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第五單元作文教學設計
2、對,習作的時候,我們要細細回憶生活,選擇一件事或者兩件最能反映小伙伴物點的事例寫入作文,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緊扣主題,反映中心,生動形象,打動讀者。
3、當然,敘述事例的時候,我們要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除此之外,還要加入人物的描寫。
4、師:這兩個材料都說明了韓蓄的一個特點:愛看書。是的,你們認為哪個材料更好?是的,同樣的事例,說明同樣的問題,但是效果卻大相徑庭。原因是什么呢?(學生自由說。)
四、謀篇構思
師:審清了題意,確定了特點,選好了材料,接下來就是謀篇構思了。結合本次習作的實際,老師向大家介紹兩種快速構思的方式,供選擇:
1.倒序式
直接回憶→具體事例→呼應開頭
2.三段式
外貌開頭→具體事例→人物特點
例文欣賞:
我的同學(倒序式)
在我書桌的抽屜里,珍藏著一支破舊的圓珠筆,盡管它已不能再使用了,但我還一直珍藏著,因為它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回憶……(直接回憶)
那是一天中午,我哼著小曲兒來到學校,學校板報上,我寫的《發揚勤儉節約的好作風》一文被評為一等獎,心里能不高興嗎?我美滋滋地走進教室。
突然,我發現自己那支一次性圓珠筆掉在地上,不知是誰把筆的兩端壓壞了。我撿起筆一瞧,筆帽上缺了一塊,筆頭被壓得裂成了好幾片塑料皮。算了,把它扔了吧,反正沒多少筆水了,勤儉節約也用不著這么節約。再說,用這么破的筆,多讓人家笑話。我在給自己臺階下,帶著幾分惋惜,“啪”的一聲,筆被扔到了垃圾筒里。
這時,坐在第一排的周捷看見了,忙又從垃圾里撿起了這支筆,問道:“干什么扔了呀?這筆多好啊!”我漫不經心地說:“不要了,你看都摔成了什么樣子了,還怎么用啊?”她帶著一臉惋惜的神情說:“可以補一補嘛,扔了多可惜呀!”
她回到座位上,拿出一塊抹布把筆上上下下擦干凈,然后取出膠條小心翼翼地補在殘缺的地方,那樣子像是在做什么工藝品似的。貼補了好一會兒,筆上的“傷”總算治好了,雖說不大美觀,但還是很不錯的!
我有些不好意思,苦著臉問:“周大小姐,你勞神補它干什么呀?這種筆我有好幾支呢。”她瞥了我一眼:“有筆就應該浪費嗎?你不是剛寫了一篇提倡大家勤儉節約的文章嗎?忘得倒挺快,轉眼就……”我趕忙用手捂住她的嘴:“知道啦,我下回……嘻,別說啦!”是啊!瞧我,真是說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到底讓人家抓住把柄了!
后來,我一直用這支筆寫作業,直到筆水用完才用小塑料口袋把它包好放進抽屜里。我忘不了這件小事,它使我懂得了要心口如一,要真正養成勤儉節約的好品質。(呼應開頭)
“小書蟲”(三段式)
一雙小小的眼睛,雙眼皮,兩條柳葉眉長在眼睛上,鼻子下面,嵌著一張大嘴,薄薄的嘴唇上長著一個“吃痦”,這就是我的朋友——韓蓄。她一看起書來就沒完沒了,真讓人受不了。所以,我常叫她“小書蟲”。
想起上學期的一個午休,老師發下了我們心愛的《中國校園文學》,我草草地翻了翻,覺得很沒意思,又看了看一旁的韓蓄,還在認真看著。她在看什么呢?這么專心,我心里想。看了看她的書,我也翻到了那頁,仔細看了看,改變了對這本書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