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春》導學、例析、訓練立體教學案
(建議安排3課時)
[學法導引]
本文是朱自清先生的寫景名篇。文中描繪了大地春回,生機勃發(fā)的動人景象,贊美了春的活力帶給人以希望和力量,啟發(fā)人們要珍惜春天,積極向上。
本文圍繞“春”字,寫了盼春、繪春、頌春三個部分。這三部分的順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發(fā)展是一致的:春天尚未來臨,熱切盼望她到來;待她降臨,則盡情欣賞大地回春的美景;最后以贊美作結(jié),用三個比喻句頌揚春天,深化題旨。文章結(jié)構(gòu)體現(xiàn)作者的思路。文章中,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的特征,著力描繪了五幅春景圖,富有詩情畫意。學習中,要體會這準確、生動的景物描寫以及其中所蘊含的作者的感情,還要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此外,應(yīng)有感情地反復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領(lǐng)會作者對春天的喜愛、贊美之情,品味文章生動形象、富有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的語言。
[典題例析]
例題:閱讀課文最后三段,完成下列問題。
1、文章結(jié)尾連用了三個比喻來形容春天,它們分別突出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點?有什么深刻含義?
2、三個比喻的順序能否顛倒?為什么?
3、如果把三個比喻合成一段,表達效果有什么樣的影響?
4、請模仿其句式為“秋”寫三句話。
解析:第1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第2題考查文章的寫作順序,作者是依據(jù)春天成長的順序來寫的。第3題考查對語言表現(xiàn)力的認識。第4題則須先分析原文的句式特點:三個比喻形成一組排比,分別寫出了春的三個特點,再由此進行有針對性的摹仿。
參考答案:1、三個比喻分別突出了春天景象的新、美、力的特點。
含義:三個比喻形象地點明了春天的成長過程,贊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達了在春天里奮發(fā)向上、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積極進取的精神。
2、不能顛倒。因為它們是按照喻體的成長順序排列的,從“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點明了春天的成長過程。最后一個比喻表達了作者追求美好未來的強烈愿望。
3、三個比喻獨立成段,起突出、強調(diào)的作用。若合成一段,它們各自表達出的春的特點就不鮮明,因此會削弱文章語言的表現(xiàn)力。
4、略。
[課時訓練]
訓練一
一、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朗rùn( ) wǎn( )轉(zhuǎn) 醞釀( )( )
liáo( )亮 hōng( )托 應(yīng)和( )
二、 給下列多音多義字注音并組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