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短教案(精選14篇)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查字典,看注釋,讀準每個字的音,掌握重點詞語。
2. 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 學習本文抓住特征運用語言、行動、外貌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寫法,敘述詳略得當。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學習運用語言、行動、外貌描寫人物性格的寫法。
課前準備
查字典,看注釋,熟讀課文;查找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莫泊桑的有關資料,了解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是什么?
第一課時
一. 整體感悟
1.導入
星期天,忙碌了一天的人們休息的日子,這一天,人們或者讀書睡覺,或者逛街游游玩,或者走親訪友……你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今天讓我們一起到法國大作家福樓拜家中,感受以下《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2.師生共同讀課文,老師正字正音。
3.學生帶著下列問題自由讀課文。
a.說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
b.核心人物是誰?依次出場的是誰?出場的標志性詞語是那些?
c.簡要概括本文內容。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探究,討論明確:
a. 時間——星期天;地點——福樓拜家,六層樓的一個單身宿舍。
b. 核心人物是福樓拜。依次出場的是——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出場的標志性詞語是——第一個,過了一會兒,接著,漸漸地(學生在書上標記出)
c.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客人們都會到這里來聚會。課文著重寫了四位著名作家相會時的言語、行動,展現了每個人的性格特點。
屠格涅夫——睿智、深沉、平和、不乏激情蕩漾。
都德——機智、善談、舉止活躍、性情活潑。
左拉——樸實、固執(zhí)、聰慧、堅強、沉默寡言。
二. 研讀與賞析
1.福樓拜家每到星期天從中午一點到下午七點,一直都有客人來。以至與新來的人只好到餐廳里去。是什么原因吸引著眾多的客人前往呢?找出原句讀一讀,并說說那些詞語用得好。
全班討論明確:
好客:表現在——一…就…;總是親自去開門;他分別送到前庭;單獨講一會兒話;緊緊握住對方的手;再熱情地大笑著用手拍打幾下對方的肩頭。
博學:第九自然段;…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話結束一場辯論…;…就像兩塊同樣的石頭碰到一起一樣,一束啟蒙的火花從他的話語里迸發(fā)出來。
正因為主人熱情好客,所以客人們愿意來,更因為主人公博學睿智,“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客人們怎會失去這汲取精神食糧的絕好機會呢?
作者是怎樣描寫其他三位作家的呢?這些描寫又分別表現了他們什么樣的性格特征?你知道他們有那些作品嗎?
2. 學生在書上勾畫出刻畫這些作家的語言、行動、外貌描寫的句子,讀一讀,并總結初步其性格特征。
全班討論總結明確:
屠格涅夫:俄國作家,懷有狂熱的理想,醉心文學事業(yè),博學多才。作品有《長夜》、《父與子》等。
都德:生性活潑,健談。作品有《最后一課》等。
左拉:沉默寡言,性格溫和,聰明而堅強。作品有《萌芽》、《娜娜》等。
三. 體驗與反思
1. 作者莫泊桑的文學導師是福樓拜,莫泊桑以其《羊脂球》聞名于世。假設在這個星期天里,四位文學巨匠都在,這時莫泊桑來了,四人會談些什么?表情如何?莫泊桑又會說什么?他會有什么表情?
2. 延伸作業(yè) :
將上文整理在作業(yè) 本上,識記“讀一讀,寫一寫”的內容。
課外閱讀五位作家的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下節(jié)課交流。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讓學生默讀揣摩,比較幾個人物不同的寫法。
二、讓學生學習場面描寫的方法。例如行文順序、材料剪裁、人物配置等,都可以從課文中得到啟發(fā)。
三、課文詞語豐富,讓學生注意積累。
教學重點
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學習場面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前一課中貝多芬中的任務介紹。如《羅曼•羅蘭》
二、整體把握
這篇文章寫了四位作家。學習這篇課文,首先要把握作者所寫的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點。作者善于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點,各有側重地描寫他們的肖像、行動和語言。哪個作家在哪一方面最有特點,就著重寫哪一方面。對四個作家都進行了肖像描寫,寫得最詳細具體的是左拉,其次是都德,這兩位作家的肖像又形成鮮明的對比。在語言描寫方面,四位作家的具體談話內容,都沒有具體鋪開來寫,只是由作者概述他們的談話內容。但對他們談話的聲調儀態(tài),作了不少描繪;對他們的口才,也作了一些評論。在動作描寫方面,有詳有略,福樓拜是全文的中心人物,對他的動作的描寫,當然詳細一些;左拉的坐相比較特殊,也有較多的筆墨描寫;對屠格涅夫的動作描寫,只有一句。寫四位作家的肖像、行動和語言,又往往是為了表現他們的性格特點。
三熟讀課文,分別概括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的肖像、語言、行動和性格的特點,并用表格說明。
肖像
語言
性格
福樓拜
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子,藍色的大眼睛
他的聲音特別洪亮,仿佛吹響一把軍號。有時雄辯過人。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話結束一場辯論。
熱情奔放,容易激動,和藹可親,博學睿智
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白皙的臉。
用一種輕輕的并有點猶豫的聲調慢慢地講
懷有狂熱的理想,醉心文學事業(yè),博學多識
都德
都德他的頭很小卻很漂亮,烏木色的濃密卷發(fā)從頭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須連成一片。他的眼睛像切開的長縫,瞇縫著,卻從中射出一道墨一樣的黑光。也許是由于過度近視,他的眼光有時很模糊。
一來就談巴黎的事情,講敘著這個貪圖享受、尋歡作樂并十分活躍和愉快的巴黎。只用幾句話,就勾畫出某人滑稽的輪廓。他用他那獨特的、具有南方風味和吸引人的諷刺口吻談論著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生性活躍,健談,厭惡腐朽的生活方式。
左拉
左拉中等身材,微微發(fā)胖。有一個樸實但很固執(zhí)的面龐。他的頭顱不漂亮,但表現出聰慧和堅強的性格。他那很發(fā)達的腦門上豎立著很短的頭發(fā),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長滿濃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斷了。這張肥胖但很堅毅的臉的下半部都覆蓋著修得很短的胡須,黑色的眼睛雖然近視,但透著探求的十分尖銳的目光。他的微笑總使人感到帶點嘲諷,他那很特別的唇溝使上唇高高地翹起,又顯得十分滑稽和戲謔。
很少講話。發(fā)出幾聲:“可是……可是……”當福樓拜的激情沖動過去之后,他就又不慌不忙地開始討論,聲音總是很平靜,句子也很溫和。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短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1.積累詞語并學會運用。
2.學習作者組織材料、安排結構的技巧。
(二)過程和方法:
1.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抓住人物特點、賦予人物個性。
2.體味遣詞造句準確生動、富有表現力的特點,增強語感。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理解作家的高尚情操、共同興趣,體會友誼的溫情。
二、教學重點: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即借助語言、動作、肖像等描寫塑造人物性格。
三、教學難點:體味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要求學生預習課文,積累本課重點字詞。
2、用表格歸納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的肖像、語言、行動和性格的特點。
(二)授新
1、導入
師: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過:““凡物莫不相異”、“天地間沒有兩個彼此完全相同的東西”。雖然,我們人類在語言、動作等方面有很多的共同點,但是我們發(fā)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少作家善于抓住人物的特點描寫人物,使人物形象活靈活現。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法國作家莫泊?坍嬋宋锏囊黄恼拢骸陡前菁业男瞧谔臁。
2、積累生字
、艓煟何覀円呀洸贾昧祟A習作業(yè),要求同學們掌握“讀一讀,寫一寫”的詞語,下面我們各組選派代表到黑板上進行書寫。
⑵生:書寫生字
讀一讀,寫一寫:博學多識、一拍即合、尋歡作樂、忘乎所以、義憤填膺
補充:鑒賞、白皙、欽佩、滑稽、輪廓、滑稽、頭顱
⑶全體同學訂正
3、分析人物性格
、判〗M交流自己所列表格
⑵小組討論,文章插圖中的人物分別是誰?你是如何判斷出來的?(從文中找出依據)
生:張開兩手,站著的人是福樓拜。依據是第九節(jié):“這時只見福樓拜做著大幅度的動作(就像要飛起來似的),從這個人面前一步跨到那個人面前,帶動得他的衣褲鼓起來,像一條漁船上的風帆!边@里的動作描寫很形象,能判斷他是福樓拜。
生:左面第一個坐著的人是屠格涅夫,理由也是動作描寫,在第四節(jié):“屠格涅夫仰坐在一個沙發(fā)上”
生:第二個坐著的人是都德,依據是他的肖像。文章第六節(jié):“他的頭很小卻很漂亮,烏木色的濃密卷發(fā)從頭上一直披到肩上,與卷曲的胡須連成一片。”
生:第三個坐著的人是左拉。文章第七節(jié)寫道:“他很少講話,總是歪坐著,壓著一條腿!钡诎斯(jié)寫道:“在他那不發(fā)達的腦門上豎立著很短的頭發(fā),……很短的胡須,黑色的眼睛雖然近視,但透著十分尖銳的探求的目光。”他的頭發(fā)短,胡須短,而且近視。
生:老師,怎么多了一個人?
