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復習資料
(1)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聽不見爹娘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聽見燕山胡人戰馬的嘶鳴聲。
點撥:重點理解“但”“聞”“濺濺”等詞語。
(2)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
點撥:重點理解“戎機”“度”等詞語。
(3)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兩兔一起并排著跑,怎能辨別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點撥:重點理解“傍地走”“安”等詞語。
(4)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可汗問木蘭想要什么,木蘭回答不想做官。 點撥:重點理解“問所欲”“不用”等詞語。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木蘭還鄉”一段。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木蘭詩》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
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她的傳奇故事。以時間為序,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奔赴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鄉的故事,塑造了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詞語解釋:p64 注釋1、3、5;p65 注釋3、4、5、11、13、15、19;p67 注釋1、6、10、12、14、15
◇通假字:“帖”通“貼”,“火”通“伙”
◇修辭手法:頂針、互文、對偶、反復(p68 練習二、三)
◇翻譯: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文言歸納:《三點一測》p98-99 四至六
p 74-75 背誦關于“黃河”詩歌
第三單元復習要點▲本單元重點積累:成語、人物描寫方法
第11課 《鄧稼先》 人物傳記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彷páng徨huáng 鮮xiǎn為人知 選聘pìn 摯zhì友
點撥:注意“彷徨”不要誤讀為“fáng huáng;”“鮮”是多音字,這里是“少”的意思,應讀xiǎn。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zǎi) 宰割 (chóu) 籌劃 鞠躬盡(cuì) 瘁
3.解釋下列詞語。
(1)可歌可泣:值得歌頌,使人感動得流淚,指悲壯的事跡,使人非常感動。
(2)家喻戶曉:每家每戶都明白。
(3)馬革裹尸: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指軍人戰死于戰場。
(4)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謹慎,貢獻出全部力量。
二、重點句子知識單
他(鄧稼先)真誠坦白,從不驕人。他沒有小心眼兒,一生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認識的知識分子當中,包括中國人和外國人,他是最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的人。
點撥:這幾句話高度概括了鄧稼先的高貴品格。
三、文學(文體)常識
1.鄧稼先,我國研制和發展核武器的重要技術領導人,為我國成功研制原子彈、氫彈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貢獻。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給他迫授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2.《鄧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人名),他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作者采用“橫式結構法”,巧立主題式的小標題,運用“板塊”并列結構將看似形式散的內容組合在一起,表現一個主題: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孕育了鄧稼先,鄧稼先這類杰出人物又使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鄧稼先是我國研制和發展核武器的重要技術領導人,為我國成功研制原子彈、氫彈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兩彈’元勛”,是“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兩彈一星”指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