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1、 感受夏天的特點。
2、 把握文章精妙的構思,品位富有魅力的語言。
3、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把握文章精妙的構思,品位富有魅力的語言。
教學設想:
學生預習課文,由學生就文章內容提出問題,根據學生的提問,組織教學。教師緊緊圍繞學生的提問,抓住關鍵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文章的精彩構思,品味文章語言的魅力。不求面面俱到,旨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講解精要之處的同時,發揮默讀、朗讀、誦讀的功用。根據學生提問情況,設置一些小問題,學生帶著問題讀書、討論、發表見解,然后教師通過辨析,幫助學生去粗取精、得到啟發,掌握知識,并能將能力遷移,解決更新的問題。
本課在教學過程中,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教師跟著學生的提問教,學生跟著老師的提問學,在提問解惑中提升學生的閱讀和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 預習:
(一)讀課文三遍。要求:讀準字音,看準字形,解清詞義。
(二)檢查:1、給下面加點的字詞注音:
芊芊細草( qiān ) 磅礴之勢(pánɡbó) 輕飛曼舞(màn) 黛色(dài)
春華秋實( huá ) 匍匐前進(púfú ) 秋波澹澹(dàn ) 迸發(bènɡ)
2、改正錯別字:
春華秋實 輕飛蔓舞 閑情逸至 春日溶溶
芊芊細草 承前起后 細茲慢長 氣勢磅礴
3、解釋詞語:
主宰 靈秀 磅礴 匍匐 澹澹 閑情逸致 春華秋實
二、 課堂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本單元我們已經領略了兩位文學大師創作的散文,從《春》展示的美景中我們感受到了春……,從《濟南的冬天》的小山上,我們體會到了濟南冬天的……
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當代作家梁衡寫的一篇散文《夏》。那么從梁衡的筆下,我們可以領略到夏的什么特征呢……,帶著這個問題,請同學們拿起課本,聽老師朗讀《夏》。
(二) 整體感知:
1、從文章傳遞給的信息中,我們知道,梁衡筆下的夏是……特征。
凡是構思精巧的詩文都有的“眼”的設置,這個“眼”就是在文章中有著畫龍點睛妙用的“文眼”。
2、圍繞著“緊張、熱烈、急促”我們自然就領會了作者寫作的緣由……
表達了對夏天的熱愛和對勞動人民的贊美。
3、作者所表達的這種情感其實就是貫穿文章始終的——線索。
(三) 研讀課文:
1、 我們知道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不散”,作者常常對所寫的事物作細致的描繪和精心的刻畫,才能寄寓豐富的內涵,這就是所謂的“形得而神自來”。文章抓住了哪些“形”并表現出了他們的什么特點來體現“神”呢? 表現手法:用詞精美
景:提示:從植物的生命力來看……氣勢磅礴 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