師:同學們猜猜這個人是誰?
生討論后齊答:莫泊桑
、窃诓鍒D上標注人物姓名
、确治鋈宋镄愿
師:同學們對這幾個人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結合文章語句說說他們都是什么樣的人嗎?
學生從文篩選信息,進行概括:
福樓拜:熱情奔放,容易激動,和藹可親,博學睿智
屠格涅夫:懷有狂熱的理想,醉心于文學事業(yè),博學多識
都德:生性活躍,健談,厭惡腐朽的生活方式
左拉:溫和少言,堅強,聰慧
4、體會寫作特點
、爬斫庾髡呙鑼懨總人物時的側重點:
福樓拜:動作(9節(jié))
屠格涅夫:語言(4節(jié))
都德:肖像、語言(5、6節(jié))
左拉:肖像、動作(7、8節(jié))
、聘爬▽懽鞣椒ǎ
肖像 突出
動作 習慣性
人物描寫 語言 代表性 人物性格
神態(tài) 生動
心理 真切
(三)拓展延伸:
課堂練筆:寫一段文字,描述一下你的同學,通過肖像、語言和動作描寫體現他的性格。(學生寫作進行交流)
(四)布置作業(yè):
1、將練筆進行修改寫作作業(yè)本上。
2、課下繼續(xù)閱讀莫泊桑的作品,體會其精妙而準確地語言特點。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短教案 篇4
莫泊桑的《福樓拜家的星期天》,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四課,該單元以杰出人物為題材,這是一篇描寫人物的記敘文,又是自讀課文。作者抓住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各有側重地描寫他們的肖像、行動和語言,并穿插了議論和抒情,鮮明地表現了他們各自的性格特征。本文既然是自讀課,根據課標要求可采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這種以學生自主學習、互助學習、當堂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性增強,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在學習交流過程中,優(yōu)生的想法、解決問題的思路一目了然,有助于差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每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根據以上幾點設定的教學目標是:
1、了解應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進行描寫;在敘述、描寫中插入抒情、議論的寫法
2、理解四位世界著名作家的高尚情操、共同志趣、相同的文學主張,體會友人之間的真摯友誼。
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步驟:
1、初識文本,整體感知
2、理解、掌握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3、在敘述和描寫中插入抒情、議論的描寫方法。
4、辨認圖畫中的人物,并學習描寫人物。
在這節(jié)課,我認為取得比較成功之處有:
1、三維目標初步達成。我引導學生在把握教材的基礎上,由淺入深地學習,讓學生理解了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技巧。通過分組來朗讀來感知課文。并糾正易讀的字,把握文章的內容。
2、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注意了學生的活動。如:“速讀課文,以福樓拜為例子找出關于作者是怎樣表現性格的?并完成講學稿中的表格”此題的設計意在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設計的問題能夠以點帶面。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主要人物進行充分的感知,篩選有用的信息,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并掌握寫人的方法。
3、在對人物進行分析時,沒有對四位作家平均用力,而是以其中一位為代表作為范例進行重點分析,讓學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并對人物描寫方法結合生活中的實例,解釋肖像描寫和外貌描寫的區(qū)別,以及作者是怎樣筆墨來刻畫人物的,即抓住人物哪一方面明顯的特點就描寫哪一方面,并且以“認一認”以能在課本插圖中準確找到人物的相應位置為準,這樣一來,加深了學生對人物群像描寫方法的印象,激發(fā)了學生極大的興趣,課堂氣氛異;钴S,既省時,效果也好。
4、這節(jié)課還有比較好的地方就是在掌握了人物描寫方法之后,以自己最熟悉的一位同班同學進行人物描寫練習。這樣可以鍛煉學生寫作能力,又訓練了學生解讀文本,準確把握人物性格特點的能力,這樣可以從生活出發(fā),注意生活的細微之處學以致用。激發(fā)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當然,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授課過程中也有不足之處:
1、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們完成表格的時間不夠,學生討論、思考的時間不夠。舉例還不夠典型,有點隨意。
2、由于是新老師,就覺得什么都重要,就把課文里涉及的知識點就全部在一節(jié)課里,羅列出來。只有一節(jié)課往往想把大量的內在課堂上是時間不夠的,例如區(qū)別肖像描寫和外貌描寫、急于把引導學生把答案給說出來。給學生當堂練習描寫的班上同學的時間沒有充分的,只是以課后作業(yè)落實下去,若是把當堂完成并朗讀出來,讓學生們猜猜他(她)是誰,這樣更能鍛煉學生們的寫作能力。
3、這篇文章的選用,很顯然是多元化文化的補充。因此對于此文的設計是否還可以考慮加一些內容。這些文學大師們帶給學生的不僅是淺層次的印象,更多的是他們對于生活的不懈追求,對待問題的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如果在這方面能夠設計相應的問題,勢必會讓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有厚度。
作為一節(jié)考核課,我覺得是不夠完美的,尤其是在創(chuàng)新方面做得還很不夠。時代在發(fā)展,教育也應與時俱進,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應有一種創(chuàng)新精神,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更新觀念,多下功夫,研究教學,力求在創(chuàng)新方面有所突破。同時作為一名新教師不能把全部的知識點全部分在一節(jié)課或一篇課文,而是應該分篇分點的落實,這樣結合學過的課文,這樣學生更易接受和運用的知識點,而不是教下去就不管了,應該是落實在平時每一節(jié)中反饋學生掌握情況。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短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
1;利用工具書或課文注釋,掌握生字詞:捋,踝,博學多識,一拍即合,尋歡作樂,忘乎所以,義憤填膺。
2;通過獨立查找資料,了解這篇課文主要涉及到的五位作家及其代表作,豐富文學常識的積累。這五位作家是:莫泊桑、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
3;認識作者通過恰當的描寫,把人物性格特點突現出來的方法。
4;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二;教學重點:把握作者所描寫的三位客人的外貌和性格特點。
三;預習作業(yè) :
1、仔細的閱讀課文,在每一段前面標上序號。并且利用工具書查閱以下字詞:捋,踝,博學多識,一拍即合,尋歡作樂,忘乎所以,義憤填膺。
2、利用各種途徑查找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及作者莫泊桑的資料,主要找出他們各自的國籍和代表作。
