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教案《福樓拜家的星期天》(通用16篇)
七年級語文教案《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篇1
教學目標
1.查字典,看注釋,讀準每個字的音,掌握重點詞語。
2.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本文抓住特征運用語言、行動、外貌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寫法,敘述詳略得當。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學習運用語言、行動、外貌描寫人物性格的寫法。
第一課時
一.整體感悟
1.導入
星期天,忙碌了一天的人們休息的日子,這一天,人們或者讀書睡覺,或者逛街游游玩,或者走親訪友……你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今天讓我們一起到法國大作家福樓拜家中,感受以下《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2.師生共同讀課文,老師正字正音。
3.學生帶著下列問題自由讀課文。
a.說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b.核心人物是誰?依次出場的是誰?出場的標志性詞語是那些?
c.簡要概括本文內容。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探究,討論明確:
a.時間——星期天;地點——福樓拜家,六層樓的一個單身宿舍。
b.核心人物是福樓拜。依次出場的是——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出場的標志性詞語是——第一個,過了一會兒,接著,漸漸地(學生在書上標記出)
c.福樓拜家的星期天客人們都會到這里來聚會。課文著重寫了四位作家相會時的言語、行動,展現了每個人的性格特點。
屠格涅夫——睿智、深沉、平和、不乏激情蕩漾。
都德——機智、善談、舉止活躍、性情活潑。
左拉——樸實、固執、聰慧、堅強、沉默寡言。
二.研讀與賞析
1.福樓拜家每到星期天從中午一點到下午七點,一直都有客人來。以至與新來的人只好到餐廳里去。是什么原因吸引著眾多的客人前往呢?找出原句讀一讀,并說說那些詞語用得好。
全班討論明確:
好客:表現在——一…就…;總是親自去開門;他分別送到前庭;單獨講一會兒話;緊緊握住對方的手;再熱情地大笑著用手拍打幾下對方的肩頭。
博學:第九自然段;…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話結束一場辯論…就像兩塊同樣的石頭碰到一起一樣,一束啟蒙的火花從他的話語里迸發出來。
正因為主人熱情好客,所以客人們愿意來,更因為主人公博學睿智,“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客人們怎會失去這汲取精神食糧的絕好機會呢?
作者是怎樣描寫其他三位作家的呢?這些描寫又分別表現了他們什么樣的性格特征?你知道他們有那些作品嗎?
2.學生在書上勾畫出刻畫這些作家的語言、行動、外貌描寫的句子,讀一讀,并總結初步其性格特征。
全班討論總結明確:
屠格涅夫:俄國作家,懷有狂熱的理想,醉心文學事業,博學多才。作品有《長夜》、《父與子》等。
都德:生性活潑,健談。作品有《最后一課》等。
左拉:沉默寡言,性格溫和,聰明而堅強。作品有《萌芽》、《娜娜》等。
三.體驗與反思
1.作者莫泊桑的文學導師是福樓拜,莫泊桑以其《羊脂球》聞名于世。假設在這個星期天里,四位文學巨匠都在,這時莫泊桑來了,四人會談些什么?表情如何?莫泊桑又會說什么?他會有什么表情?
2.延伸作業:將上文整理在作業本上,識記“讀一讀,寫一寫”的內容。
七年級語文教案《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篇2
教學目標:
I知識與能力:
1、速讀課文,體會人物形象,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學習本文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寫人的描寫方法。
3、揣摩比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寫方法。
II過程與方法:討論法
III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當時歐洲的大文豪身上淵博的知識、寬廣的胸懷、謙遜的品質和出色的談話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
教學準備:熟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肖像、語言、行動特點的句子,思考這些名人各自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并用表格說明。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設計:
一、聯系生活,導入課文。
星期天,是忙碌了一周的人們休息的日子,這一天,人們或者讀書睡覺,或者逛街游玩,或者走親訪友„„你最想在家做什么呢?今天,讓我們一起到法國大作家福樓拜家中,感受一下《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二、進入情景,感知氛圍。
1、瀏覽課文,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文章記敘了星期天福樓拜家的一場聚會。)
2、這是一個怎樣的聚會?(充滿學術氣氛的、氣氛熱烈的、充滿藝術氣息的、充滿生活色彩的、有著濃郁的人文氛圍的、充滿了心靈內在的歡樂的、志同道合的„„言之成理即可。)
三、合作探究,品讀賞析。
1、在眾多的人物中,作者著重刻畫了哪幾位?(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
2、你能根據課文猜出插圖中分別畫的是誰嗎?請說出你的依據。(多媒體出示課文插圖,并依次給人物標上代號。)
生:A應該是福樓拜,書上說福樓拜“做著大幅度的動作(就像他要飛起來似的),從這個人面前一步跨到那個人面前,帶動得他的衣褲鼓起來,像一條漁船上風帆”。而A的衣服就鼓了起來,如同風帆一樣。
生:C是都德。文中提到“他的頭很小卻很漂亮,烏木色的濃密卷發從頭上一直披到肩上,與卷曲的胡須連成一片”,C是圖中胡須和頭發是最多最長的。
師:對,還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C是都德的?
生:他“舉止活躍,手勢生動,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插圖中除了福樓拜他的手勢。
師:這些句子體現了他怎樣的性格?
生:活躍、好動。
師:是啊,你看,一進來他就說個不停。(齊讀第五段)
師:他為什么只用幾句話就能勾畫出某人的輪廓?
生:他善于思考和觀察。
師:而他眼中的巴黎是什么樣的?
生:“貪圖享受、尋歡作樂”的。
師:可見他對于當時社會是什么態度?
生:痛恨。
生:厭惡。
師:我們用一個成語概括——憤世嫉俗。都德的代表作《小東西》也就表現了一位破產商人的悲慘生活。
生:B可能是左拉。第八段中提到“左拉中等身材,微微發胖”,還有“他的頭像古代意大利版畫中人物的頭顱一樣”,我覺得B比較吻合。
生:不對,B應該是屠格涅夫。因為屠格涅夫 “仰坐在沙發上”,而左拉是“歪在”沙發上。相比較而言,B向后靠的幅度要比D來得大。所以B應該是屠格涅夫。
師:你觀察得很仔細,除了坐姿以外,屠格涅夫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呢?
生:還有“藍色的大眼睛”“白皙的臉”“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子”。
師:“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子”是怎樣的?(因為屠格涅夫是背對大家的,所以在這里插入屠格涅夫的圖像,讓學生形象地感知他的外貌特征。)從文中的描寫可以看出,雖然屠格涅夫和福樓拜是好朋友,但他們的個性是不同?他們的個性各是什么樣的?
生:屠格涅夫是個內向平靜的人。一件普通的事到了他的嘴里就帶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說明他非常善于思考也善于觀察。
師:很好,福樓拜呢?
生:他是個熱情外向、個性張揚的人。比如:朋友來了,“他總是親自去開門”;又比如“他時而激情滿懷,時而又義憤填膺,有時熱烈激動,有時雄辯過人”。
生:我反對。那是因為“傭人幾乎每個星期天都要回家”。但結尾“他分別送到前廳„„”,倒可以看出他對待朋友非常熱情。
生:但傭人不是每個星期天都要回家,文中用了“幾乎”二字,和前面的“總”相結合,說明不管在怎樣的情況下,屠格涅夫都會親自為朋友開門的。因此我仍舊堅持自己的觀點。
(反駁的同學嘟囔著說:“我又沒說他不熱情,只是最后一句話更能看出來嘛!”) 師:同學們看得都非常仔細。那福樓拜還有怎樣的魅力能吸引這么多客人“從中午一點到下午七點”一直絡繹不絕,“以至于新來的人只好到餐廳里去”呢?
生:博學多識。“他可以用一句話很明了很深刻的話結束一場辯論”;“就像兩塊同樣的石頭碰在一起一樣,一束啟蒙的火花從他的話語里迸發出來”。
師:這兩塊石頭碰撞在一起,比喻什么?
生: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
師:福樓拜的思想可以跨越幾個世紀,找到相似的事實或格言,可見他的確博學多識,從文中的描寫可以看出莫泊桑對他的老師有什么態度?
生:敬仰。
師:此處用了“迸發”一詞,和前文什么語句相呼應?
生:“兩塊同樣的石頭碰到一起”。
師:正如福樓拜所說的:“你所要說的事物,都只有一個詞來表達,只有一個動詞來表示它的行動,只有一個形容詞來形容它。因此就應該去尋找,直到發現這個詞。這個動詞和
這個形容詞,而決不應滿足于‘差不多’ „„”
師:正是因為他的熱情好客,客人愿意來,更因為他是博學睿智的人,大家樂意來。“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客人們怎愿失去這汲取精神食糧的絕好機會呢?最后我們來談談左拉吧。他又是怎樣一個人呢?
生:他很溫和。在話被人打斷時,他仍“不慌不忙地開始說話,聲音總是很平靜,句子也很溫和”同時也很執著。
生:他“腦門上豎立著很短的頭發”,“肥胖但很堅毅的臉的下半部覆蓋著修得很短的胡須”,外貌中透露著堅毅的性格。
師:對,左位個性溫和,但在關鍵時刻同樣也很堅強。在后來法國發生的的德雷福斯事件中,他挺身而出,在報紙上發表《我控訴》一文,痛斥反動政府。結果被判刑,被迫流亡英國,并在那里去世。
四、總結積累,以文讀人。
1、莫泊桑用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這幾位大作家的音容笑貌,你從莫泊桑的文章中學到了哪些有關寫作方面的知識?
五、拓展延伸。
1、莫泊桑是福樓拜的學生,他應該也是這個家庭聚會的參與者。假設在這個星期天里,四位文學巨匠都在,這時,莫泊桑來了。他們會聊些什么?各自又有怎樣不同的表情?請發揮想象,續寫文章。
2、查找莫泊桑、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相關資料,思考莫泊桑為什么選擇這四位作家進行具體描寫,他們之間有著怎樣密切的關系。
3、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閱讀這幾位作家
七年級語文教案《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篇3
本文刻畫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顯示了莫泊桑在人物描寫上的卓越才能。在學習時,應著重體會作者從人物肖像、言談舉止、神態等多方面描繪人物的方法。作者善于捌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點,各有側重地進行描繪,在敘述和描寫中插入的抒情議論,很好地表現出入物的性格特征,閱讀時也應好好體會。
1課時。
板書課題、作者。指明學生回答作者的基本情況(可聯系《我的叔叔于勒》)。
1.給疑難字詞正音正字。
魁梧 簡陋 魅力 義憤填膺
2.解釋下列詞語。
魁梧 簡陋 魅力 局促 義憤填膺 空前絕后
1.作者寫了幾個人物?其中寫誰的肖像描寫最多?其次是誰?明確:四個人物: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寫左拉的肖像描寫最多,其次是都德。2.作者寫人物的語言,有沒有具體展開談話的內容?
明確:沒有具體展開談話的內容,而只是概述他們的談話內容,著重描寫他們談話的聲調儀表,評論他們的口才,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3.作者在進行行動描寫的時候,誰寫得詳,誰寫得略?
明確:福樓拜、左拉的行動描寫較詳,都德的行動描寫則一筆帶過。
福樓拜是最活躍的中心人物,著墨較多。左拉的坐姿較為特殊,因此也有較多筆墨的描寫。
4.以寫左拉為例,看看作者是如何寫的。
討論明確:寫左拉,抓住他體質較差,不善言談的特點。如他爬了六層的樓梯累得呼呼直喘。一進來就歪在一把沙發上,他很少講話,總是歪坐著。
描寫左拉的肖像時,隨處議論點出了他的性格特點:樸實但很固執,聰慧和堅強,堅毅,十分滑稽和戲謔。
6.指名學生概括:作者是如何寫屠格涅夫的?
作者憑著自己細致敏銳的觀察和生動傳神的筆墨,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點,各有側重地進行描繪,讓一個個人物活靈活現地展示在我們面前。這就告訴我們,描寫人物,一定要抓住特點,有所側重,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
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
七年級語文教案《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篇4
出示相關字詞,要求學生將拼音標注在書上,小聲讀課文,說一說文中一共出現了幾位作家?
