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邊》
1、聯系個人實際,交流感受。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海”,每個人都跋涉過山。你的“海”與“山”是什么?你是如何做的?
2、根據你的積累,結合本詩主題,說出1-2句名言警句。
3、聯想、想像:你還能以什么物象來形容困難挫折,理想,信念,艱苦奮斗?
八、 小結:這首詩,作者取象于大海群山,用以表現自己的人生體驗,讓我們深深懂得:要翻過山,見到大海,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讓我們永遠牢記,心中要有個“海”,為了這個“海”,從現在開始,就要努力翻過一座座山。
激發學生興趣,板書課題
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指導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
學生能說對大意就行,。后面還要引導深入探究
[教師指導] 1、先給詩句劃分朗讀節奏。2、再挑選意義重音。 以上兩點是教給學生最基本的朗讀方法,掌握了朗讀節奏與重音,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詩句意義。 投影出示舉例詩句的重音及節奏。
選學生代表發表看法,要求用語簡潔、準確。
學生通過討論,重點詞語基本可以正確理解。個別有爭議的詞語,教師可指導學生結合“山”與“海”的含義,也從象征意義上來理解,來解釋,可予以補充,糾正。
合作探究性閱讀,是學生接觸的新學法,也是本節課重點環節,教師引導、點撥,以調動學生思維。答案不求統一,要點合理即可。
結合自身生活體驗,引導學生討論,談談自己為了實現一個目標克服困難的經歷或感受。
要引導學生說真話,訴真情。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結
九、布置作業 。
a.根據“山”與“海”在文中的含義,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以“我終于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也可以寫自然的海)。
b.熟練朗讀課文,挑選自己最喜歡的詩句背誦。
板書設計:人——山——————————到————————————海
鐵青、無數——————到達——————————全新的世界
(困難挫折)
奮斗之路———漫長、艱險、曲折、起伏——奮斗目標(理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