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夏感》導學案
一、說教材
《夏感》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十三課的課文,本文描寫夏季的景象,表現(xiàn)夏季緊張、熱烈、急促的特點。文章所在的第三單元是一個以季節(jié)題材串聯(lián)起來的主題單元,本單元的課文則側(cè)重于從景與物中感悟生活和生命的真諦。
本文被編排在了七年級的上冊第三單元,除了閱讀的難度和深度適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之外,應該更適合剛從小學畢業(yè),而又將在這段時間里面對中考,乃至命運轉(zhuǎn)折的時期的學生。文章的中心著眼于“承前啟后、生命交替”和“黃金的”兩處,因此把教學主題定位為“生命之夏”——青少年的學生正進入了一個承前啟后、生命交替的時期,他們身上既有童年的天真,又要奔向成年的輝煌,這不正是一個“夏季”嗎?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教學最終還應該落實到怡情悅性上。
二、說學情
七年級的學生經(jīng)過小學六年的學習,能夠借助工具書疏通文章,掃除閱讀障礙,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感悟能力。同時,剛接觸初中的文章,閱讀的興趣較高,課堂中的表現(xiàn)比較積極,思維也很活躍。這也有利于課堂中形成互動參與的氣氛。
這個階段的學生的思維和思考是有待于引導和指點的。對于文本的感悟,僅停留在直接感受上,對于文化、生命的意識和認識正在逐漸形成中。學生的認知遵循著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情感體驗也經(jīng)歷著從無到有、由零散到集中的過程。因此應該繼續(xù)培養(yǎng)他們感知、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閱讀、思考、感悟的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中重點提出“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情感價值觀。”本文語言優(yōu)美,飽含情感,描寫景色特征細致,根據(jù)以上兩方面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情,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有感情朗讀,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
2、品味語言,理解文中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的作用。
3、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自主地搜集和整理信息,并能主動地表達。
4、聯(lián)系生活體驗,感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對夏、對勞動者、對活力與激情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語言的品味,感受字里行間對夏、對勞動者的贊美,并能表達自己的見解和賞析。
教學難點:從對夏的贊美,延伸到對活力、激情和生命的贊美,體會作者對自然、生活、生命的熱愛之情。
五、說教法
根據(jù)本文的特點,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為實現(xiàn)本課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采用以下教法:
1、品讀法。本文是一片文情并茂的優(yōu)美散文,情景交融、意境優(yōu)美,同時字里行間又充滿了陽剛之氣、磅礴之勢,特別適合學生的朗讀。教材的單元要求也指出:“要在反復朗讀,在整體感知內(nèi)容大意的基礎上,揣摩、欣賞精彩句段和詞語。”因此,在朗讀的基礎上,應當引導學生有選擇地進行品析,以讀促品,以品促讀。
2、情境教學法:教師利用各種條件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縮短學習者與文本之間的距離,便于體驗感悟,深化認知。
3、自讀點撥法。本文屬自讀篇目,課堂教學以學生充分閱讀、自由探究為主,教師點撥課文的學習要點為輔。
六、說學法
1、誦讀法。朗讀時學習語文的好方法,能使學生對課文了解得更透徹,也是審美傳情的極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