云知識和
天氣知識的了解,并識記一些有關天氣方面的諺語,學以致用,培養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觀象的習慣。還可以練習快速閱讀課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提高閱讀現代科技文的能力。鞏固復習以比喻為主的修辭手法,體會這一修辭手法的妙處;積累課文中的比喻句,并掌握和運用比喻修辭的寫法。
[典型例析]
例題:本文的語言生動形象又十分準確。在括號內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體會其表達效果。
⑴、經驗告訴我們……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 (一定 有時 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⑵、出現了高層云, (一定 有時 往往)在幾個鐘頭內便要下雨或下雪。
⑶、烏云彌漫著天空,頃刻間,雷聲隆隆,電光閃閃,就會嘩啦嘩啦地下起暴雨來,
(一定 有時 往往)竟會帶來冰雹或者龍卷風。
⑷、天氣變化異常復雜,看云識天氣畢竟有 (相當 一般 一定)的限度。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說明語言的理解感悟,應反復誦讀加以品味。
說明文的語言最基本的特點是準確,這是由它自身的特點決定的。在課文結尾段指出“天氣變化異常復雜,……”,“要準確地掌握天氣變化的情況,還得依靠科學的天氣預報”。這兩句話就嚴密地照應了前文多處使用的“往往”、“常常”、“有時”、“一定”、
“一般”、“可能”等一類詞語,把“看天識天氣”的事理作了修飾、限制,起到了準確表達的作用,更好地突出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參考答案:⑴常常 ⑵往往 ⑶有時 ⑷一定
[課時訓練]
訓練一
一、指出下列加點字注音余正確的一項是 ( )
a、峰巒(lán) 預兆(zhào) 一霎時(shà)
b、魚鱗(líng) 綾紗(lín) 勻稱(chèn)
c、彌漫(mí) 日暈(yùn) 諺語(y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