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四季交響曲》 教學設計
七年級語文《四季交響曲》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篇文章語言優美,富有哲理,在設計本課時著重讓學生體會作者的語言及情感,故采用提問法,讓學生自己尋找答案,總結體會。通過這樣的學習,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
●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豐富的句子,如“冬天像一位嚴肅的執法官”等。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整體感知課文,來體會作者的情感。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的人生態度和人生追求。
●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理解文中含義豐富的句子。
(二)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通過對每個季節特點的描繪所表達的人生感受。
● 教學方法
1.提問法,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2.討論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
● 教學媒體
(一)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二)素材準備
春夏秋冬的風景圖片。
● 課時安排
1課時。
● 教學結構與過程
(課堂導入)
截止到今天大家已經經歷了十幾個春夏秋冬,經常嬉戲于青草、花園,漫步于秋葉、冬雪之上,對于它們我們已不再陌生,你們有沒有把四季在自己的心中用心描繪過呢?現在請一兩個同學把他最喜歡的季節描述給大家聽。(同學各抒己見)好,同學們說的都很好,表達了自己對四季的喜愛,那么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在作家楊林勃她是如何來表達對四季的喜愛的?(板書)課題
(講授新課)
一、疏通文意,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體會文辭的優美。
2.帶著問題再讀課文,四個標題有什么含義?(同桌之間可以互相討論)
提示:“冬的選擇”、“春天詩韻”、“夏天來了”、“秋天的思索”,季節不同,用詞也不一樣。“選擇”表現出冬天寒冷蕭殺得特點;“詩韻”,表現出春天獨有的風采;“來了”,準確反映夏天的熱烈;“思索”,抒寫秋天特有的情懷。
二、品讀課文
1.“冬的選擇”描繪了冬天的典型具象:山寒水冷,萬物蕭殺。那么作者在本文中是抒發傷感之情嗎?
提示:沒有,而是滿懷樂觀的推測:萬物“都蟄伏起來,積蓄著能量,去構筑明天輝煌的夢了。”表現了作者對生活成熟的熱愛。緊接著作者用“冬天像一位嚴肅執法官”、“冬天是一場考試”這兩個獨特的比喻,形象地表達出作者對冬天一種獨有的愛。
2.“春天詩韻”中作者是如何贊美春天的?
提示:“春天是無私的,無私的春天只知給予;春天詩善良的,善良的春天不知防范。”“無私”和“善良”是作者的獨創。“只知”和“不知”遙相呼應,形成對比;褒中帶貶,以貶寫褒。整句話將春天人性化,與其說是在寫春,不如說是在寫人;將概念具體化,使作者的好惡和春天的情懷都可觸可感。
3.“夏天來了”中作者是如何渲染夏天的熱烈和“坦坦誠誠”的?
提示:用六個排比句極力渲染。前三個直接描繪夏日里特有的景象。“一串串潔白的珍珠”似的“槐花”,“紫紅的桑椹”,“水稻揚花,玉米拔花,南瓜孕子,小麥成熟”,“太陽總傾盡最大的熱能”,這一連串色彩、動感極強的事物,具體詮釋了夏日的熱烈。第四五個排比贊頌了夏天的坦蕩和奔放。“公開出版的讀物”、“沒有圍欄”、“漲水的大江”、“足球場上一個漂亮的射門”等語句用詞新穎,富有力度和速度。最后一句總結全文,直接贊頌夏天。
4.“秋天的思索”一節中作者如何來表達自己對秋天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