字詞:√魅力(mèi) 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鑒賞(jiàn)√白皙(xī) 白凈。√瑣事(suǒ) 細小零碎的事!虤J佩(qīn) 敬重佩服。腳踝(huái)滑稽(jī)√戲謔(xuè) 用有趣的引人發笑的話開玩笑。輪廓(kuò)√捋(luō) 用手握住條狀物向一端滑動。√荒謬(miù) 極端錯誤;非常不合情理!滩⿲W多識:學問豐富,見識廣!桃慌募春希罕扔骱苋菀滓恢。尋歡作樂√忘乎所以:形容因驕傲自滿而得意忘形!塘x憤填膺(yīng) 胸中充滿了正義的憤恨。膺,胸!滩患s而同:事先沒有經過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動完全一致。
師:哪位同學說一說文中出現了幾位作家?
生:四位。
生:五位。
師:為什么有的同學認為是四位,有的同學認為是五位?
生:不僅有文中出現的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位,還有作者莫泊桑自己。
師:對,雖然莫泊桑沒有出現在文章中,但他無時無刻不在用心觀察。那么這幾位作家是如何登場的呢?
生:“第一個來到的往往是伊萬·屠格涅夫”。“過了一會兒,都德也來了!薄敖又鴣淼氖亲罄!薄皾u漸地,人越來越多!
師:從這些句子判斷,文章按照什么順序把這些作家串連在一起?
生:時間順序。
師:那么,作者莫泊桑和福樓拜是什么關系呢?
生:福樓拜是莫泊桑的老師。(講述小學學過的有關內容)
師:剛才大家說得很好。我再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有一次福樓拜讓莫泊桑寫一百篇有關牛的散文。莫泊桑覺得很為難,福樓拜啟發他——拉著重物上坡的牛、拉著空車下坡的牛、吃飽的牛、挨餓的牛、被陽光暴曬的牛、被鞭打的牛、休息的!加兄煌纳駪B、動作,你如果仔細觀察到了這些內容,把它們記錄下來,那么寫一百篇文章應當是不成問題的。實際上,福樓拜是讓莫泊桑去觀察,而不僅僅停留在看上!翱础焙汀坝^察”是不同的。正是在福樓拜的指導下,莫泊桑努力去觀察生活,終于成為了一位著名小說家。他的創作時期只有短短的十年,卻留下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說和六部長篇小說,號稱法國短篇小說巨匠!喗槠溆嘧骷,這些都是當時歐洲及至世界聞名的大作家。
本文的結構安排同樣別具匠心,請問大家這個聚會的時間是什么時候?(搶答)
生:星期天
師:地點?
生:福樓拜家(六層樓的一個單身公寓)
師:出場人物?
生:以福樓拜為中心,屠格涅夫、都德、左拉依次上場。
師:整篇文章描寫的就好像一個舞臺劇。舞臺就是哪里?
生:福樓拜家里。
師:而這些大作家們就象一個個演員一樣依次登場,在這里盡情展示自己的個性、性格。請看,這是我們書上的插圖,描繪了文中各位作家的風采。這里面描繪了五位作家,誰是作者莫泊桑?
生:后面站立者。
師:下面我給其余作家標上代號(按從右至左順序)A、B、C、D,給大家三分鐘時間,根據文中的描寫,找一找文中的作家各是誰?
學生說出各自答案,意見出現分歧。
師:大家意見有了分歧,應當從課文中尋找證明。
生:A是福樓拜,書上說福樓拜“做著大幅度的動作(就像他要飛起來似的),從這個人面前一步跨到那個人面前,帶動得他的衣褲鼓起來,像一條漁船上風帆”。而A的衣服就鼓了起來,如同風帆一樣。
生:“高盧式的大胡子”是什么樣子?
師:八字胡。
生:那A可能是屠格涅夫。
生:不可能,D是屠格涅夫。
師:為什么?
生:因為書上說屠格涅夫是“仰坐在沙發上”,所以D是屠格涅夫。
師:你觀察的很仔細,實際上從文中的描寫可以看出,雖然屠格涅夫和福樓拜是好朋友,但他們的個性是不同?他們的個性各是什么樣的?
讀第4節前兩句話。
生:屠格涅夫是個內向平靜的人。
師:為什么一件普通的事到了他的嘴里就帶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這說明了什么?
生:屠格涅夫也善于思考。
師:僅僅是善于思考嗎?
生:也善于觀察。
師:很好,福樓拜呢?
讀,第9節從開頭至“往往使人驚嘆不已”
生:他是個個性張揚,熱情外向的人。
師:他還以什么品質令人敬佩?
生:博學多識。
師:那么B和C是誰?
生:B是左拉。書上描寫他“腦門上豎立著很短的頭發”,“肥胖但很堅毅的臉的下半部覆蓋著修得很短的胡須”,這都符合畫上B的樣子。
師:在作者對左拉的描寫中,展現了他的哪些個性?
生:聰慧、堅強。
師:他的性格僅僅如此嗎?請大家注意,當他的話被別人打斷時,他有什么表現?
生:“不慌不忙地開始說話,聲音總是很平靜,句子也很溫和”。
師: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個性特點?
生:溫和。
師:那么C就是都德了。但是我們還是要從文中找出能證明我們觀點的語句。
生:“他的頭很小卻很漂亮,烏木色的濃密卷發從頭上一直披到肩上,與卷曲的胡須連成一片”,C是圖中胡須和頭發最長的。
師:對,還有什么地方?
讀第6節最后一句話。
生:他“舉止活躍,手勢生動,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文中他的手勢最大。
師:文中體現了他的什么個性特征?
生:活躍、好動。
師:還有什么?
讀第5節。
師:他為什么只用幾句話就能勾畫出某人的輪廓?
生:他也關于思考和觀察。
師:而他眼中的巴黎是什么樣的?
生:“貪圖享受、尋歡作樂”的。
師:可見他對于當時社會是什么態度?
生:痛恨。
生:厭惡。
師:我用一個成語概括——憤世嫉俗。都德的代表作《小東西》也就表現了一位破產商人的悲慘生活。
師:莫泊桑用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這幾位大作家的音容笑貌,仿佛一幅速寫畫。我想起丹納在《藝術哲學》一書說一位法國畫家畫一幅肖像畫要用四年時間,你用放大鏡一照,藍色的血管和毛孔都清晰可見。你們覺得誰的藝術價值更高?
生:那位畫家。
師:那么照這樣說,最好的藝術作品就是照相機,分辨率越高就越有價值?你們覺得畫家也好、作家也好,描繪人物時只需要表現人物的外貌、體型就可以了嗎?
生:莫泊桑的作品藝術價值更高,因為他還表現了人物的個性特征。
師:找出文中最能體現人物個性的語句。
生:屠格涅夫“但是不管什么事一經他的嘴講出來,就都帶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
生:都德“不用幾句話,就勾畫出某人滑稽的輪廓”。
師:這里作者的用詞也很有特色!皫拙湓挕焙汀拜喞敝g是什么關系?“輪廓”指什么?
生:簡單的線條組成的話。
師:所以只用幾句話就可以表達了。由此可見作者的用詞也怎么樣?
生:準確。
生:左拉“不慌不忙地開始說話聲音問題很平靜,句子也很溫和”!八念^像古代意大利版畫中人物的頭顱一樣,雖然不漂亮,卻表現出他的聰慧和堅強的性格”“但透著十分尖銳的探求的目光”。
師:對,左位個性溫和,但在關鍵時刻同樣也很堅強。在后來法國發生的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中,他挺身而出,在報紙上發表《我控訴》一文,痛斥反動政府。結果被判刑,被迫流亡英國,并在那里去世。
生:福樓拜“他時而激情滿懷,時而又義憤填膺,有時熱烈激動,有時雄辯過人”。
朗讀第9段。
師:這兩塊石頭碰撞在一起,比喻什么?
生: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
師:福樓拜的思想可以跨越幾個世紀,找到相似的事實或格言,可見他的確博學多識,從文中的描寫可以看出莫泊桑對他的老師有什么態度?
生:敬仰。
師:此處用了“迸發”一詞,和前文什么語句相呼應?
生:“兩塊同樣的石頭碰到一起”。
師:正如福樓拜所說的:“你所要說的事物,都只有一個詞來表達,只有一個動詞來表示它的行動,只有一個形容詞來形容它。因此就應該去尋找,直到發現這個詞。這個動詞和這個形容詞,而決不應滿足于‘差不多’ ……”
今天的作業 就是描繪一位老師或同學,要學習文中的寫法,不僅寫出他的外貌特征,也要表現出他的個性特征來。周一我們請同學們讀一讀,看看大家能否猜出他所描寫的對象。
七年級語文教案《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篇5
出示相關字詞,要求學生將拼音標注在書上,小聲讀課文,說一說文中一共出現了幾位作家?
字詞:√魅力(mèi) 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鑒賞(jiàn)√白皙(xī) 白凈!态嵤(suǒ) 細小零碎的事。√欽佩(qīn) 敬重佩服。腳踝(huái)滑稽(jī)√戲謔(xuè) 用有趣的引人發笑的話開玩笑。輪廓(kuò)√捋(luō) 用手握住條狀物向一端滑動。√荒謬(miù) 極端錯誤;非常不合情理!滩⿲W多識:學問豐富,見識廣。√一拍即合:比喻很容易一致。尋歡作樂√忘乎所以:形容因驕傲自滿而得意忘形!塘x憤填膺(yīng) 胸中充滿了正義的憤恨。膺,胸!滩患s而同:事先沒有經過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動完全一致。
師:哪位同學說一說文中出現了幾位作家?
生:四位。
生:五位。
師:為什么有的同學認為是四位,有的同學認為是五位?
生:不僅有文中出現的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位,還有作者莫泊桑自己。
師:對,雖然莫泊桑沒有出現在文章中,但他無時無刻不在用心觀察。那么這幾位作家是如何登場的呢?
生:“第一個來到的往往是伊萬·屠格涅夫”!斑^了一會兒,都德也來了!薄敖又鴣淼氖亲罄!薄皾u漸地,人越來越多!
師:從這些句子判斷,文章按照什么順序把這些作家串連在一起?
生:時間順序。
師:那么,作者莫泊桑和福樓拜是什么關系呢?
生:福樓拜是莫泊桑的老師。(講述小學學過的有關內容)
師:剛才大家說得很好。我再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有一次福樓拜讓莫泊桑寫一百篇有關牛的散文。莫泊桑覺得很為難,福樓拜啟發他——拉著重物上坡的牛、拉著空車下坡的牛、吃飽的牛、挨餓的牛、被陽光暴曬的牛、被鞭打的牛、休息的!加兄煌纳駪B、動作,你如果仔細觀察到了這些內容,把它們記錄下來,那么寫一百篇文章應當是不成問題的。實際上,福樓拜是讓莫泊桑去觀察,而不僅僅停留在看上!翱础焙汀坝^察”是不同的。正是在福樓拜的指導下,莫泊桑努力去觀察生活,終于成為了一位著名小說家。他的創作時期只有短短的十年,卻留下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說和六部長篇小說,號稱法國短篇小說巨匠。……簡介其余作家,這些都是當時歐洲及至世界聞名的大作家。
本文的結構安排同樣別具匠心,請問大家這個聚會的時間是什么時候?(搶答)
生:星期天
師:地點?
生:福樓拜家(六層樓的一個單身公寓)
師:出場人物?
生:以福樓拜為中心,屠格涅夫、都德、左拉依次上場。
師:整篇文章描寫的就好像一個舞臺劇。舞臺就是哪里?
生:福樓拜家里。
師:而這些大作家們就象一個個演員一樣依次登場,在這里盡情展示自己的個性、性格。請看,這是我們書上的插圖,描繪了文中各位作家的風采。這里面描繪了五位作家,誰是作者莫泊桑?
生:后面站立者。
師:下面我給其余作家標上代號(按從右至左順序)a、b、c、d,給大家三分鐘時間,根據文中的描寫,找一找文中的作家各是誰?
學生說出各自答案,意見出現分歧。
師:大家意見有了分歧,應當從課文中尋找證明。
生:a是福樓拜,書上說福樓拜“做著大幅度的動作(就像他要飛起來似的),從這個人面前一步跨到那個人面前,帶動得他的衣褲鼓起來,像一條漁船上風帆”。而a的衣服就鼓了起來,如同風帆一樣。
生:“高盧式的大胡子”是什么樣子?