3、描寫自己班上的一位同學,要求描寫出他們各自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字數在100字左右。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
。ㄒ唬 導入 :(3分鐘)
同學們,非常高興我能夠有機會在這樣的一天,與你們跟著法國作家莫泊桑,一起到他的老師福樓拜家里,來認識他的幾位客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福樓拜家的星期天》,它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國的著名短篇小說家,請同學們看到課本第100頁底下的注解,他的代表作有《項鏈》、《羊脂球》。除此之外他還創(chuàng)作了大量非常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我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還會經常遇到。在《福樓拜家的星期天》這篇課文里,他為我們描繪了福樓拜與他的幾位朋友聚會的場景。通過預習,我相信大家已經對課文有所了解。
現在我請一位同學來位大家描述一下這次聚會的過程?主要要抓住聚會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瞧谔煸诟前菁依镆来蝸砹巳蛔骷遥和栏衲、都德和左拉。
聚會的氣氛如何——很融洽、很熱烈。有誰參加?——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和福樓拜,F在請你再來簡要的介紹一下這四位作家: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和福樓拜。主要介紹他們的國籍和代表作。
。ǘ 文學常識:(2分鐘)
板書:福樓拜:法國,《包法利夫人》。
屠格涅夫:俄國,《父與子》、《前夜》。
都德:法國,《最后一課》。(已學)
左拉:法國,《小酒店》。
過渡:可見,這四位作家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都有著巨大的成就,我認為只能用“文學巨匠”這四個字來形容他們。那么這些文學巨匠他們長的是怎樣的呢?跟我們有什么不同呢?作者已經用他手中的筆為我們展現出來了,F在我們就重點來看一看福樓拜家里的三位客人。
。ㄈ┤宋锿饷裁鑼懙膶Ρ龋海13分鐘)
作者對這三位客人分別從肖像、語言和動作三個方面進行了描寫。但是對不同人物的描寫都各有側重,側重于描寫他們最具特點的方面。抓住人物最具特點的方面進行描寫是描寫人物的一種重要方法,F在我們就用對比的方法來看一看他們各自的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有什么不同。
1;先從肖像描寫的角度來看: (文中的“—”標記)
文中對人物的肖像描寫得最詳細的是誰?——左拉。 這說明了在長像上,左拉最有
描寫得最簡單是誰?——屠格涅夫。只有“白皙的臉” 特點,最容易讓人感知其形象。
對左拉的肖像,作者從哪些方面進行了描寫?——身材、臉、頭、頭發(fā)、鼻子、胡須、眼睛、嘴唇。
作者對都德的肖像也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描寫,他描寫了哪些東西?——頭、頭發(fā)、眼睛、胡須。
同樣是描寫這些東西,作者的描寫一樣嗎?我們來對比一下,看看作者在肖像描寫上的過人之處。
頭:(都)很小卻很漂亮。(左)像古代意大利版畫中的人物的頭顱一樣,雖然不漂亮,卻表現出他的聰慧和堅強的性格。 【漂亮與不漂亮的對比】
頭發(fā):(都)烏木色濃密卷發(fā)。(左)很短!鹃L與短的對比】
眼睛:(都)像切開的長縫,瞇縫著,卻從中射出一道墨一樣的黑光。過度近視,眼光模糊。
。ㄗ螅┖谏,雖然近視,但透著十分尖銳的探求的目光!就墙,但模糊與敏銳形成對比】
胡須:(都)卷曲。(左)修得很短。【卷與直的對比】
板書肖像描寫的對比。
從這些精彩地對比中,我們看到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栩栩如生的,可愛的人,作者畫出的是兩幅畫像,兩張面孔。大家回去之后不妨按照這樣的對比畫一畫他們兩個人的畫像,再到課文的插圖里去尋找他們各自的身影,看看畫得像不像。
2;再從語言描寫的角度來看: (文中的標記)
在語言描寫上作者對三位客人都沒有具體地寫談話的內容,但卻通過自己的概括和評價,生動地描繪了他們各自的聲調和口才。他的這些概括和評價同樣具有鮮明的對比,具體來看:
請大家看到課文的地3和4段,看看文中是如何描寫屠格涅夫的語言。(注意他用的都是評價性的話語。)
屠格涅夫:(聲調)猶豫,具有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說明他說話很形象、生動。【生動性】
都德:(口吻)極具概括性,且具有南方風味和吸引人的諷刺口吻!靖爬ㄐ浴
。ㄕ{子)像唱歌。說明有節(jié)奏,有韻味。說明他的調子是跳動的,呈曲線!咎鴦有浴
左拉:(聲音)平靜、溫和。呈現的是一條直線!緶睾托浴
板書語言描寫的對比。
作者這樣的一種對人物語言的概括地、對比地描寫能讓我們產生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感覺。使他筆下的這幅人物畫不但具有了形象,而且賦予了聲音。作者筆下的人物還具有動態(tài)美,我們再來看看他是如何描寫動作的:
3;在動作描寫上,作者也是有詳有略,哪一個人的動作、姿態(tài)最有特點,就用較多的筆墨來描寫。我們僅僅從他們坐的姿態(tài)來看:(文中的“[ ]”)
屠格涅夫:“仰坐在沙發(fā)上”
坐姿 都德:“習慣用手捋著自己的胡子尖!
左拉:“一進來就歪在一把沙發(fā)上”,“總是歪坐著,壓著一條腿,用手抓著自己的腳踝,很細心的聽大家講。”
同樣是描寫坐姿,同樣是坐在沙發(fā)上,屠格涅夫和左拉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是仰坐,一個是歪坐,作者賦予了他們各自的動作,使得他筆下的人物又向我們靠近了一步。作者對動作的精彩描寫還有很多,請同學們回去之后再多讀幾篇課文,把它們找出來,細細的體會。
板書坐姿描寫的對比
過渡:以上我們對福樓拜家三位客人的外貌描寫進行了對比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在人物描寫上是獨具匠心。他全方位地進行精彩的對比,形象生動的刻畫了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的外貌特點。讓我們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但是作者并沒有停留在人物的外貌描寫,他還把筆伸進了人物的心里,刻畫了他們的性格特征。使這些人物在具有了形象的同時更具有了血肉。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的性格。
(四),人物性格分析:
1;(4分鐘)第一個來的是屠格涅夫,請同學們看到課文的第3和第4段,從中我們來歸納一下屠格涅夫的性格特點。
“屠格涅夫對他有一種很強烈……倒不如說是心靈內在的歡樂。” 狂熱的理想,博學多識。
這里作者在描寫屠格涅夫的性格中加入了自己的評價,用一小段議論給我們傳達出了一個信息: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樓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學觀點、共同的趣味、生活和夢想,相同的文學主張、狂熱的理想,共同的鑒賞能力與博學多識,這就使得他們已經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靈內在的歡樂”,這也使得我們對兩位作家之間的關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現在請同學們整齊的朗讀一下第3段,再體會一下這種議論對人物的描寫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用這樣的評價和議論對人物進行描寫刻畫在課文中多次出現,請大家課后能夠將它們找出來,好好體會體會。
從第3和第4段對屠格涅夫的描寫中,我們還能夠歸納出他的哪些性格特征?
