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
2、這篇文章選自《資治通鑒》,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相關資料?
3、這部書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編撰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說到司馬光,我們對他少年時《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們一起來認識司馬光(幻燈演示)。
1、范讀課文
2、指導學生自由朗讀,要讀準字音、節奏。
3、抽讀,了解學生讀的情況,矯正字音、節奏。
4、引導學生分角色讀課文,讀準字音、節奏,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等。關注學生評價
1、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結合注釋,疏通文意,并勾劃出不理解的字句在班里討論。
2、請各小組提交組內未解決的問題
3、請學生口頭翻譯全文
4、檢測學生對課文的掌握情況。多媒體顯示問題:(1)解釋加點的詞語(2)辨析古今異義(3)翻譯重點句子
5、要求學生速讀課文,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
6、要求學生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
學生進入情境
學生介紹
學生讀
學生聽讀、注意字詞的讀音
學生自由朗讀
指名讀
分角色讀課文
并互評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注釋理解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句。
各組代表發言,全班一起解決
口頭翻譯
生回答最后歸納: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開始學習,大有長進,令魯肅刮目相看并與他結為朋友的故事。
生1:本文先寫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后寫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
生2:“學”是文章的一條線索:孫權勸學——呂蒙治學——魯肅嘆學。
由故事導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讓學生對文章中的人物有所了解。)
讓學生
了解作
品和作者
通過朗讀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互評可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在了解文意的基礎上能概括出故事大意,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
課時
一課時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四、研讀課文,揣摩人物語言、形象
五、體驗反思
六、拓展延伸
七、結課
1、組織引導學生探究(多媒體顯示):
1)孫權如何以身說法勸呂蒙學習?
2)呂蒙讀書后發生什么樣的變化?通過誰的所見所言一寫的?
3)為什么“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請解釋“吳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2、點撥、評價、總結。
3、組織引導學生表演課本劇
引導學生談學習本文后的啟發。
與《傷仲永》對比閱讀,聯系生活體驗談談感受。
引導學生積累運用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
“書到用時方恨少”,讓我們一起 多讀書,讀好書。最后送大家一句話,我們師生共勉“窮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多媒體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