師:八字胡。
生:那a可能是屠格涅夫。
生:不可能,d是屠格涅夫。
師:為什么?
生:因為書上說屠格涅夫是“仰坐在沙發上”,所以d是屠格涅夫。
師:你觀察的很仔細,實際上從文中的描寫可以看出,雖然屠格涅夫和福樓拜是好朋友,但他們的個性是不同?他們的個性各是什么樣的?
讀第4節前兩句話。
生:屠格涅夫是個內向平靜的人。
師:為什么一件普通的事到了他的嘴里就帶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這說明了什么?
生:屠格涅夫也善于思考。
師:僅僅是善于思考嗎?
生:也善于觀察。
師:很好,福樓拜呢?
讀,第9節從開頭至“往往使人驚嘆不已”
生:他是個個性張揚,熱情外向的人。
師:他還以什么品質令人敬佩?
生:博學多識。
師:那么b和c是誰?
生:b是左拉。書上描寫他“腦門上豎立著很短的頭發”,“肥胖但很堅毅的臉的下半部覆蓋著修得很短的胡須”,這都符合畫上b的樣子。
師:在作者對左拉的描寫中,展現了他的哪些個性?
生:聰慧、堅強。
師:他的性格僅僅如此嗎?請大家注意,當他的話被別人打斷時,他有什么表現?
生:“不慌不忙地開始說話,聲音總是很平靜,句子也很溫和”。
師: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個性特點?
生:溫和。
師:那么c就是都德了。但是我們還是要從文中找出能證明我們觀點的語句。
生:“他的頭很小卻很漂亮,烏木色的濃密卷發從頭上一直披到肩上,與卷曲的胡須連成一片”,c是圖中胡須和頭發最長的。
師:對,還有什么地方?
讀第6節最后一句話。
生:他“舉止活躍,手勢生動,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文中他的手勢最大。
師:文中體現了他的什么個性特征?
生:活躍、好動。
師:還有什么?
讀第5節。
師:他為什么只用幾句話就能勾畫出某人的輪廓?
生:他也關于思考和觀察。
師:而他眼中的巴黎是什么樣的?
生:“貪圖享受、尋歡作樂”的。
師:可見他對于當時社會是什么態度?
生:痛恨。
生:厭惡。
師:我用一個成語概括——憤世嫉俗。都德的代表作《小東西》也就表現了一位破產商人的悲慘生活。
師:莫泊桑用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這幾位大作家的音容笑貌,仿佛一幅速寫畫。我想起丹納在《藝術哲學》一書說一位法國畫家畫一幅肖像畫要用四年時間,你用放大鏡一照,藍色的血管和毛孔都清晰可見。你們覺得誰的藝術價值更高?
生:那位畫家。
師:那么照這樣說,最好的藝術作品就是照相機,分辨率越高就越有價值?你們覺得畫家也好、作家也好,描繪人物時只需要表現人物的外貌、體型就可以了嗎?
生:莫泊桑的作品藝術價值更高,因為他還表現了人物的個性特征。
師:找出文中最能體現人物個性的語句。
生:屠格涅夫“但是不管什么事一經他的嘴講出來,就都帶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
生:都德“不用幾句話,就勾畫出某人滑稽的輪廓”。
師:這里作者的用詞也很有特色!皫拙湓挕焙汀拜喞敝g是什么關系?“輪廓”指什么?
生:簡單的線條組成的話。
師:所以只用幾句話就可以表達了。由此可見作者的用詞也怎么樣?
生:準確。
生:左拉“不慌不忙地開始說話聲音問題很平靜,句子也很溫和”!八念^像古代意大利版畫中人物的頭顱一樣,雖然不漂亮,卻表現出他的聰慧和堅強的性格”“但透著十分尖銳的探求的目光”。
師:對,左位個性溫和,但在關鍵時刻同樣也很堅強。在后來法國發生的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中,他挺身而出,在報紙上發表《我控訴》一文,痛斥反動政府。結果被判刑,被迫流亡英國,并在那里去世。
生:福樓拜“他時而激情滿懷,時而又義憤填膺,有時熱烈激動,有時雄辯過人”。
朗讀第9段。
師:這兩塊石頭碰撞在一起,比喻什么?
生: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
師:福樓拜的思想可以跨越幾個世紀,找到相似的事實或格言,可見他的確博學多識,從文中的描寫可以看出莫泊桑對他的老師有什么態度?
生:敬仰。
師:此處用了“迸發”一詞,和前文什么語句相呼應?
生:“兩塊同樣的石頭碰到一起”。
師:正如福樓拜所說的:“你所要說的事物,都只有一個詞來表達,只有一個動詞來表示它的行動,只有一個形容詞來形容它。因此就應該去尋找,直到發現這個詞。這個動詞和這個形容詞,而決不應滿足于‘差不多’ ……”
今天的作業就是描繪一位老師或同學,要學習文中的寫法,不僅寫出他的外貌特征,也要表現出他的個性特征來。周一我們請同學們讀一讀,看看大家能否猜出他所描寫的對象。
七年級語文教案《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篇6
教學目標 :
1、 能從人物的描寫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
2、 學會從人物性格中體會到高尚的人格
3、 了解在敘述、描寫中插入抒情、議論的寫法。
教學難點 :
1、
前面學生學到的是一個人物的描寫,對于群體人物的描寫較為陌生,因此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學會對群體人物的分析。
2、 知道應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進行描寫;
教學設計;
要體現新課標的理論,讓學生在合作與探究中思考問題。
教學步驟 :
一、 導入 課文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人物的描寫,知道可以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神態和心理活動的描寫刻畫人物的性格,今天我們來結識四位舉世聞名的大作家。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國文學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記錄在散文《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作者)
二、 檢查預習作業
1、同學們都已經預習過這篇課文了,這四位大作家都是誰呢?
生: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
2、(出示有關幾位作家簡介的投影片)幾位作家中我們最熟悉的是誰呀?為什么?你能給大家介紹這位作家嗎?
福樓拜(1821-1880),法國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 1-1883),俄國作家,代表作有《父與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國作家,短篇小說代表作是《最后一課》。
左拉(1840-1902),法國小說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三、整體感知課文
(指點投影片,簡介莫泊桑)莫泊桑(1850-1893),法國文學家,他是19世紀后半葉法國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創作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突出。他在創作上受福樓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響較大。莫泊桑與福樓拜交往甚密,因此寫下了這篇出色的散文
1、散文的特點是什么?
生:(齊答)形散而神不散。
教師:在這篇文章中,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沒有寫星期天在福樓拜家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沒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但是四位大作家的形象卻被刻畫得栩栩如生。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作者是如何刻畫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的。我們這節課重點解決兩個問題。
2、下面請同學來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考慮這幾位作家分別具有什么樣的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樣表現出來的?
。1)我們先來看主人——福樓拜(板書:福樓拜)“每到星期天,從中午一點到七點他一直都有客人來”,這說明什么問題呢?
回答:可見福樓拜朋友特別多,與他的交往都很密切。這也可以看出他在歐洲文壇上的地位很高。(意思對即可)
(2)刻畫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過對人物進行哪些描寫表現出來的呢?
回答: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和行動描寫。
。3)找一下描寫福樓拜肖像、語言、行動的語句。
回答:肖像描寫是“藍色的大眼睛”“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須”。語言描寫有“他的嗓音特別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盧士式的大胡須下面,吹響著一把軍號”!八梢杂靡痪浜苊髁撕苌羁痰脑捊Y束一場辯論;一次思想的飛躍縱觀幾個世紀,并從中找出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較。于是,就像兩塊同樣的石塊碰到一起一樣,一束啟蒙的火花從他的話語里迸發出來”。
。4)從對福樓拜的語言描寫中,可以看出福樓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博學善辯。(板書:博學善辯)
。5)找有關福樓拜動作描寫的語句。
“門鈴一響……他總是親自去開門!薄皾u漸地,人越來越多……這時只見福樓拜作著大方的動作(就像他要飛起來似的),從這個人面前一步跨到那個人面前,帶動得他內裙鼓起來,像一條漁船上的風帆!薄白詈,他的朋友們一個個地陸續走了。他分別送到前廳,最后再單獨和每個人講一小會兒,緊緊握握對方的手,再熱情地大笑著用手拍打幾下對方的肩頭……”
。6)福樓拜朋友這么多,可他是“分別送”、“單獨和每個人講”、“緊緊握握對方的手”、“再熱情地大笑著用手拍打幾下對方的肩頭”……這些短語說明什么呢?
把關鍵詞語通過重讀表現出來。
可見福樓拜是一個熱情好客、開朗豪放的人。(板書:熱情豪放)
。7)“第一個來到的往往是伊萬·屠格涅夫!笨梢娡栏衲蚺c福樓拜的關系怎么樣?他們深厚友誼的基礎是什么呢?哪些語句可以體現出這一點呢?
“他們相同的思想、哲學觀點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夢想;相同的文學主張、狂熱的理想和共同鑒賞能力與博學多識使他們兩個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見面,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感到一種與其說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說是心靈內在的歡樂。”
。8)找出作者對屠格涅夫的肖像、語言、動作的描寫。
肖像描寫的是“白的臉”。
語言描寫是“用一種輕弱并有點猶豫的聲調慢慢地講著;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經他的嘴講出,就那帶上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談話很少涉及日,嵤拢偸菄@著文學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還來一些外文書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譯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詩句。”
動作描寫是“仰坐在一個沙發上”。
。9)誰能用短語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博學多識。老年持重。(板書:博學多識 老年持重)
。10)剛才我看到大家把關于都德、左拉的肖像、語言、行動描寫的語句都在書上勾畫出來了,通過這些描寫你們看這是兩位具有什么思想性格特征的大作家呢?
都德活潑開朗,而且很幽默。
左拉不太愛說話,沉默寡言,但是堅毅聰慧。
教師總結:
這都不是一眼就能直接看出來的,因此作者的這種肖像描寫已不是純粹的客觀描寫,而是用議論來發表自己的主觀感受了,并把自己對左拉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純客觀的自然描寫就只能是“肥胖的臉,近視眼”,而在描寫中插入議論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點表現得更加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一點對我們同學作文也很有啟發。另外,為什么我們在讀完課文之后就能說出四位作家不同的性格特征呢?因為作者莫泊桑抓住了四位作家的不同特點,從肖像、語言、行動等方面進行了描寫,把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三、 知識的拓展
我們做一個小練習:四位作家的思想性格特征我們現在都已經掌握了,假設此時四位大作家正在談論著文學方面的事情,這時門鈴響了,來者不是別人,正是莫泊桑,請你抓住這四位作家的不同的性格特征來想像一下此時這四位作家會用什么樣的表情、語言和動作來迎接莫泊桑的到來呢?同學們討論一下。
七年級語文教案《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篇7
教學目標:
1、能從人物的描寫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學會從人物性格中體會到高尚的人格
3、了解在敘述、描寫中插入抒情、議論的寫法
教學重點:
1、學習本文人物描寫的方法。
2、積累詞語。
教學難點:
本文的組織材料和安排結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一、課前三分鐘
二、導入新課
講述故事《項鏈》,引出莫泊桑。(指點投影片,簡介莫泊桑)莫泊桑(1850—1893),法國文學家,他是19世紀后半葉法國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創作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突出。他在創作上受福樓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響較大。莫泊桑與福樓拜交往甚密,因此寫下了這篇出色的散文
三、話劇表演
星期天,是忙碌了一周的人們休息的日子,這一天,人們或者讀書睡覺,或者逛街游玩,或者走親訪友……你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今天,讓我們一起到法國大作家福樓拜家中,感受一下《福樓拜家的星期天》,請同學們欣賞幾位同學準備的“文學沙龍招聘會”
1、剛才出場的幾位大作家分別是誰?
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
2、幾位作家中我們最熟悉的是誰呀?為什么?你能給大家介紹這位作家嗎?
福樓拜(1821—1880),法國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1—1883),俄國作家,代表作有《父與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國作家,短篇小說代表作是《最后一課》。
左拉(1840—1902),法國小說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四、整體感知課文
1、散文的特點是什么?