“仰坐在一個沙發(fā)上,用一種輕輕……極大的趣味。” 有大(文學)家風范。
“他的談話很少涉及……,總是圍繞著文學史方面的事件! 專注(醉心)于文學。
“并非常流利的……普希金的詩句! 博學。
板書:屠格涅夫:理想狂熱,事業(yè)心強,博學多識等。
2;(2分鐘)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第二位來的都德。作者是如何從對屠格涅夫的描寫過渡到對都德的描寫的呢?他用了哪一個詞?——“過了一會兒”。
接下來我們再來歸納一下都德的性格特點。
“他一來就談起巴黎,……一切人和一切事……” 善于言談。
“他舉止活躍,……南方人的特征! 性格活躍、充滿活力。
板書:都德:善于言談,性格活躍。
3;(2分鐘)最后一位來的客人是左拉。作者又是通過哪個詞來進入對這個人的描寫?——“接著來的”。
在第7和第8段中,作者寫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
“他很少講話,總是歪坐著,” 寡言
“當福樓拜的激情沖動……也很溫和。” 溫和
“雖然不漂亮,卻表現出他聰慧和堅強的性格! 聰慧、堅強。
板書:左拉:寡言,溫和,聰慧,堅強。
4;(7分鐘)作為主人的福樓拜,他又具有怎樣的特征呢?請同學們一起來朗讀一下課文的第9段!皾u漸地,人越來越多……”
“人越來越多,擠滿了小客廳。新來的人只好到餐廳里去。”這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來的人很多。我不禁要問:為什么每星期都有那么多人要到福樓拜家里作客呢?他究竟具有什么樣的一種人格魅力,能夠吸引那么多人呢? 請同學們前后左右之間進行簡單地討論,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要回到課文中去尋找作者的暗示。討論3分鐘。
討論結果歸結為:
好客:表現在第二段“立刻”,“他總是親自去開門”。第十段“他分別送到前廳,單獨講一會兒話,緊緊握住對方的手,再熱情地大笑著用手拍打幾下對方的肩頭!
博學:第九段“……他可以用一句話很明了很深刻的話結束一場辯論……”,“……就像兩塊同樣的石頭碰到一起一樣,一束啟蒙的火花從他的話語里迸發(fā)出來!
正因為主人的熱情好客,客人們才愿意來,愿意每星期都來;更因為他的博學,使在他這里舉行的聚會時常能夠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是大家獲得精神享受汲取精神糧食的絕好機會。
過渡:在這些性格描寫中,畫中的人物已經不再是靜態(tài)的了,他們已經走出了畫框,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使我們不會感覺到他們是可望不可即的大作家,而是現實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到此我們真正領會了莫泊桑在人物描寫上的杰出天才,他逐一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點,各有側重地描寫他們的肖像、動作和語言,使人物活生生地展現出來。既生動逼真又微妙傳神,立體感極強,仿佛我們也在其中,和文學巨匠們對視,聆聽他們的交談一樣。這樣的人物描寫方法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F在我們就來試著學習他的這種人物描寫方法。
。ㄋ模n堂習作:(10分鐘)
現在同學們把預習作業(yè) 拿出來,我請一位同學把他所描寫的人跟我們大家介紹一下。其他同學要仔細聽他描述,想一想他介紹的是班上的誰?……
“這位同學能不能讓我認識一下?”,“你對他的介紹滿意不滿意?”
“有誰能夠對他的描寫做適當的補充?”……
。▽W生的發(fā)言適當點評,從以下幾個方面:描寫了哪些方面,運用了哪些手法,說話的語速、態(tài)度,語言的流暢程度。)
。ㄎ澹Y束語:(2分鐘) 剛才同學們都能夠積極的動腦筋,踴躍的發(fā)言。發(fā)言的這幾位同學都能夠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進行描述,他們運用了各種手法,將人物的外貌和性格,形象的表現了出來。但是在描寫中仍然還有一些問題,如:……
我們學完了《福樓拜家的星期天》這篇課文,最重要的不僅僅是欣賞其中的人物描寫,而是學習他描寫人物的方法,在作文練筆中為己所用,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所提高有所進步。
六;作業(yè) : 學習莫泊桑描寫人物的方法,對預習作業(yè) 第4題中的人物描寫進行修改,看看有什么不同。
七;板書: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法)
肖像 語言 動作 議論評價 性格
屠格涅夫: 臉 生動性
都德:身材、臉、鼻子、嘴唇 概括性
頭、頭發(fā)、眼睛、胡須 跳動性
左拉:頭、頭發(fā)、眼睛、胡須 溫和性 寡言、溫和、
聰慧、堅強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短教案 篇6
出示相關字詞,要求學生將拼音標注在書上,小聲讀課文,說一說文中一共出現了幾位作家?
字詞:√魅力(mèi) 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鑒賞(jiàn)√白皙(xī) 白凈!态嵤(suǒ) 細小零碎的事!虤J佩(qīn) 敬重佩服。腳踝(huái)滑稽(jī)√戲謔(xuè) 用有趣的引人發(fā)笑的話開玩笑。輪廓(kuò)√捋(luō) 用手握住條狀物向一端滑動。√荒謬(miù) 極端錯誤;非常不合情理!滩⿲W多識:學問豐富,見識廣!桃慌募春希罕扔骱苋菀滓恢。尋歡作樂√忘乎所以:形容因驕傲自滿而得意忘形。√義憤填膺(yīng) 胸中充滿了正義的憤恨。膺,胸!滩患s而同:事先沒有經過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動完全一致。
師:哪位同學說一說文中出現了幾位作家?
生:四位。
生:五位。
師:為什么有的同學認為是四位,有的同學認為是五位?
生:不僅有文中出現的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位,還有作者莫泊桑自己。
師:對,雖然莫泊桑沒有出現在文章中,但他無時無刻不在用心觀察。那么這幾位作家是如何登場的呢?
生:“第一個來到的往往是伊萬·屠格涅夫”!斑^了一會兒,都德也來了!薄敖又鴣淼氖亲罄。”“漸漸地,人越來越多!
師:從這些句子判斷,文章按照什么順序把這些作家串連在一起?
生:時間順序。
師:那么,作者莫泊桑和福樓拜是什么關系呢?
