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復習教學案(附答案)
第三單元復習
一、 復習目標與重難點
1.掌握本單元的文學常識。
2.識記本單元重點字詞的字音字形,積累成語。
3、進一步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欣賞作品展現的優美畫面,體會作者的美好思想。
4.鞏固背誦本單元的現代文片段和詩詞以及誦讀欣賞中的幾幅對聯。
5.復習檢索書目,查檢工具書,根據需要進行摘錄,做讀書卡片。
復習重點:目標1、2、4 ;復習難點 目標3、4。
二、自主復習
(一)復習提綱
1.熟記本單元的文學常識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說集《吶喊》《彷徨》等;他創作的我國文學史上第一批篇白話小說是《狂人日記》。
沈從文,湖南鳳凰人,現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說《邊城》《長河》,散文集《湘行散記》等。
劉紹棠,中國現代作家,其獲獎作品有《京門臉子》、《柳敬亭說書》等 。
艾青,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現代詩人,其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
2.熟記掌握本單元的字詞(注音、字形、意思)。
歸省 行輩 忌憚 攛掇 鳧水 潺潺 怠慢 絮叨 蘊藻
屹立 家眷 漂渺 踱步 蘸水 茶峒 好事者 泅水 老鸛河
玉米糝兒 簸箕 烙餅 疙瘩 摳門 闔家 血漬 疙瘩鬏
嚼舌 栗 丫 黏 秫秸 低綺戶 佞臣 無辜
3.背誦《社戲》中“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
4.背誦《十五夜望月》、《水調歌頭》,并默寫。
5.背誦默寫誦讀欣賞中的六副對聯。
6.正確翻譯《十五夜望月》、《水調歌頭》。
7.復習理解本單元各篇課文的內容及思想感情。
《社戲》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小說,寫了“我”十一二歲在平橋村夜航到趙莊看社戲的一段生活經歷,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副江南水鄉的迷人圖畫,刻畫了一群農家少年朋友的形象,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端午日》,作家沈從文憑著對湘西端午民俗的細致觀察和深切感受,描寫了龍舟競渡和競追鴨子的歡快場面,展現了茶峒人同慶端午的淳樸民風,表現了奮發向上、合作爭光的民族精神。
《本命年的回想》是著名作家劉紹棠所寫的一篇散文,作者回憶了京郊運河家鄉過年的情景,表明了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鄉土風味,歌頌了熱愛生活、純真可愛的父老鄉親。
《十五夜望月》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形象的語言,渲染了中秋望月特定的環境氣氛,將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委婉動人地表現了對友人的別離思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