形散而神不散。
教師:在這篇文章中,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沒有寫星期天在福樓拜家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沒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但是四位大作家的形象卻被刻畫得栩栩如生。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作者是如何刻畫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的。
2、下面請同學來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考慮這幾位作家分別具有什么樣的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樣表現出來的?
。1)我們先來看主人——福樓拜(板書:福樓拜)“每到星期天,從中午一點到七點他一直都有客人來”,這說明什么問題呢?
明確:可見福樓拜朋友特別多,與他的交往都很密切。這也可以看出他在歐洲文壇上的地位很高。
。2)刻畫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過對人物進行哪些描寫表現出來的呢?
明確: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和行動描寫。
。3)找一下描寫福樓拜肖像、語言、行動的語句。
明確:肖像描寫是“藍色的大眼睛”“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須”。語言描寫有“他的嗓音特別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盧士式的大胡須下面,吹響著一把軍號”。“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話結束一場辯論;一次思想的飛躍縱觀幾個世紀,并從中找出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較。于是,就像兩塊同樣的石塊碰到一起一樣,一束啟蒙的火花從他的話語里迸發出來”。
。4)從對福樓拜的語言描寫中,可以看出福樓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博學善辯。
。5)找有關福樓拜動作描寫的語句。
“門鈴一響……他總是親自去開門!薄皾u漸地,人越來越多……這時只見福樓拜作著大方的動作(就像他要飛起來似的),從這個人面前一步跨到那個人面前,帶動得他內裙鼓起來,像一條漁船上的風帆!薄白詈,他的朋友們一個個地陸續走了。他分別送到前廳,最后再單獨和每個人講一小會兒,緊緊握握對方的手,再熱情地大笑著用手拍打幾下對方的肩頭……”
。6)福樓拜朋友這么多,可他是“分別送”、“單獨和每個人講”、“緊緊握握對方的手”、“再熱情地大笑著用手拍打幾下對方的肩頭”……這些短語說明什么呢?
可見福樓拜是一個熱情好客、開朗豪放的人。
。7)“第一個來到的往往是伊萬·屠格涅夫。”可見屠格涅夫與福樓拜的關系怎么樣?他們深厚友誼的基礎是什么呢?哪些語句可以體現出這一點呢?
“他們相同的思想、哲學觀點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夢想;相同的文學主張、狂熱的理想和共同鑒賞能力與博學多識使他們兩個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見面,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感到一種與其說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說是心靈內在的歡樂!
。8)找出作者對屠格涅夫的肖像、語言、動作的描寫。
肖像描寫的是“白的臉”。
語言描寫是“用一種輕弱并有點猶豫的聲調慢慢地講著;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經他的嘴講出,就那帶上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談話很少涉及日,嵤,總是圍繞著文學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還來一些外文書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譯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詩句!
動作描寫是“仰坐在一個沙發上”。
。9)誰能用短語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博學多識。老年持重。
(10)剛才我看到大家把關于都德、左拉的肖像、語言、行動描寫的語句都在書上勾畫出來了,通過這些描寫你們看這是兩位具有什么思想性格特征的大作家呢?
都德活潑開朗,而且很幽默。
左拉不太愛說話,沉默寡言,但是堅毅聰慧。
五、教師總結
這都不是一眼就能直接看出來的,因此作者的這種肖像描寫已不是純粹的客觀描寫,而是用議論來發表自己的主觀感受了,并把自己對左拉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純客觀的自然描寫就只能是“肥胖的臉,近視眼”,而在描寫中插入議論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點表現得更加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一點對我們同學作文也很有啟發。另外,為什么我們在讀完課文之后就能說出四位作家不同的性格特征呢?因為作者莫泊桑抓住了四位作家的不同特點,從肖像、語言、行動等方面進行了描寫,把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六、知識的拓展
我們做一個小練習:四位作家的思想性格特征我們現在都已經掌握了,假設此時我們班四位同學正在談論著文學方面的事情,這時門鈴響了,來者不是別人,正是莫泊桑,請你抓住這四位同學的不同的性格特征來想像一下此時這四位同學會用什么樣的表情、語言和動作來迎接莫泊桑的到來呢?同學們討論一下。
七、作業設計
1、抄寫生字詞
2、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第一題
七年級語文教案《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篇8
教學目標:
1. 查字典,看注釋,讀準每個字的音,掌握重點詞語。
2. 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 學習本文抓住特征運用語言、行動、外貌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寫法,敘述詳略得當。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學習運用外貌、語言、行動描寫人物性格的寫法。 課前準備 :
查字典,看注釋,熟讀課文;查找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莫泊桑的有關資料,了解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是什么?
教學課時:一課時
一. 整體感悟
1.導入
星期天,忙碌了一天的人們休息的日子,這一天,人們或者讀書睡覺,或者逛街游游玩,或者走親訪友……你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今天讓我們一起到法國大作家福樓拜家中,感受以下《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2.師生共同讀課文,老師正字正音。
記住下列生字的讀音 鑒(jiàn)賞 白晳(xī) 捋(lǚ) 腳踝(huái) 面龐(páng) 荒謬(miù) 迸(bèng)發 滑稽(jī) 義憤填膺(yīng)
3.學生帶著下列問題自由讀課文。
a.說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b.核心人物是誰?依次出場的是誰?出場的標志性詞語是那些?
c.簡要概括本文內容。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探究,討論明確:
a. 時間——星期天;地點——福樓拜家,六層樓的一個單身宿舍。
b. 核心人物是福樓拜。依次出場的是——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出場的標志性詞語是——第一個,過了一會兒,接著,漸漸地(學生在書上標記出)
c.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客人們都會到這里來聚會。課文著重寫了四位作家相會時的言語、行動,展現了每個人的性格特點。
屠格涅夫——睿智、深沉、平和、不乏激情蕩漾。
都德——機智、善談、舉止活躍、性情活潑。
左拉——樸實、固執、聰慧、堅強、沉默寡言。
二. 研
讀與賞析
1.福樓拜家每到星期天從中午一點到下午七點,一直都有客人來。以至與新來的人只好到餐廳里去。是什么原因吸引著眾多的客人前往呢?找出原句讀一讀,并說說那些詞語用得
好。
全班討論明確:
好客:表現在——一…就…;總是親自去開門;他分別送到前庭;單獨講一會兒話;緊緊握住對方的手;再熱情地大笑著用手拍打幾下對方的肩頭。
博學:第九自然段;…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話結束一場辯論…;…就像兩塊同樣的石頭碰到一起一樣,一束啟蒙的火花從他的話語里迸發出來。
正因為主人熱情好客,所以客人們愿意來,更因為主人公博學睿智,“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客人們怎會失去這汲取精神食糧的絕好機會呢?
作者是怎樣描寫其他三位作家的呢?這些描寫又分別表現了他們什么樣的性格特征?你知道他們有那些作品嗎?
2. 學生在書上勾畫出刻畫這些作家的語言、行動、外貌描寫的句子,讀一讀,并總結初步其性格特征。
A、福樓拜:
外貌: 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子,藍色的大眼睛
語言:聲音洪亮、雄辯過人、思想飛躍。
動作:把紅紗毯蓋在桌上、開門、擁抱、送、談話、握手、拍肩。
性格:熱情奔放、容易激動、和謁可親、博學睿智。
代表作品《包法利夫人》
B、屠格涅夫
外貌:白晳的臉。
語言:輕輕的聲調、慢慢地講、流利地翻譯詩句、有魅力。
動作:仰坐在沙發上。
性格:懷有狂熱的理想,醉心文學事業,博學多識。
代表作品:《前夜》、《父與子》
C 、都德
外貌:頭小、卷發、卷曲的胡須、眼睛瞇縫、近視。
語言:只用幾句話勾畫出某人的輪廓、獨特的有南方風味和吸引人的諷刺口吻。 動作:用手捋胡子尖、舉止活躍、手勢手動。
性格:生性活潑、健談、厭惡腐朽的生活方式。
代表作品:《最后一課》
D、左拉
外貌:中等身材、發胖、樸實固執的臉龐、頭顱不漂亮、發達的腦門、豎立著短發、直挺挺的鼻子、很短的胡須、黑色的眼睛近視
語言:很少講話,不時發出幾聲,不慌不忙的討論,聲音平靜、句子溫和。
動作:爬六層樓,累得直喘,歪在沙發上,尋找談話氣氛,壓著一條腿,抓腳踝,聽大家講。 性格:溫和、寡言、堅毅、聰慧。
代表:《小酒店》、《萌芽》、《娜娜》等。
三. 文章思路:
福樓拜家
福樓拜 屠格涅夫
都德 描 外貌 表現人征 特 寫 語言 行動 的星期天
(聚)
(抓住人物特點) 左拉
四. 體驗與反思
1. 作者莫泊桑的文學導師是福樓拜,莫泊桑以其《羊脂球》聞名于世。假設在這
個星期天里,四位文學巨匠都在,這時莫泊桑來了,四人會談些什么?表情如何?莫泊桑又會說什么?他會有什么表情?
2. 延伸作業:
將上文整理在作業本上,識記“讀一讀,寫一寫”的內容。
課外閱讀五位作家的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下節課交流。
七年級語文教案《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篇9
十四、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了解在敘述、描寫中插入抒情、議論的寫法,學會從人物性格中體會到高尚的人格。品味語言。
能力目標:能從人物的描寫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感目標:學習人物的高尚人格。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
教學難點 :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進行描寫。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方法:自讀、探究、練筆結合。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導入 課文
1、我們欣賞了貝多芬的音樂,了解了他對生活的態度,今天我們來結識四位舉世聞名的大作家。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國文學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記錄在散文《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作者)
2、出示有關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幾位作家簡介的投影片)幾位作家中我們最熟悉的是誰呀?為什么?你能給大家介紹這位作家嗎?
福樓拜(1821-1880),法國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 1-1883),俄國作家,代表作有《父與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國作家,短篇小說代表作是《最后一課》。
左拉(1840-1902),法國小說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3、簡介莫泊桑
莫泊桑(1850-1893),法國文學家,他是19世紀后半葉法國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創作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突出。他在創作上受福樓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響較大。莫泊桑與福樓拜交往甚密,因此寫下了這篇出色的散文。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朗讀課文,識記詞語
博學多識 一拍即合 尋歡作樂 忘乎所以 義憤填膺
補充詞語:魁梧 簡陋 魅力 局促 白皙 捋胡子 腳踝 荒謬 滑稽2
2、同學反復朗讀
三、分析人物
教師:在這篇文章中,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沒有寫星期天在福樓拜家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沒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但是四位大作家的形象卻被刻畫得栩栩如生。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作者是如何刻畫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的。我們這節課重點解決兩個問題。
1、下面請同學來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考慮這幾位作家分別具有什么樣的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樣表現出來的?
同學回答,相互補充,明確:
。1)我們先來看主人——福樓拜(板書:福樓拜)“每到星期天,從中午一點到七點他一直都有客人來”,這說明福樓拜朋友特別多,與他的交往都很密切。這也可以看出他在歐洲文壇上的地位很高。(意思對即可)
(2)刻畫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過對人物進行哪些描寫表現出來的呢?
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和行動描寫。
。3)找一下描寫福樓拜肖像、語言、行動的語句,說說他是怎樣一個人?
肖像描寫是“藍色的大眼睛”“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須”。
語言描寫有“他的嗓音特別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盧士式的大胡須下面,吹響著一把軍號”。“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話結束一場辯論;一次思想的飛躍縱觀幾個世紀,并從中找出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較。于是,就像兩塊同樣的石塊碰到一起一樣,一束啟蒙的火花從他的話語里迸發出來”。
可以看出福樓拜是一個博學善辯的人
動作描寫的語句。 “門鈴一響……他總是親自去開門!薄皾u漸地,人越來越多……這時只見福樓拜作著大方的動作(就像他要飛起來似的),從這個人面前一步跨到那個人面前,帶動得他內裙鼓起來,像一條漁船上的風帆!薄白詈,他的朋友們一個個地陸續走了。他分別送到前廳,最后再單獨和每個人講一小會兒,緊緊握握對方的手,再熱情地大笑著用手拍打幾下對方的肩頭……” 可見福樓拜是一個熱情好客、開朗豪放的人。
2、同學討論屠格涅夫、都德、左拉是什么樣的人?