生:福樓拜是莫泊桑的老師。(講述小學學過的有關內容)
師:剛才大家說得很好。我再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有一次福樓拜讓莫泊桑寫一百篇有關牛的散文。莫泊桑覺得很為難,福樓拜啟發(fā)他——拉著重物上坡的牛、拉著空車下坡的牛、吃飽的牛、挨餓的牛、被陽光暴曬的牛、被鞭打的牛、休息的!加兄煌纳駪B(tài)、動作,你如果仔細觀察到了這些內容,把它們記錄下來,那么寫一百篇文章應當是不成問題的。實際上,福樓拜是讓莫泊桑去觀察,而不僅僅停留在看上。“看”和“觀察”是不同的。正是在福樓拜的指導下,莫泊桑努力去觀察生活,終于成為了一位著名小說家。他的創(chuàng)作時期只有短短的十年,卻留下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說和六部長篇小說,號稱法國短篇小說巨匠!喗槠溆嘧骷,這些都是當時歐洲及至世界聞名的大作家。
本文的結構安排同樣別具匠心,請問大家這個聚會的時間是什么時候?(搶答)
生:星期天
師:地點?
生:福樓拜家(六層樓的一個單身公寓)
師:出場人物?
生:以福樓拜為中心,屠格涅夫、都德、左拉依次上場。
師:整篇文章描寫的就好像一個舞臺劇。舞臺就是哪里?
生:福樓拜家里。
師:而這些大作家們就象一個個演員一樣依次登場,在這里盡情展示自己的個性、性格。請看,這是我們書上的插圖,描繪了文中各位作家的風采。這里面描繪了五位作家,誰是作者莫泊桑?
生:后面站立者。
師:下面我給其余作家標上代號(按從右至左順序)A、B、C、D,給大家三分鐘時間,根據文中的描寫,找一找文中的作家各是誰?
學生說出各自答案,意見出現分歧。
師:大家意見有了分歧,應當從課文中尋找證明。
生:A是福樓拜,書上說福樓拜“做著大幅度的動作(就像他要飛起來似的),從這個人面前一步跨到那個人面前,帶動得他的衣褲鼓起來,像一條漁船上風帆”。而A的衣服就鼓了起來,如同風帆一樣。
生:“高盧式的大胡子”是什么樣子?
師:八字胡。
生:那A可能是屠格涅夫。
生:不可能,D是屠格涅夫。
師:為什么?
生:因為書上說屠格涅夫是“仰坐在沙發(fā)上”,所以D是屠格涅夫。
師:你觀察的很仔細,實際上從文中的描寫可以看出,雖然屠格涅夫和福樓拜是好朋友,但他們的個性是不同?他們的個性各是什么樣的?
讀第4節(jié)前兩句話。
生:屠格涅夫是個內向平靜的人。
師:為什么一件普通的事到了他的嘴里就帶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這說明了什么?
生:屠格涅夫也善于思考。
師:僅僅是善于思考嗎?
生:也善于觀察。
師:很好,福樓拜呢?
讀,第9節(jié)從開頭至“往往使人驚嘆不已”
生:他是個個性張揚,熱情外向的人。
師:他還以什么品質令人敬佩?
生:博學多識。
師:那么B和C是誰?
生:B是左拉。書上描寫他“腦門上豎立著很短的頭發(fā)”,“肥胖但很堅毅的臉的下半部覆蓋著修得很短的胡須”,這都符合畫上B的樣子。
師:在作者對左拉的描寫中,展現了他的哪些個性?
生:聰慧、堅強。
師:他的性格僅僅如此嗎?請大家注意,當他的話被別人打斷時,他有什么表現?
生:“不慌不忙地開始說話,聲音總是很平靜,句子也很溫和”。
師: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個性特點?
生:溫和。
師:那么C就是都德了。但是我們還是要從文中找出能證明我們觀點的語句。
生:“他的頭很小卻很漂亮,烏木色的濃密卷發(fā)從頭上一直披到肩上,與卷曲的胡須連成一片”,C是圖中胡須和頭發(fā)最長的。
師:對,還有什么地方?
讀第6節(jié)最后一句話。
生:他“舉止活躍,手勢生動,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文中他的手勢最大。
師:文中體現了他的什么個性特征?
生:活躍、好動。
師:還有什么?
讀第5節(jié)。
師:他為什么只用幾句話就能勾畫出某人的輪廓?
生:他也關于思考和觀察。
師:而他眼中的巴黎是什么樣的?
生:“貪圖享受、尋歡作樂”的。
師:可見他對于當時社會是什么態(tài)度?
生:痛恨。
生:厭惡。
師:我用一個成語概括——憤世嫉俗。都德的代表作《小東西》也就表現了一位破產商人的悲慘生活。
師:莫泊桑用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這幾位大作家的音容笑貌,仿佛一幅速寫畫。我想起丹納在《藝術哲學》一書說一位法國畫家畫一幅肖像畫要用四年時間,你用放大鏡一照,藍色的血管和毛孔都清晰可見。你們覺得誰的藝術價值更高?
生:那位畫家。
師:那么照這樣說,最好的藝術作品就是照相機,分辨率越高就越有價值?你們覺得畫家也好、作家也好,描繪人物時只需要表現人物的外貌、體型就可以了嗎?
生:莫泊桑的作品藝術價值更高,因為他還表現了人物的個性特征。
師:找出文中最能體現人物個性的語句。
生:屠格涅夫“但是不管什么事一經他的嘴講出來,就都帶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
生:都德“不用幾句話,就勾畫出某人滑稽的輪廓”。
師:這里作者的用詞也很有特色。“幾句話”和“輪廓”之間是什么關系?“輪廓”指什么?
生:簡單的線條組成的話。
師:所以只用幾句話就可以表達了。由此可見作者的用詞也怎么樣?
生:準確。
生:左拉“不慌不忙地開始說話聲音問題很平靜,句子也很溫和”。“他的頭像古代意大利版畫中人物的頭顱一樣,雖然不漂亮,卻表現出他的聰慧和堅強的性格”“但透著十分尖銳的探求的目光”。
師:對,左位個性溫和,但在關鍵時刻同樣也很堅強。在后來法國發(fā)生的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中,他挺身而出,在報紙上發(fā)表《我控訴》一文,痛斥反動政府。結果被判刑,被迫流亡英國,并在那里去世。
生:福樓拜“他時而激情滿懷,時而又義憤填膺,有時熱烈激動,有時雄辯過人”。
朗讀第9段。
師:這兩塊石頭碰撞在一起,比喻什么?
生: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
師:福樓拜的思想可以跨越幾個世紀,找到相似的事實或格言,可見他的確博學多識,從文中的描寫可以看出莫泊桑對他的老師有什么態(tài)度?
生:敬仰。
師:此處用了“迸發(fā)”一詞,和前文什么語句相呼應?
生:“兩塊同樣的石頭碰到一起”。
師:正如福樓拜所說的:“你所要說的事物,都只有一個詞來表達,只有一個動詞來表示它的行動,只有一個形容詞來形容它。因此就應該去尋找,直到發(fā)現這個詞。這個動詞和這個形容詞,而決不應滿足于‘差不多’ ……”
今天的作業(yè) 就是描繪一位老師或同學,要學習文中的寫法,不僅寫出他的外貌特征,也要表現出他的個性特征來。周一我們請同學們讀一讀,看看大家能否猜出他所描寫的對象。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短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群像的描寫方法。
2.學習抓住人物特點的寫人方法。
3.掌握記敘中插入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
二、自學課文
1.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福樓拜和朋友們的關系如何?他們在辯論什么?他們的活動對你有何啟發(fā)?
