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悲劇》7
《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7 本文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傳記集《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中的一篇傳記,名為《奪取南極的斗爭》,選入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時文題改為《偉大的悲劇》,有刪節。這部集子分別記述拿破侖、列寧、托爾斯泰、歌德等人的傳記12篇。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強、文學味濃的傳記,語言豐富、情感豐厚、思想豐蘊,可讀性強,是訓練學生快速閱讀、復述課文、梳理情節、概括感悟內容、把握主旨等能力的好材料。本文文題是編者所擬,頗具深意,是文眼,是感悟文章內容、把握主旨、精神品德滲透的關鍵。【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快速默讀課文,梳理情節,感悟內容,體會情感。
2.把握文題“悲劇”的內涵,明確“偉大”的意義。
3.研讀課文,體味關鍵語句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培養團結合作、勇于犧牲的精神。
2.引導學生認識人類挑戰自我,實現生命價值的偉大。
【教學重點】
1.把握“悲劇”內涵,明確“偉大”意義。
2.研讀課文,體味關鍵語句的含義。
【教學難點】
激發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認識人類挑戰自身,實現生命價值的偉大。
【教學類型】
講讀課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速讀默讀課文,理清故事結構,整體感知文意。把握“悲劇”內涵,明確“偉大”意義。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南極地圖,美麗的南極風光,可愛的動物企鵝藍鯨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播放世界各國在南極的科學考察站地圖,介紹中國的長城站、中山站,特別介紹設在南極南緯90°的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的科學實驗站,這是為紀念最早到達南極的兩名探險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國人斯科特而命名的。今天,讓我們在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引領下走進英國探險家斯科特的故事,去感受定格在歷史長河中那悲壯的一幕吧。由此導入板書課題。
設計(二)用多媒體播放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嫦娥一號探月衛星圖片,介紹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驕人成績。播放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73秒爆炸、“哥倫比亞”號返航時解體的畫面。播放XX年北大科考隊和登山隊攀登希夏幫馬峰時不幸遇到雪崩,5人遇難等畫面。說明人類在探索未知領域的征途中留下了許多偉大的悲劇,但人類卻從未停止過探索的腳步。今天,讓我們在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引領下走進英國探險家斯科特的故事,去感受定格在歷史長河中那悲壯的一幕吧。由此導入板書課題。
二、預習檢測
★出示學習目標★
請學生說說本課需學習哪些內容,老師點撥歸納。
☆讀一讀,寫一寫☆
●吞噬(shì) 角逐(jué) 雪橇(qiāo) 癲狂(diān)
˙ ˙ ˙ ˙
拽(zhuài) 悚(sǒng) 毋(wú) 皚(ái) 怏(y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