“第一個來到的往往是伊萬·屠格涅夫!笨梢娡栏衲蚺c福樓拜的關系怎么樣?他們深厚友誼的基礎是什么呢?哪些語句可以體現出這一點呢?
“他們相同的思想、哲學觀點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夢想;相同的文學主張、狂熱的理想和共同鑒賞能力與博學多識使他們兩個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見面,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感到一種與其說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說是心靈內在的歡樂。”
找出作者對屠格涅夫的肖像、語言、動作的描寫。
肖像描寫的是“白的臉”。
語言描寫是“用一種輕弱并有點猶豫的聲調慢慢地講著;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經他的嘴講出,就那帶上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談話很少涉及日,嵤,總是圍繞著文學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還來一些外文書籍,并非常 流利地翻譯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詩句!
動作描寫是“仰坐在一個沙發上”。
用短語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博學多識。老年持重。
都德活潑開朗,而且很幽默。
左拉不太愛說話,沉默寡言,但是堅毅聰慧。
教師總結: 這都不是一眼就能直接看出來的,因此作者的這種肖像描寫已不是純粹的客觀描寫,而是用議論來發表自己的主觀感受了,并把自己對左拉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純客觀的自然描寫就只能是“肥胖的臉,近視眼”,而在描寫中插入議論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點表現得更加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一點對我們同學作文也很有啟發。另外,為什么我們在讀完課文之后就能說出四位作家不同的性格特征呢?因為作者莫泊桑抓住了四位作家的不同特點,從肖像、語言、行動等方面進行了描寫,把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三、 精華積累
請同學找出你認為最美的地方,記下來。
四、作業 ——知識的拓展:
我們做一個小練習:四位作家的思想性格特征我們現在都已經掌握了,假設此時四位大作家正在談論著文學方面的事情,這時門鈴響了,來者不是別人,正是莫泊桑,請你抓住這四位作家的不同的性格特征來想像一下此時這四位作家會用什么樣的表情、語言和動作來迎接莫泊桑的到來呢?同學們討論一下。
寫一小段人物群像描寫。2—3人,不少于200字。
板書設計 福樓拜————博學善辯、開朗豪放
屠格涅夫———博學多識。老年持重。
都德活潑開朗,而且很幽默。
左拉不太愛說話,沉默寡言,但是堅毅聰慧
設計說明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內容極淺顯的散文。這篇文章的突出特點就是精彩的人物描寫。作者抓住四位作家的肖像、性格上的特點,各有側重地描寫他們的肖像、行動和語言,極形象地展現了人物的性格特點。文章語言準確而生動,于敘述描寫中插入適當的抒情議論,是散文中的典范之作。所以,在教學時,找好讀寫結合點,引導學生反復品味,仔細揣摩,比較異同,豐富積累,以使學生掌握文中人物描寫的方法。因此,教學時設計了整體感知—精細閱讀—美點追尋—語言積累—拓展遷移等環節,加強讀寫整合,提高讀寫效率。前兩個環節是學生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后,通過自主學習追求獨特體驗的過程。第三個環節是要引導學生在獨立閱讀的基礎上合作探究、共同探討、答疑解難、品味賞析,主要探討作者如何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刻畫人物的鮮明特點,故將重點放在品味語言上,讓學生讀出自己的個性來。之后,采用反復吟詠、熟讀成誦的方式,再讀文本實現語言積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后,教師和學生當堂習作,共同交流,互相點評。課堂上,教師是這個學習活動的設計者、策劃者和參與者,也是組織者和引導者,他在學生與文本間搭建了一座橋梁,讓他們自己去交流、去溝通,使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強化了讀寫能力,完成了語文素養的協調發展。
七年級語文教案《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篇10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閱讀訓練
陽新縣實驗中學 郭西合
漸漸地,人越來越多,擠滿了小客廳。新來的人只好到餐廳里去。這時只見福樓拜做著大幅度的動作(就像他要飛起來似的),從這個人面前一步跨到那個人面前,帶動得他的衣褲鼓起來,像一條漁船上的風帆。他時而激情滿懷,時而義憤填膺;有時熱烈激動,有時雄辯過人。他激動起來未免逗人發笑,但激動后和藹可親的樣子又使人心情愉快;尤其是他那驚人的記憶力和超人的博學多識往往使人驚嘆不已。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話結束一場辯論。思想一下子飛躍過縱觀幾個世紀,并從中找出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較。于是,就像兩塊同樣的石頭碰到一起一樣,一束啟蒙的火花從他的話語里迸發出來。
1、 用自己的話概括本語段的主要內容。
2、 本語段刻畫人物的主要方法是 、 。
3、 在運用語言的準確和精煉上,福樓拜教導莫泊桑說:“我們無論描寫什么事物,要說明它,只有一個名詞;要表示它的行為,只有一個動詞;要區別它的性質,只有一個形容詞。我們必須不斷地推敲,直到獲得這個名詞、動詞、形容詞為止。不能老是滿足于差不多,不能逃避困難,用類似的語句去敷衍了事。”試從本語段中找出這樣的一個動詞,以驗證福樓拜對莫泊桑創作的影響。
4、 文中劃線的句子使用了 修辭手法,它是將“ ”說成是兩塊同樣的石頭碰到一起一樣迸發出一束啟蒙的火花的。從這一形象的描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福樓拜 的性格特征,讓人深受啟迪。
參考答案:
1、福樓拜的激情講演或者辯論2、動作、神情。3、一個“跨”字,形象地表明了福樓拜動作移動之快,很好地表達了他奔放熱情的性格特點。4、比喻,找出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較,思想活躍、博學多識。
七年級語文教案《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篇11
閱讀語段,回答問題。他中等身材,微微發胖,一副樸實但很固執的面龐。他的頭十分像古時意大利版畫中人物的頭顱一樣,雖然不漂亮,但表現出他的聰慧和堅強性格。在他那很發達的前額上豎立著很短的頭發,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長滿濃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斷了。這張肥胖但很堅毅的臉的下半部都覆蓋著修得很短的胡須,黑色的眼睛雖然近視,但十分尖銳,透著探求的目光。他微笑時總使人感到有點嘲諷之感,他那很特別的唇溝使上唇高高地翹起,又顯得十分滑稽。1.請填寫好這段文字對人物形象刻畫的順序面龐—— —— ——鼻子—— —— ——唇溝2.這段文字在描寫肖像的同時,還點出了人物的性格特點,請在選段中用橫線標出來。3.這段文字從寫作順序看,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a.從上而下,先整體后局部b.從大到小,從局部到整體c.從上到下,先總說后分說d.從大到小,先分說后總說4.這段肖像描寫,在文字使用上有什么特點?參考答案:1.頭 頭發 胡須 眼睛2.樸實 固執 聰慧 堅強 堅毅 滑稽3.a
4.比喻句、形容詞多從反面去說(如“雖然不漂亮”),想像豐富生動。
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問題。老鞋匠 在一個墻角上有個鞋攤兒,一位老頭兒坐在“馬扎兒”上,在為過往的行人和附近住戶們修補鞋。 他的攤兒上,接著一些不起眼的東西,小釘子、碎皮子、前掌、后掌、鞋油、膠水。還有廢舊的自行車、汽車的外帶和內胎…… 他使用的家什,也是頂普通的工具,切刀、錐子、磨石、剪子、鐵錘和釘子…… 老頭兒長年坐在十字路口的墻角邊,好使東南西北的行人都能看到他。他整天不閑地為人修補鞋子。 他的背后,就是一家店鋪小貨倉的窗子,窗子向南,窗子上擺滿了花盆兒。花盆里的花兒長得十分茂實,可說不上有什么名貴的。天門冬、金絲荷葉、榨漿草,還有一盆玻璃翠…… 因為是小貨倉,兩扇玻璃窗幾乎終年都不打開,所以這幾盆花都伸長脖子,夠著,夠著地爭取陽光。因此,無冬歷夏地開著……它就自然成了老補鞋匠的背景,因為,老頭兒也是無冬歷夏在補鞋…… 攤子上沒有字號,也沒有人知道老鞋匠的名字。來修補鞋子的人只是順口叫他一聲老師傅罷了。墻上貼著一張紙條兒,上邊寫著:“快修,當時可取! 不停地來人,坐在小凳上,等他把鞋子修好,就好上路。有戰士,有工人,也有農民,還有學生們…… 鞋有各式各樣的,更多的是塑料底的。有的人因為鞋跟磨偏了,有的人鞋子開線了,有的鞋幫裂口子了,有的人因為鞋跟掉了,還有那愛惜新鞋的,沒穿就拿來釘掌了,還有那矮個子姑娘拿著半高跟鞋來要求老鞋匠再把跟兒加上半寸…… 人們把剛修好的鞋子,重新穿在腳上,站起身來,抖擻精神,覺得比以前輕快多了。 有的人,接過鞋匠手里的鞋子穿上,在地上輕輕跺了兩下,既合腳,又稱心,付了款,說聲謝謝,便踏步走在路上了。 這個老頭兒,曾經托人寫“快修”字條兒,他是為了人們方便,因為人都要走路,穿著鞋的腳才能走得遠些快些。老頭兒,他大概為了怕人等得心急,才告訴人們,他這鞋攤,能夠當時可以修得,馬上穿起,立即繼續走路?墒,他知道不知道,鞋子修得稱心,走路的人,加快速度,要節省多少時間、多做多少事呢! 我重新看了這補鞋匠一眼,又向玻璃窗子里面不謝的花兒看了一眼,感到,他不只是個修補鞋子的人,他倒是一個為人們修補了流去時間漏洞的人。 1.文中所敘述的這個修鞋攤,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第2段和第3段所列舉的都是修鞋必備的材料和工具,作者這樣寫的意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哪些內容體現了作者這一意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結尾“我重新看了這補鞋匠一眼”,“又向玻璃窗子里面不謝的花兒看了一眼”,這兩眼之間有何關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何理解“他倒是一個為人們修補了流去時間漏洞的人”這句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修得快;修得稱心 2.鞋攤普通,修鞋工作平凡。文中還有老鞋匠背后窗臺上的那些并不名貴的花,也是再普通不過的了! 3.花無冬歷夏地開著,老鞋匠也是無冬歷夏在補鞋,長年不謝的花兒是整日不閑地為人修補鞋子的老鞋匠的寫照。
4.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補鞋匠深深的敬意。補鞋匠鞋修得快,為人們節省了時間;補鞋匠鞋修得好,使人們更充分利用時間。作者借此稱贊老補鞋匠是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人。
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問題。 主席也舉起手來,舉起他那頂深灰色的盔式帽。舉得很慢很慢,像是在舉一件十分沉重的東西,一點一點的,一點一點的,等到舉過頭頂,忽然用力一揮,便停在空中,一動不動了。主席這個動作給全體在場的人以極其深刻的印象。這位是表明了一種思索的過程,作出了果斷的決定。主席完全明白當時人們的心情,而用自己的動作把這種心情表達出來。這是一個特定的歷史性的動作,概括了歷史轉折時期領袖、同志、戰友和廣大革命群眾之間的無間的親密,他們的無比的決心和無上的英勇。 請感謝我們的攝影師吧,他為人們留下了這剎那間的永久的形象,這無比鮮明的歷史的記錄!1.把第一段文字按表達方式的不同用則“‖”劃分層次,并說明各層次的表達方式是什么。第二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段對毛主席“揮手”這一細節的描寫有著豐富而深刻的含意,下列選項中最恰當的一項是( ) a.表現了領袖和群眾之間依依不舍的深情 b.表現了領袖和群眾之間的親密無間的團結和深厚的無產階級情誼 c.表現了毛主席在歷史轉折的嚴重時刻從容不迫、胸有成竹的精神風貌,以及為國為民而置個人安危于不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大無畏精神 d.表現了毛主席既要為革命而深入“虎穴”同敵人斗爭,又擔心延安危險的矛盾心倩3.文中畫橫線語句的表達方式是什么?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一段末句中的“無間”、“無比”、“無上”三個修飾語都用得非常好,清說說這三個詞分別修飾的對象是什么,為什么用得好。無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無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劃分在“這是一個特定的歷史性的動作”之前。第一層的表達方式是描寫,第二層的表達方式是議論。第二段文字以抒情的表達方式熱情贊美毛主席的偉大品格,使描寫、議論和抒情相結合,不僅深化了主題,也增加了場面描寫的濃郁的抒情色彩。 2.c 3.議論。畫龍點睛,揭示了毛主席“揮手”的深刻歷史意義。
4.“無間”修飾“親密”,具體寫出了“親密到沒有距離的程度”。“無比”修飾“決心”,寫出“決心非常之大,大到沒有誰能比得上的程度”!盁o上”修飾“英勇”,寫出“非常英勇,達到了最高程度”。主席揮手動作的深刻含意主要是通過這些修飾語對中心語加以強調,才得以充分顯示的。
閱讀下列文段,回答問題。盲人挑燈 ①一個漆黑的夜晚,一個苦行僧走到一個荒僻的村落中,他看見有一盞昏黃的燈正在巷道的深處靜靜地亮過來。 ②身旁的一位村民說:“孫瞎子過來了。”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個雙目失明的人,挑一盞燈籠豈不可笑?僧人于是問:“敢問施主,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見,那你為何挑一盞燈籠呢?”盲人說:“現在是黑夜嗎?我聽說黑夜里如果沒有燈光的映照,那么滿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樣是盲人。所以,我就點燃了一盞燈! ③僧人若有所悟地說:“原來您是為別人照明呀!”但那盲人卻說:“不,我是為自己!” ④“為你自己?”僧人又愣住了。 ⑤盲人問僧人:“你是否因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過?”不等對方回答,接著又說:“我就沒有。雖說我是盲人,但我挑了這盞燈籠,既為別人照亮了路,也讓別人看到了我而不會碰撞了我! 1.首段文中三個“一個”,各記敘了什么重點?作用是什么? 第一個“一個”強調了特定的 下的 是 ;第二個“一個”指明了 ;第三個“一個”強調了特定 下的 。這樣寫的作用是: 2.第②段展現了三種不同身分的人,分別是 、 、 ,是通過 、 和 來表現的。這樣寫的好處是:既敘清了 ,又昭示了一個深邃的哲理——盲人挑燈是為了 。 3.第②段中盲人說:“我聽說黑夜里如果沒有燈光的映照,那么滿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樣是盲人!睂@句話你怎樣理解? 4.第③段中,僧人肯定盲人挑燈“是為別人照明”,盲人為何要加以否定,這樣寫的好處是 5.從第⑤段盲人的自問自答中,談了自己的人生體驗是: 得出這一體驗的原因是:“ ”(引用文中原句回答)。 6.這篇短文從結構上來講,分為幾部分較為合理?請各用一個短語(四個字)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 參考答案: 1.環境,時間,漆黑的夜晚;人物;環境;地點。作用:營造出氛圍,在此背景襯墊下展現人與事。 2.村民 苦行僧 盲人,說,問,答。事由,在暗夜中行走的亮眼人。 3.說明盲人盡管眼盲,但心中卻亮著一盞不滅的燈。 4.這樣寫,是為了造成一種反差,制造了懸念,更引人入勝。 5.有時與人方便,就是方便自己(諸如此類)“沒有在夜行中被人碰撞過”“我挑了這盞燈,既為別人照亮了路,也讓別人看到了我而不會碰撞了我!