三、學習研討
1.人物描寫采用了哪些方法?文中是如何進行具體的描寫?劃出相關的描寫性語句。完成表格填空。
描寫方法
福樓拜
屠格涅夫
都德
左拉
肖像
語言
行動
性格
2.屠格涅夫為什么對福樓拜有一種很強烈并且很深厚的愛?
3.文中人物群描寫有何特色?各人描寫有無雷同?
4.短短一篇文章寫了四位作家,作者是如何組織材料、安排結構的?為什么只選屠、都、左三個人寫?寫誰寫得最多?寫人物語言,有無具體展開談話的內容?寫三個人時按照什么順序7 .
5.讀讀課后練習三,從文中找出人物描寫得準確而生動的詞語或句子,以驗證福樓拜對莫泊桑創(chuàng)作的影響。
6.劃出記敘中的抒情與議論的句子,想想這些語句對突現人物性格的作用。
四、體驗反思
1.作家的學習方法對你有何啟發(fā)?
2.作者寫人的方法有什么特點?
五、拓展訓練
1.課外閱讀莫泊桑、福樓拜、屠格涅夫等的作晶。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寫片段作文《記一次聚會》。
六、相關鏈接
1.作家知識。
(1)莫泊桑(1850-1893)是法國著名小說家,他出身于沒落的貴族家庭。童年時代起就閱讀文學作品和寫詩。1880年起,他開始發(fā)表作品。他一生寫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說和6部長篇小說。他是19世紀歐洲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的著名作家之一。福樓拜是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啟蒙導師,對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有很大影響。
(2)福樓拜(1821—1880)生于一個世代為醫(yī)的家庭。他是19世紀法國繼巴爾扎克后最重要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生活在法國資本主義上升發(fā)展時期,但他對資本主義社會的丑惡有清醒的認識,他的小說中貫穿了這種批判精神。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
(3)屠格涅夫(1818-1883)是俄國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一生寫下了6部長篇和許多中、短篇小說。他的作品,像藝術編年史那樣反映了19世紀40至80年代俄國社會的精神生活。作品有《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
(4)都德(1840-1891)是19世紀下半葉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出身于絲商家庭,15歲起在小學里擔任自修課輔導員。1857年到巴黎,開始文藝創(chuàng)作。1870年普法戰(zhàn)爭時,他應征人伍,后來曾以戰(zhàn)爭生活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不少愛國主義的作品。作品有《柏林之圍》、《最后一課》。
(5)左拉(1840-1902)生于巴黎,7歲喪父,當過職員,后從事新聞工作。
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主要是《人間喜劇》式的長篇小說總集《魯貢瑪卡一家人的自然史和社會史》。這部大型作品包括20部長篇小說,出場人物達1000多人。作品有《萌芽》、《金錢》。
2.賞析。
莫泊桑善于寫短篇小說,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他的用詞極為簡練。但卻非常傳神,有“入木三分”的功效;他的謀篇布局條理有序,敘事清晰。在這篇文章當中,這兩點有著集中的體現。
作為福樓拜的學生,莫泊?赡芙洺R姷骄蹠膱鼍啊5窃诒疚闹凶髡咄耆[藏了自己,完全以旁觀者的角度敘事,仿佛就是安裝在屋子一角的一架攝像機,生動地記錄了諸多畫面。從屠格涅夫到都德到左拉到主人福樓拜到不知名的客人,敘述當中主次分明,敘事線路也顯而易見:按照來客次序逐一描寫。但是描寫又并不涵蓋所有的客人,避免了使文章顯得冗長沒有生氣。將主人福樓拜安排在后面出現,符合會面的習慣,避免了給讀者突兀的感覺,更為合理一些。
屠格涅夫等人都是當時的著名文豪,其個性特征極為明顯。對他們的逐一描寫顯示了作者的文字功底。幾乎只用短短的幾句話,他們的舉止、神態(tài),他們喜歡談論的話題,他們的性格特征便呼之欲出。比如寫屠格涅夫,開始一句就是:“屠格涅夫仰坐在沙發(fā)上,用一種輕弱并有點猶豫的聲調慢慢地講著。”就這短短的一句話,屠格涅夫的氣質就顯露出來。再看都德,“他的頭很小卻很漂亮,烏木色的濃密卷發(fā)從頭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須連成一片”,言不甚多,都德的肖像便被勾勒了出來。又以寫左拉為例,抓住他體質較差,不善言談的特點。如“他爬了六層的樓梯累得呼呼直喘。一進來就歪在一把沙發(fā)上”,“他很少講話,總是歪坐著。”描寫左拉的肖像時,隨處議論點出他的性格特點:“樸實但很固執(zhí)”、“聰慧和堅強”、“堅毅”、“十分滑稽和戲謔”。寫左拉的肖像描寫最多。其次是都德。行動描寫時都德的行動是一筆帶過,福樓拜和左拉的寫得最詳,福樓拜是活躍的中心人物,著墨較多。左拉的坐姿較為特殊,因此也有較多筆墨的描寫。文章沒有具體展開談話的內容,而只是概述他們的談話內容,著重于描寫他們談話的聲調儀表,評論他們的口才,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作者憑著自己細致敏銳的觀察和生動傳神的筆墨,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的特點,各有側重地進行描繪,讓個個人物活靈活現地展示在我們面前。這就告訴我們描寫人物,一定要抓住特點,有所側重,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
莫泊桑是福樓拜的弟子,莫泊桑在本文中運用文字的技藝也真正地遵循著福樓拜的教導。福樓拜曾對莫泊桑說:“你所要說的事物,都只有一個詞表達,只有一個行動來表示它的行動,只有一個形容詞來形容它。因此就應該去尋找,直到發(fā)現這個詞,這個動詞和這個形容詞,而決不應該滿足于“差不多”……作者在本文中確確實實沒有亂用一個詞,人物描寫準確生動得令人感嘆折服,這是值得每一位讀者領會學習的。
文章內容也十分健康,能給予人積極的思考。那些名字聽起來如雷貫耳的大作家,會在那么尋常的一個星期天,那么簡陋的一個小閣樓,那么自在地隨意地甚至是有些放縱地談天說地,或不顧形象地暢所欲言、追求著共同的理想!它告訴我們:“啟蒙的火花”是從兩塊同樣的石頭相撞進發(fā)出來的!科學、智慧也需要我們深思,需要我們尋找機會、把握機會,一起研討發(fā)展啊!