6.三個部分:第一部分——①自然段:交代環境;第二部分——②自然段:敘清事由;第三部分——③、④、⑤自然段:深化中心。
七年級語文教案《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篇12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掌握生字、重點詞語。
2.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本文抓住特征運用語言、行動、外貌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寫法,以把握人物性格特點。
4.了解在敘述、描寫中插入抒情、議論的寫法。敘述詳略得當。
5.從人物性格中體會到高尚的人格。感受當時歐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淵博的知識、寬廣的胸懷、謙遜的品質和出色的談話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學會對群體人物的分析,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寫人的描寫方法。
2.比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寫方法,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進行描寫。
【教學設想】
1.指導思想:要體現新課標的理論,讓學生在合作與探究中思考問題。
2.教法設計:自學引導法
3.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1.有人說過:“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蓖瑯拥,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我們在刻畫人物形象的時候,要表現出他們的不同之處,就必須抓住他們的特點。不少作家善于抓住人物的特點描寫人物,使人物形象活靈活現。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法國作家莫泊桑刻畫人物的一篇文章:《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2.莫泊桑(1850—1893),法國作家。他的舅父和母親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樓拜做他的文學導師。1880年,莫泊桑以其《羊脂球》聞名于世有中短篇小說約300篇,長篇小說6部,游記3部,以及許多關于文學和時政的評論文章。
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有“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摹寫人情世態,充分顯示出他的社會風俗畫家的才能。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尾都有獨到之處。文字簡潔、質樸。
3.有一次福樓拜讓莫泊桑寫一百篇有關牛的散文。莫泊桑覺得很為難,福樓拜啟發他——拉著重物上坡的牛、拉著空車下坡的牛、吃飽的牛、挨餓的牛、被陽光暴曬的牛、被鞭打的牛、休息的!加兄煌纳駪B、動作,你如果仔細觀察到了這些內容,把它們記錄下來,那么寫一百篇文章應當是不成問題的。實際上,福樓拜是讓莫泊桑去觀察,而不僅僅停留在看上!翱础焙汀坝^察”是不同的。正是在福樓拜的指導下,莫泊桑努力去觀察生活,終于成為了一位著名小說家。
二、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字詞練習
魁梧kuí魅力mèi一拍即合jí白皙xī輪廓kuò義憤填膺yīng滑稽jī
腳踝huái荒謬miù圍繞rào固執zhí捋著luō迸bìng發
空前絕后博學多識尋歡作樂忘乎所以不約而同
2.全文好像是一出舞臺劇。
時間:星期天。地點:福樓拜家,六層樓的一個單身宿舍。
人物:以福樓拜為核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個登場。
主要內容:每個人物的肖像、語言、行動,人物之間的交流。
全文結構好像是舞臺劇的結構。
3.時間順序
“第一個來到的往往是伊萬·屠格涅夫”,先寫屠格涅夫。“過了一會兒,都德也來了”,再寫都德。“接著來的是左拉”,再寫左拉。“漸漸地,人越來越多”,下邊重點寫福樓拜。
“第一個”“過了一會兒”“接著”“漸漸地”,都是語言標志,閱讀中要格外注意。
福樓拜(1821—1880),法國作家!栋ɡ蛉恕贰ⅰ肚楦薪逃贰
肖像: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子,藍色的大眼睛。
語言:他的聲音特別洪亮,仿佛吹響一把軍號。有時雄辯過人。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話結束一場辯論。他的思想一下子飛躍過幾個世紀,并從中找出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較。于是迸發出啟蒙的火花。
行動:門鈴一響,立刻把紅紗毯蓋在辦公桌上。親自去開門。像親兄弟一樣擁抱屠格涅夫。從這個人面前走到那個人面前。把客人一個個地送到前廳,談話、握手、拍肩
性格:熱情奔放,容易激動,和藹可親,博學睿智。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國作家!东C人日記》《羅亭》《前夜》《父與子》
肖像:白皙的臉。
語言:用一種輕輕的并有點猶豫的聲調慢慢地講。講無論什么事都帶上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談話很少涉及瑣事,總是圍繞著文學史方面的事件。非常流利地翻譯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詩句。
行動:仰坐在一個沙發上。
性格:懷有狂熱的理想,醉心文學事業,博學多識。
都德:法國作家。短篇《最后一課》《柏林之圍》,長篇《小東西》
肖像:他的頭很小卻很漂亮,烏木色的濃密卷發從頭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須連成一片。他的眼睛像切開的長縫,瞇縫著,卻從中射出一道墨一樣的黑光。也許是由于過度近視,他的眼光有時很模糊。
語言:一來就談巴黎的事情,講敘著這個貪圖享受、尋歡作樂并十分活躍和愉快的巴黎。只用幾句話,就勾畫出某人滑稽的輪廓。他用他那獨特的、具有南方風味和吸引人的諷刺口吻談論著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行動:他習慣用手捋著自己的胡子尖。他舉止活躍,手勢生動,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性格:生性活躍,健談,厭惡腐朽的生活方式。
左拉(1840—1902),法國作家。創作了由20部長篇小說組成的《盧貢·馬卡爾家族》,其中重要的有《小酒店》《娜娜》《萌芽》等。
肖像:中等身材,微微發胖。有一副樸實但很固執的面龐。他的頭顱不漂亮,但表現出聰慧和堅強的性格。他那很發達的腦門上豎立著很短的頭發,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長滿濃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斷了。這張肥胖但很堅毅的臉的下半部都覆蓋著修得很短的胡須,黑色的眼睛雖然近視,但透著十分尖銳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微笑總使人感到帶點嘲諷,他那很特別的唇溝使上唇高高地翹起,又顯得十分滑稽和戲謔。
語言:很少講話。發出幾聲:“可是……可是……”當福樓拜的激情沖動過去之后,他就又不慌不忙地開始討論,聲音總是很平靜,句子也很溫和。
行動:爬六層樓,累得呼呼直喘。一進來就歪在一個沙發上。開始從大家的臉上尋找談話的氣氛和觀察每人的精神狀態?偸峭嶙,壓著一條腿,用手抓著自己的腳踝,很細心地聽大家講。
性格:溫和,寡言,堅毅,聰慧。
4.作者在敘述和描寫中間,插入一些抒情和議論的作用:
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讀者更深刻地認識這四位作家。例如,對屠格涅夫與福樓拜的會面,作者議論說:“……兩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見面,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感到一種與其說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說是心靈內在的歡樂!边@里的議論告訴讀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樓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學觀點,共同的趣味、生活和夢想,相同的文學主張、狂熱的理想,共同的鑒賞能力與博學多識,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靈內在的歡樂”,使讀者對兩位大作家之間的關系有更深刻的認識。
5.描寫的準確而生動的詞語或句子。
“就像兩塊同樣的石頭碰到一起一樣,一束啟蒙的火花從他的話語里迸發出來!睉撜f,“迸發”一詞用得準確而生動。兩塊石頭撞擊在一起,發出了火花,用“迸發”最好。
“他只用幾句話,就勾畫出某人滑稽的輪廓”!肮串嫛迸c“輪廓”,搭配得好。“只用幾句話”與“勾畫”也前后一致。
三、課堂小結
1.本文作者抓住了四位大作家的性格特征來進行描寫,今后我們在作文中,一定要學習本文的寫法來刻畫人物。另外,平時我們還要注意留心觀察人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表現,各有側重地來進行描寫。這樣,你筆下的人物肯定會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2.拓展延伸:
(1)出示莫泊桑頭像,學生試用在記敘、描寫中插入議論、抒情的寫法對莫泊桑作一下肖像描寫。
。2)學習本文寫法,寫出三位同學(或好友)的不同個性特點。
要求:①從外貌(肖像)、語言、行動三方面來寫。②不少于400字。
。3)課外閱讀這幾位作家的作品。
【課后反思】
七年級語文教案《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篇13
教學目標 :
1、整體把握課文,把握四位作家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點
2、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讓學生仔細描摹,比較幾個人物的不同寫法
3、學習本文行文順序、材料剪裁方面的特點
4、課文語言豐富,讓學生細細品味,注意積累
重點: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難點:通過人物的肖像、動作、語言的描寫,歸納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二、讓學生交流查閱有關作者及四位作家的資料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正音:
魅mèi 皙xī 捋luō 踝huái
謬miù 顱lú 膺yīng 瑣suǒ
2.朗讀課文
四整體把握課文
主旨:這篇文章描寫了福樓拜等四位作家在星期天聚會的場面,表現了他們對事業的執著的追求、博學多識的才干及深厚的友誼。
五、問題研討
1、熟讀課文,分別概括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的肖像、語言、行動和性格的特點,并用表格說明。
人物
肖像
語言
動作
性格
福樓拜
屠格涅夫
都德
左拉
2、讓學生揣摩課文中人物描寫的句子,比較幾個人物不同的寫法。
作者善于抓住四位作家的性格上的特點,各有側重地描寫他們的肖像、行動和語言。哪個作家在哪一方面最有特點,就著重寫哪一方面。
左拉:最詳細具體
都德:較詳細 形成鮮明對比
肖像描寫 福樓拜:略寫
屠格涅夫:一句話,最簡略
1、沒有具體鋪開寫,只是概述了他們的說話內容
語言描寫 2、描繪了談話的聲調儀態
3、對口才也做了一些評論
福樓拜:全文中心人物,詳寫
左拉:坐相比較特殊,也較詳細
動作描寫 都德:略寫
屠格涅夫:一句話
寫作家的肖像、語言、動作,又是為了表現他的性格特點。
3、本文寫了四位作家,作者是怎樣組織材料、安排結構的?
a、按時間順序來寫:
第一個 屠格涅夫
過了一會 都德 注意語言標志
接著 左拉
漸漸地 人越來越多
b、像舞臺劇結構
時間:星期天
地點:福樓拜家(六層樓的一個單身宿舍)
人物:福樓拜為核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個登場
主要內容:每個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
人物之間的交流
4、描寫中間,插入一些抒情和議論,有什么作用?