3.讀后感:《莫泊桑筆下》。
莫泊桑的《福樓拜家的星期天》就好像一個電影短片,細致地描繪出了在福樓拜的單身宿舍里出現的一幕幕場景。讀著這篇文章,簡單的鉛字后面一個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們富有睿智的笑容、爽朗的笑聲、思索的身影、深邃的目光,這一切都仿佛展現在我的面前,仿佛不是我在讀這篇文章,而是親歷了這次聚會一樣。
作者像是一個默默無聲的旁觀者,老早就來到了這個簡陋的屋子里,透過他的目光,我們看到了陸續(xù)到來的這些文豪。福樓拜擁抱的第一位來客是屠格涅夫。他們有著如此多的共同點,因此“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感到一種與其說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說是心靈內在的歡樂”。屠格涅夫留著古高盧斗士似的大胡子,用他特有的口音聊著文學史的話題,翻譯著歌德和普希金的詩句。
不久進來的是都德,他濃密的卷發(fā)和胡須非常有特點。講話時的略帶夸張的行為舉止顯示出他南方人的身份,而具有南方風味的諷刺口吻下的關于巴黎的話題似乎更吸引人的注意。在都德之后進來的左拉則完全是另一種氣質。他更喜歡細心地傾聽別人說話,討論時不慌不忙,聲音溫和而平靜。左拉的“頭十分像古時意大利版畫中人物的頭顱一樣,雖然不漂亮,但表現出他的聰慧堅強的性格”。而他的微笑則是讓人感到有些嘲諷的味道。
漸漸地房間里邊擠滿了人。這個時候作者的目光聚集到了主人身上:福樓拜不停地和人交談著,他充滿智慧的言談讓人不由得側耳傾聽。而和別人對話似乎能夠激起他無盡的靈感和熱情。終于客人漸漸離去,這個星期天也結束了。
在這短片中,每一個出場的人物都有一個肖像的特寫,但決不讓人覺得煩膩,因為他們每一個人都是那么的與眾不同。他們不但長相各有特色,而且面貌背后的氣質也都各不相同。作者著力雕琢出了他們各自的特點,就好像給讀者看一幅幅風格迥異的畫一樣。記敘的過程也是主次分明的。作者并沒有記下所有來訪的客人,而是選擇了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這三個“名士”。主次分明的描寫不但節(jié)省了筆墨,而且重點突出,留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不是讓人厭煩的。 .
莫泊桑不愧是運用語言的大師。短短的一篇文章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與性格特征在這些聲態(tài)并作的敘述、描寫與議論中展露無遺。
別人對話似乎能夠激起他無盡的靈感和熱情。終于客人漸漸離去,這個星期天也結束了。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I知識與能力:
1、速讀課文,體會人物形象,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學習本文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寫人的描寫方法。
3、揣摩比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寫方法。
II過程與方法:討論法
III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感受當時歐洲的大文豪身上淵博的知識、寬廣的胸懷、謙遜的品質和出色的談話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
教學準備:熟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肖像、語言、行動特點的句子,思考這些名人各自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并用表格說明。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設計:
一、聯(lián)系生活,導入課文。
星期天,是忙碌了一周的人們休息的日子,這一天,人們或者讀書睡覺,或者逛街游玩,或者走親訪友„„你最想在家做什么呢?今天,讓我們一起到法國大作家福樓拜家中,感受一下《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二、進入情景,感知氛圍。
1、瀏覽課文,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文章記敘了星期天福樓拜家的一場聚會。)
2、這是一個怎樣的聚會?(充滿學術氣氛的、氣氛熱烈的、充滿藝術氣息的、充滿生活色彩的、有著濃郁的人文氛圍的、充滿了心靈內在的歡樂的、志同道合的„„言之成理即可。)
三、合作探究,品讀賞析。
1、在眾多的人物中,作者著重刻畫了哪幾位?(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
2、你能根據課文猜出插圖中分別畫的是誰嗎?請說出你的依據。(多媒體出示課文插圖,并依次給人物標上代號。)
生:A應該是福樓拜,書上說福樓拜“做著大幅度的動作(就像他要飛起來似的),從這個人面前一步跨到那個人面前,帶動得他的衣褲鼓起來,像一條漁船上風帆”。而A的衣服就鼓了起來,如同風帆一樣。
生:C是都德。文中提到“他的頭很小卻很漂亮,烏木色的濃密卷發(fā)從頭上一直披到肩上,與卷曲的胡須連成一片”,C是圖中胡須和頭發(fā)是最多最長的。
師:對,還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C是都德的?
生:他“舉止活躍,手勢生動,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插圖中除了福樓拜他的手勢。
師:這些句子體現了他怎樣的性格?
生:活躍、好動。
師:是啊,你看,一進來他就說個不停。(齊讀第五段)
師:他為什么只用幾句話就能勾畫出某人的輪廓?
生:他善于思考和觀察。
師:而他眼中的巴黎是什么樣的?
生:“貪圖享受、尋歡作樂”的。
師:可見他對于當時社會是什么態(tài)度?
生:痛恨。
生:厭惡。
師:我們用一個成語概括——憤世嫉俗。都德的代表作《小東西》也就表現了一位破產商人的悲慘生活。
生:B可能是左拉。第八段中提到“左拉中等身材,微微發(fā)胖”,還有“他的頭像古代意大利版畫中人物的頭顱一樣”,我覺得B比較吻合。
生:不對,B應該是屠格涅夫。因為屠格涅夫 “仰坐在沙發(fā)上”,而左拉是“歪在”沙發(fā)上。相比較而言,B向后靠的幅度要比D來得大。所以B應該是屠格涅夫。
師:你觀察得很仔細,除了坐姿以外,屠格涅夫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呢?
生:還有“藍色的大眼睛”“白皙的臉”“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子”。
師:“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子”是怎樣的?(因為屠格涅夫是背對大家的,所以在這里插入屠格涅夫的圖像,讓學生形象地感知他的外貌特征。)從文中的描寫可以看出,雖然屠格涅夫和福樓拜是好朋友,但他們的個性是不同?他們的個性各是什么樣的?
生:屠格涅夫是個內向平靜的人。一件普通的事到了他的嘴里就帶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說明他非常善于思考也善于觀察。
師:很好,福樓拜呢?
生:他是個熱情外向、個性張揚的人。比如:朋友來了,“他總是親自去開門”;又比如“他時而激情滿懷,時而又義憤填膺,有時熱烈激動,有時雄辯過人”。
生:我反對。那是因為“傭人幾乎每個星期天都要回家”。但結尾“他分別送到前廳„„”,倒可以看出他對待朋友非常熱情。
生:但傭人不是每個星期天都要回家,文中用了“幾乎”二字,和前面的“總”相結合,說明不管在怎樣的情況下,屠格涅夫都會親自為朋友開門的。因此我仍舊堅持自己的觀點。
(反駁的同學嘟囔著說:“我又沒說他不熱情,只是最后一句話更能看出來嘛!”) 師:同學們看得都非常仔細。那福樓拜還有怎樣的魅力能吸引這么多客人“從中午一點到下午七點”一直絡繹不絕,“以至于新來的人只好到餐廳里去”呢?
生:博學多識!八梢杂靡痪湓捄苊髁撕苌羁痰脑捊Y束一場辯論”;“就像兩塊同樣的石頭碰在一起一樣,一束啟蒙的火花從他的話語里迸發(fā)出來”。
師:這兩塊石頭碰撞在一起,比喻什么?
生: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
師:福樓拜的思想可以跨越幾個世紀,找到相似的事實或格言,可見他的確博學多識,從文中的描寫可以看出莫泊桑對他的老師有什么態(tài)度?
生:敬仰。
師:此處用了“迸發(fā)”一詞,和前文什么語句相呼應?