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讀者更深刻地認識這四位作家。
如:第3小結的議論,使讀者對這兩位大作家之間的關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讓學生從文中找出抒情、議論的句子。并對其作用作簡要分析。
5、 體味莫泊桑在本文中所運用的準確而生動的語言,從文中找出例子來分析說明。
七年級語文教案《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篇14
實錄/劉秋紅 評點/劉國臣
【課堂實錄】
師:上一節課我們通過茨威格的介紹,結識了大名鼎鼎的雕刻藝術大師羅丹,了解了成功的
秘訣。今天,我們再來認識四位舉世聞名的大作家。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國文
學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記錄在散文《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
(板書課題、作者)。
師:同學們都已經預習過這篇課文了,這四位大作家都是誰呢?
生: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
師:(出示有關幾位作家簡介的投影片)幾位作家中我們最熟悉的是誰呀?
生:(齊聲回答)都德。
師:為什么?
生:我們曾學過他的短篇小說《最后一課》。
師:好!現在哪位同學給大家簡介一下這四位大作家呢?
福樓拜(1821-1880),法國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 1-1883),俄國作家,代表作有《父與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國作家,短篇小說代表作是《最后一課》。
左拉(1840-1902),法國小說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師:(指點投影片,簡介莫泊桑)莫泊桑(1850-1893),法國文學家,他是19世紀后半葉法國
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創作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突出。他在創作上受福樓拜、左拉和屠格
涅夫的影響較大。莫泊桑與福樓拜交往甚密,因此寫下了這篇出色的散文。
散文的特點是什么?
生:(齊答)形散而神不散。
師:在這篇文章中,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沒有寫星期天在福樓拜家發生了一件什么
事,沒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但是四位大作家的形象卻被刻畫得栩栩如生。下面我們
就來學習作者是如何刻畫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的。我們這節課重點解決兩個問題。
1、知道應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進行描寫;
2、了解在敘述、描寫中插入抒情、議論的寫法。
師:下面請同學來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考慮這幾位作家分別具有什么樣的性格特征,作者是
怎樣表現出來的?
生甲:(朗讀1~4自然段)
生乙:(朗讀5~6自然段)
生丙:(朗讀7~8自然段)
師:(范讀9~10自然段)
師:我們先來看主人——福樓拜(板書:福樓拜)“每到星期天,從中午一點到七點他一直都
有客人來”,這說明什么問題呢?
生:可見福樓拜朋友特別多,與他的交往都很密切。
生:這也可以看出他在歐洲文壇上的地位很高。
師:大家考慮一個題,刻畫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過對人物進行哪些描寫表現出來
的呢?
生: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和行動描寫。
師:我們現在一起來找一下描寫福樓拜肖像、語言、行動的語句。
生:肖像描寫是“藍色的大眼睛”“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須”。
生:語言描寫有“他的嗓音特別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盧士式的大胡須下面,吹響著一把軍
號”。
生:還有“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話結束一場辯論;一次思想的飛躍縱觀幾個世紀,
并從中找出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較。于是,就像兩塊同樣的石塊碰
到一起一樣,一束啟蒙的火花從他的話語里迸發出來”。
師:從對福樓拜的語言描寫中,可以看出福樓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生:博學善辯。
師:非常準確。(板書:博學善辯)接著找有關福樓拜動作描寫的語句。
生:“門鈴一響……他總是親自去開門!薄皾u漸地,人越來越多……這時只見福樓拜作著
大方的動作(就像他要飛起來似的),從這個人面前一步跨到那個人面前,帶動得他內裙鼓起
來,像一條漁船上的風帆!
生:“最后,他的朋友們一個個地陸續走了。他分別送到前廳,最后再單獨和每個人講一小
會兒,緊緊握握對方的手,再熱情地大笑著用手拍打幾下對方的肩頭……”
師:福樓拜朋友這么多,可他是“分別送”、“單獨和每個人講”、“緊緊握握對方的
手”、“再熱情地大笑著用手拍打幾下對方的肩頭”……這些短語說明什么呢?
生:可見福樓拜是一個熱情好客、開朗豪放的人。
師:好!(板書:熱情豪放)大家把最后一段齊讀一下,把關鍵詞語通過重讀表現出來。
生:(齊讀最后一段)
師:第一位客人是誰呢?
生:屠格涅夫。(板書:屠格涅夫)
師:“第一個來到的往往是伊萬·屠格涅夫!笨梢娡栏衲蚺c福樓拜的關系怎么樣?
生:不一般。
師:那么他們深厚友誼的基礎是什么呢?哪些語句可以體現出這一點呢?
生:他們相同的思想、哲學觀點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夢想;相同的文學主張、狂熱
的理想和共同鑒賞能力與博學多識使他們兩個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見面,兩人都不約而同地
感到一種與其說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說是心靈內在的歡樂!
師:一系列的相同點,是他們深厚友誼的基礎,這樣寫“一箭雙雕”,同時表現了兩個人的
性格特征。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作者對屠格涅夫的肖像、語言、動作的描寫。
生:肖像描寫的是“白的臉”。
生:語言描寫是“用一種輕弱并有點猶豫的聲調慢慢地講著;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經他的嘴
講出,就那帶上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談話很少涉及日,嵤,總是圍繞著文學史方
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還來一些外文書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譯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詩
句!
生:動作描寫是“仰坐在一個沙發上”。
師:誰能用短語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生:博學多識。
生:老年持重。
師:不錯。(板書:博學多識 老年持重)按照客人到來的先后順序,依次來的是都德和左
拉。(板書:都德 左拉)現在給大家幾分鐘時間同桌討論一下,找出對這兩位作家進行肖
像、語言、行動描寫的地方,在書上畫出來,并用短語概括一下二人的思想可行性特征。
生:(同桌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師:大家討論得很認真。剛才我看到大家把關于都德、左拉的肖像、語言、行動描寫的語句
都在書上勾畫出來了,通過這些描寫你們看這是兩位具有什么思想性格特征的大作家呢?
生:都德活潑開朗,而且很幽默。
生:左拉不太愛說話,沉默寡言,但是堅毅聰慧。
師:好!(板書:幽默健淡 活潑開朗 沉默寡言 堅毅聰慧)我有一個疑問,在對左拉的肖
像描寫中有這樣一句話:“他的頭……雖然不漂亮,但表現出他的聰慧和堅強性格!贝蠹
想一想,我們平時隨便看一個人,能不能通過他的頭看出他是聰慧還是愚蠢、堅強還是軟
弱?
生:不能。
師:這都不是一眼就能直接看出來的,因此作者的這種肖像描寫已不是純粹的客觀描寫,而
是用議論來發表自己的主觀感受了,并把自己對左拉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純客觀的自然描
寫就只能是“肥胖的臉,近視眼”,而在描寫中插入議論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點表現得
更加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一點對我們同學作文也很有啟發。另外,為什么我們
在讀完課文之后就能說出四位作家不同的性格特征呢?
生:因為作者莫泊桑抓住了四位作家的不同特點,從肖像、語言、行動等方面進行了描寫,
把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師:很好!由于作者善于觀察,抓住了這四位作家的不同性格特征,人物在哪一方面最富有
特點,就著重寫哪一方面,誰能具體地說一說呢?
生:福樓拜是主人,性格熱情豪放,重點寫他的動作;屠格涅夫博學多識,主要寫他的語
言;都德生性健談,因此描寫時是肖像、語言并重;左拉沉默寡言,重在描寫他的肖像和動
作。
師:好!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小練習(出示莫泊桑肖像投影片):大家試著用在記敘、描寫中插
入議論、抒情的寫法對莫泊桑作一下肖像描寫。
生:(討論)
師:誰來說一說呢?
生:莫泊桑高高的個子……
師:我們通過看莫泊桑面部的畫像,能看出高高的個子來嗎?
生:(笑)莫泊桑一副嚴肅而又慈祥的面龐,一對濃黑的眉毛微鎖著,像是在思索著什么問
題,又像是對現實充滿了不滿,一對大而有神的眼睛發出尖銳的目光,厚厚的嘴唇上兩撇濃
濃的八字胡微微向上翹著,他的臉總是沉著,看起來嚴肅認真而又和藹可親。
師:不錯。我們再做一個小練習:四位作家的思想性格特征我們現在都已經掌握了,假設此
時四位大作家正在談論著文學方面的事情,這時門鈴響了,來者不是別人,正是莫泊桑,請
你抓住這四位作家的不同的性格特征來想像一下此時這四位作家會用什么樣的表情、語言和
動作來迎接莫泊桑的到來呢?同學們討論一下。
生:福樓拜打開門,一看是莫泊桑,他一下子抱住了莫泊桑,“啊,莫泊桑!真沒想到是你
呀!”然后,拉著莫泊桑向里屋跑去,邊跑邊叫著:“大家快看呀,我們的莫泊桑來了!”剛
剛爬完六層樓還在氣喘吁吁的莫泊桑還沒等站穩,就被福樓拜拉著做了一次小跑練習。莫泊
桑面對著熱情的們,十分高興,像個小弟弟似的跟在福樓拜的身后。
生:屠格涅夫仰坐在一個沙發上,用一種輕柔的聲調慢慢地講著:“莫泊桑,好久不見了,
你還記得以前我們在你家談論文學史方面的事嗎?最近又有什么新作品了?可不可以讓我們一
飽眼福呀?”莫泊桑有點不好意思了,“這些日子我確實很忙,我今天來正是想讓大家對我
新寫的這部小說提意見,還希望您對我多加指導!”屠格涅夫喜愛地看著莫泊桑笑了。
生:剛才在對這幾位作家介紹時,我們已經知道福樓拜比莫泊桑大29歲,而且莫泊桑在創造
上受福樓拜的影響很大,因此可以說,莫泊桑是福樓拜的學生。我先做一個假設,假設這四
位大作家正在談論著莫泊桑的寫作技巧方面的問題,這時門鈴響了,都德說:“中國有句古
話‘說曹操,曹操就到!’你們看,準保是莫泊桑來了!”門開了,果真是莫泊桑,他擁抱著
福樓拜,不住地叫著“老師”。都德回過頭來對大家說:“想不到福樓拜竟有這么優秀的弟
子,你看他濃眉大眼,氣質非凡,像不像當年的我呀!”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
生:左拉歪坐在沙發上,壓著一條腿,用手抓著自己的腳腕。莫泊桑走到他的跟前:“最近
過得好嗎?”“好,謝謝!”說完左拉又恢復了剛才的動作,觀察著每一個人。
師:剛才同學們談得很好,都抓住了四位大作家的性格特征來進行描寫,今后我們在作文
中,一定要學習本文的寫法來刻畫人物。另外,平時我們還要注意留心觀察人物的一言一
行、一舉一動。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表現來展開描寫。這樣,你筆下的人物肯定會
栩栩如生。今天的作業 是寫一段文字,通過肖像、語言、行動描寫表現班級里一位同學的思
想性格特征。下節課找同學來讀,讓大家來猜你寫的是誰,如果一下子就猜對了,那說明你
寫得很成功!下課。
【簡要說課】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在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語文課本(人教版)第四冊第五單元。本文以簡短的篇幅刻畫了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現了他們的思想性格特征。寫人物怎樣抓住肖像特點,如何做到聲態并作,從表情寫到內心,如何在敘述、描寫中插入議論抒情,本文都是典范之作。因此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是:
1、知道應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進行描寫。
2、了解在敘述、描寫中插入議論、抒情的寫法。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朗讀、討論、分析、揣摩,通過比較作者對幾個人物的不同寫法,學習本文描寫人物的寫作技巧。注重對學生進行獨立分析、思辯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并通過練習增強學生對本文學習重點的理解運用。在引導學生分析有關四位大作家的肖像、語言、行動描寫的語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后,運用在記敘、描寫中插入議論抒情的寫法對莫泊桑進行肖像描寫;讓學生發揮想像假如此時四位大作家正在談論著文學方面的事情,恰巧就在此時,莫泊桑來了,根據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他們會用什么樣的表情、語言和動作來迎接莫泊桑的到來。當學生通過思考,發表自己見解的時候,就已經逐步理解并掌握了本文的學習重點。
【專家評點】
劉秋紅老師講的《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一課,我只聽過兩遍,但其中的一個細節給我的印象卻十分深刻。這個細節是:在老師領學生將課文主體分析完后,給學生出了這樣兩個小練習:(1)出示莫泊桑頭像的投影后,讓學生試用在記敘、描寫中插入議論、抒情的寫法對莫泊桑作一下肖像描寫。(2)假如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正談話時,莫泊桑來了,這時這四位大作家會有怎樣的表情、語言和動作?這兩個小練習(尤其是后一個),每次都能激活課堂氣氛,引出學生雖略帶稚氣但卻充滿智慧的發言。經過一番思考,我認為這是劉老師所講課水到渠成后的畫龍點睛之處。
劉老師確定的兩個學習目標是:(1)知道應抓住人物思想性格進行描寫;(2)了解在記敘、描寫中插入議論、抒情的寫法。先主后次,先易后難;重點目標要求“知道”,非重點目標讓學生“了解”。詳略得當,用詞恰切。教學中,劉老師引導學生依據課文緊緊圍繞兩個目標進行條分縷析。分析中重點突出課文抓住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這一點,并隨時分析課文進行了怎樣的描寫。教師循循善誘,學生躍躍欲試,課堂氣氛親切自然,然后板書出現了四行字:福樓拜:博學善辯、熱情豪放;屠格涅夫:博學多識、老年持重;都德:幽默健談、活潑開朗;左拉:沉默寡言、堅毅聰慧。這個板書,闡釋了目標,訓練了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這時劉老師出了上述兩個練習,這既是學習目標的總結概括,也是為達標而作的鞏固練習;既是對課堂“中心”的認定,也是對難點、重點的突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既緊教材,又針對學生實際?茖W、自然、新穎、實用,集中展現了高水平語文課的藝術性。
高水平的語文課都有“華彩”部分,有講課人的“點睛”之筆。而這一部分,往往是在層層鋪墊之后,學生水平和教材實際巧妙結合,經過教師精妙引導,才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
到來!斑^”則唐突,“不及”又讓人遺憾,劉老師的課可以說頗得個中三昧。
七年級語文教案《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篇15
教學設想
本文刻畫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顯示了莫泊桑在人物描寫上的卓越才能。在學習時,應著重體會作者從人物肖像、言談舉止、神態等多方面描繪人物的方法。作者善于捌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點,各有側重地進行描繪,在敘述和描寫中插入的抒情議論,很好地表現出入物的性格特征,閱讀時也應好好體會。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新課
板書課題、作者。指明學生回答作者的基本情況(可聯系《我的叔叔于勒》)。
二、指導閱讀“自讀提示”,掌握課文的重點
三、學生初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新詞
1.給疑難字詞正音正字。
魁梧 簡陋 魅力 義憤填膺
2.解釋下列詞語。
魁梧 簡陋 魅力 局促 義憤填膺 空前絕后
四、學生垃朗讀課文
五、組織討論
1.作者寫了幾個人物?其中寫誰的肖像描寫最多?其次是誰?明確:四個人物: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寫左拉的肖像描寫最多,其次是都德。2.作者寫人物的語言,有沒有具體展開談話的內容?
明確:沒有具體展開談話的內容,而只是概述他們的談話內容,著重描寫他們談話的聲調儀表,評論他們的口才,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3.作者在進行行動描寫的時候,誰寫得詳,誰寫得略?
明確:福樓拜、左拉的行動描寫較詳,都德的行動描寫則一筆帶過。
福樓拜是最活躍的中心人物,著墨較多。左拉的坐姿較為特殊,因此也有較多筆墨的描寫。
4.以寫左拉為例,看看作者是如何寫的。
討論明確:寫左拉,抓住他體質較差,不善言談的特點。如“他爬了六層的樓梯累得呼呼直喘。一進來就歪在一把沙發上”,“他很少講話,總是歪坐著”。
描寫左拉的肖像時,隨處議論點出了他的性格特點:“樸實但很固執”,“聰慧和堅強”,“堅毅”,“十分滑稽和戲謔”。
6.指名學生概括:作者是如何寫屠格涅夫的?
六、小結
作者憑著自己細致敏銳的觀察和生動傳神的筆墨,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點,各有側重地進行描繪,讓一個個人物活靈活現地展示在我們面前。這就告訴我們,描寫人物,一定要抓住特點,有所側重,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
七、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
(《初中語文第六冊教案》人教社 延邊教育出版社)
七年級語文教案《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篇16
教學目標:
I知識與能力:
1、速讀課文,體會人物形象,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學習本文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寫人的描寫方法。
3、揣摩比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寫方法。
II過程與方法:討論法
III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當時歐洲的大文豪身上淵博的知識、寬廣的胸懷、謙遜的品質和出色的談話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
教學準備:熟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肖像、語言、行動特點的句子,思考這些名人各自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并用表格說明。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設計:
一、聯系生活,導入課文。
星期天,是忙碌了一周的人們休息的日子,這一天,人們或者讀書睡覺,或者逛街游玩,或者走親訪友„„你最想在家做什么呢?今天,讓我們一起到法國大作家福樓拜家中,感受一下《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二、進入情景,感知氛圍。
1、瀏覽課文,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文章記敘了星期天福樓拜家的一場聚會。)
2、這是一個怎樣的聚會?(充滿學術氣氛的、氣氛熱烈的、充滿藝術氣息的、充滿生活色彩的、有著濃郁的人文氛圍的、充滿了心靈內在的歡樂的、志同道合的„„言之成理即可。)
三、合作探究,品讀賞析。
1、在眾多的人物中,作者著重刻畫了哪幾位?(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
2、你能根據課文猜出插圖中分別畫的是誰嗎?請說出你的依據。(多媒體出示課文插圖,并依次給人物標上代號。)
生:A應該是福樓拜,書上說福樓拜“做著大幅度的動作(就像他要飛起來似的),從這個人面前一步跨到那個人面前,帶動得他的衣褲鼓起來,像一條漁船上風帆”。而A的衣服就鼓了起來,如同風帆一樣。
生:C是都德。文中提到“他的頭很小卻很漂亮,烏木色的濃密卷發從頭上一直披到肩上,與卷曲的胡須連成一片”,C是圖中胡須和頭發是最多最長的。
師:對,還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C是都德的?
生:他“舉止活躍,手勢生動,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插圖中除了福樓拜他的手勢。
師:這些句子體現了他怎樣的性格?
生:活躍、好動。
師:是啊,你看,一進來他就說個不停。(齊讀第五段)
師:他為什么只用幾句話就能勾畫出某人的輪廓?
生:他善于思考和觀察。
師:而他眼中的巴黎是什么樣的?
生:“貪圖享受、尋歡作樂”的。
師:可見他對于當時社會是什么態度?
生:痛恨。
生:厭惡。
師:我們用一個成語概括——憤世嫉俗。都德的代表作《小東西》也就表現了一位破產商人的悲慘生活。
生:B可能是左拉。第八段中提到“左拉中等身材,微微發胖”,還有“他的頭像古代意大利版畫中人物的頭顱一樣”,我覺得B比較吻合。
生:不對,B應該是屠格涅夫。因為屠格涅夫 “仰坐在沙發上”,而左拉是“歪在”沙發上。相比較而言,B向后靠的幅度要比D來得大。所以B應該是屠格涅夫。
師:你觀察得很仔細,除了坐姿以外,屠格涅夫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呢?
生:還有“藍色的大眼睛”“白皙的臉”“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子”。
師:“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子”是怎樣的?(因為屠格涅夫是背對大家的,所以在這里插入屠格涅夫的圖像,讓學生形象地感知他的外貌特征。)從文中的描寫可以看出,雖然屠格涅夫和福樓拜是好朋友,但他們的個性是不同?他們的個性各是什么樣的?
生:屠格涅夫是個內向平靜的人。一件普通的事到了他的嘴里就帶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說明他非常善于思考也善于觀察。
師:很好,福樓拜呢?
生:他是個熱情外向、個性張揚的人。比如:朋友來了,“他總是親自去開門”;又比如“他時而激情滿懷,時而又義憤填膺,有時熱烈激動,有時雄辯過人”。
生:我反對。那是因為“傭人幾乎每個星期天都要回家”。但結尾“他分別送到前廳„„”,倒可以看出他對待朋友非常熱情。
生:但傭人不是每個星期天都要回家,文中用了“幾乎”二字,和前面的“總”相結合,說明不管在怎樣的情況下,屠格涅夫都會親自為朋友開門的。因此我仍舊堅持自己的觀點。
(反駁的同學嘟囔著說:“我又沒說他不熱情,只是最后一句話更能看出來嘛!”) 師:同學們看得都非常仔細。那福樓拜還有怎樣的魅力能吸引這么多客人“從中午一點到下午七點”一直絡繹不絕,“以至于新來的人只好到餐廳里去”呢?
生:博學多識!八梢杂靡痪湓捄苊髁撕苌羁痰脑捊Y束一場辯論”;“就像兩塊同樣的石頭碰在一起一樣,一束啟蒙的火花從他的話語里迸發出來”。
師:這兩塊石頭碰撞在一起,比喻什么?
生: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
師:福樓拜的思想可以跨越幾個世紀,找到相似的事實或格言,可見他的確博學多識,從文中的描寫可以看出莫泊桑對他的老師有什么態度?
生:敬仰。
師:此處用了“迸發”一詞,和前文什么語句相呼應?
生:“兩塊同樣的石頭碰到一起”。
師:正如福樓拜所說的:“你所要說的事物,都只有一個詞來表達,只有一個動詞來表示它的行動,只有一個形容詞來形容它。因此就應該去尋找,直到發現這個詞。這個動詞和
這個形容詞,而決不應滿足于‘差不多’ „„”
師:正是因為他的熱情好客,客人愿意來,更因為他是博學睿智的人,大家樂意來。“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客人們怎愿失去這汲取精神食糧的絕好機會呢?最后我們來談談左拉吧。他又是怎樣一個人呢?
生:他很溫和。在話被人打斷時,他仍“不慌不忙地開始說話,聲音總是很平靜,句子也很溫和”同時也很執著。
生:他“腦門上豎立著很短的頭發”,“肥胖但很堅毅的臉的下半部覆蓋著修得很短的胡須”,外貌中透露著堅毅的性格。
師:對,左位個性溫和,但在關鍵時刻同樣也很堅強。在后來法國發生的的德雷福斯事件中,他挺身而出,在報紙上發表《我控訴》一文,痛斥反動政府。結果被判刑,被迫流亡英國,并在那里去世。
四、總結積累,以文讀人。
1、莫泊桑用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這幾位大作家的音容笑貌,你從莫泊桑的文章中學到了哪些有關寫作方面的知識?
五、拓展延伸。
1、莫泊桑是福樓拜的學生,他應該也是這個家庭聚會的參與者。假設在這個星期天里,四位文學巨匠都在,這時,莫泊桑來了。他們會聊些什么?各自又有怎樣不同的表情?請發揮想象,續寫文章。
2、查找莫泊桑、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相關資料,思考莫泊桑為什么選擇這四位作家進行具體描寫,他們之間有著怎樣密切的關系。
3、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閱讀這幾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