生:“兩塊同樣的石頭碰到一起”。
師:正如福樓拜所說的:“你所要說的事物,都只有一個詞來表達,只有一個動詞來表示它的行動,只有一個形容詞來形容它。因此就應該去尋找,直到發(fā)現這個詞。這個動詞和
這個形容詞,而決不應滿足于‘差不多’ „„”
師:正是因為他的熱情好客,客人愿意來,更因為他是博學睿智的人,大家樂意來。“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客人們怎愿失去這汲取精神食糧的絕好機會呢?最后我們來談談左拉吧。他又是怎樣一個人呢?
生:他很溫和。在話被人打斷時,他仍“不慌不忙地開始說話,聲音總是很平靜,句子也很溫和”同時也很執(zhí)著。
生:他“腦門上豎立著很短的頭發(fā)”,“肥胖但很堅毅的臉的下半部覆蓋著修得很短的胡須”,外貌中透露著堅毅的性格。
師:對,左位個性溫和,但在關鍵時刻同樣也很堅強。在后來法國發(fā)生的的德雷福斯事件中,他挺身而出,在報紙上發(fā)表《我控訴》一文,痛斥反動政府。結果被判刑,被迫流亡英國,并在那里去世。
四、總結積累,以文讀人。
1、莫泊桑用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這幾位大作家的音容笑貌,你從莫泊桑的文章中學到了哪些有關寫作方面的知識?
五、拓展延伸。
1、莫泊桑是福樓拜的學生,他應該也是這個家庭聚會的參與者。假設在這個星期天里,四位文學巨匠都在,這時,莫泊桑來了。他們會聊些什么?各自又有怎樣不同的表情?請發(fā)揮想象,續(xù)寫文章。
2、查找莫泊桑、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相關資料,思考莫泊桑為什么選擇這四位作家進行具體描寫,他們之間有著怎樣密切的關系。
3、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閱讀這幾位作家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短教案 篇9
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是:
1 激發(fā)學生讀外國名著的興趣。
2 學習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運用語言、外貌、行動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
第一課時,我課前安排學生查找五位作家的資料,識記作家的代表作。課堂上展示學生的資料,再用課件補充資料,落實“激發(fā)學生讀外國名著的'興趣”這個目標。
第二課時,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步驟:
1、作家代表作知識搶答。
2、理解、掌握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3、談收獲,悟寫法。
4、練筆,學習描寫人物。第二個步驟是重點,我主要讓學生分組討論、探究的方式來理解、掌握這個重點。
【存在問題】
1、 時間布置有些匆促,學生討論、考慮的時間還不夠。
2、學生回答得不夠全面時,就急于把答案告訴學生,沒有引導學生深入課文仔細查找答案。
3、板書的內容過多,不夠簡練。
4、不應對四位作家平均用時,應以點帶面,重點研討對“左拉”的描寫,其余作簡要分析。
5、應增加“人物特征比較”環(huán)節(jié)。比方:都描寫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有動作描寫,各人的習慣動作有什么不同;都德與福樓拜都能言善辯,可是又有什么區(qū)別。假如能讓學生在對比中發(fā)現差別,就會對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畫人物有更深的理解。
6、由于缺少了對比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談收獲,悟寫法”就談得不夠深,也由于學生談得不夠深,就急于把自身的觀點展示給學生看;另一方面,是擔心“練筆”這個環(huán)節(jié)時間不夠,就草草結束。假如能讓學生在“悟寫法”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深入考慮,讓學生真有所悟,寧可刪掉“練筆”這個環(huán)節(jié)。應根據學生的能力、興奮點來取舍教學環(huán)節(jié),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短教案 篇10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教學目標 :
1、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本文抓住特征運用語言、行動、外貌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寫法,敘述詳略得當。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學習運用語言、行動、外貌描寫人物性格的寫法。
一、導入
莫泊桑之所以有“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得益于1873年受教于福樓拜,并因此組織了左拉、都德、龔古爾、屠格涅夫等名作家。福樓拜的嚴格要求、精心培養(yǎng)更讓莫泊桑的才能迅速進步。據說福樓拜曾
要莫泊桑對過路人進行語言素描訓練,即用最概括的語言對不同的人進行素描練習,近乎苛刻的要求,讓莫泊桑終成優(yōu)秀藝術家。今天,我們通過課文,領略一下莫泊桑人物描寫與眾不同。
莫泊桑(1850-1893),法國文學家,他是19世紀后半葉法國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創(chuàng)作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突出。他在創(chuàng)作上受福樓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響較大。莫泊桑與福樓拜交往甚密,因此寫下了這篇出色的散文
2、學生帶著下列問題自由讀課文。
a.說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
時間——星期天;地點——福樓拜家,六層樓的一個單身宿舍。
b.核心人物是誰?依次出場的是誰?出場的標志性詞語是那些?
核心人物是福樓拜。依次出場的是——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出場的標志性詞語是——第一個,過了一會兒,接著,漸漸地
c.簡要概括本文內容。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客人們都會到這里來聚會。(課文著重寫了四位著名作家相會時的言語、行動,展現了每個人的性格特點。)
二、感知形象:在這篇文章中,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沒有寫星期天在福樓拜家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沒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但是四位大作家的形象卻被刻畫得栩栩如生。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作者是如何刻畫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的。
1、(1)我們先來看主人——福樓拜: “每到星期天,從中午一點到七點他一直都有客人來”,這說明什么問題呢?
福樓拜朋友特別多,與他的交往都很密切。這也可以看出他在歐洲文壇上的地位很高。好客。
。2)刻畫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過對人物進行哪些描寫表現出來的呢?
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和行動描寫。
。3)找一下描寫福樓拜肖像、語言、行動的語句。
肖像描寫: “藍色的大眼睛”“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須”。
語言描寫:“他的嗓音特別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盧士式的大胡須下面,吹響著一把軍號”。“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話結束一場辯論;一次思想的飛躍縱觀幾個世紀,并從中找出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較。于是,就像兩塊同樣的石塊碰到一起一樣,一束啟蒙的火花從他的話語里迸發(fā)出來”。
。4)找有關福樓拜動作描寫的語句。
“門鈴一響……他總是親自去開門。”“漸漸地,人越來越多……這時只見福樓拜作著大方的動作(就像他要飛起來似的),從這個人面前一步跨到那個人面前,帶動得他內裙鼓起來,像一條漁船上的風帆!薄白詈,他的朋友們一個個地陸續(xù)走了。他分別送到前廳,最后再單獨和每個人講一小會兒,緊緊握握對方的手,再熱情地大笑著用手拍打幾下對方的肩頭……”
。5)福樓拜朋友這么多,可他是“分別送”、“單獨和每個人講”、“緊緊握握對方的手”、“再熱情地大笑著用手拍打幾下對方的肩頭”……這些短語說明什么呢?
可見福樓拜是一個熱情好客、開朗豪放、博學善辯的人。
2、(1)“第一個來到的往往是伊萬·屠格涅夫!笨梢娡栏衲蚺c福樓拜的關系怎么樣?他們深厚友誼的基礎是什么呢?哪些語句可以體現出這一點呢?
“他們相同的思想、哲學觀點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夢想;相同的文學主張、狂熱的理想和共同鑒賞能力與博學多識使他們兩個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見面,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感到一種與其說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說是心靈內在的歡樂!
(2)找出作者對屠格涅夫的肖像、語言、動作的描寫。
肖像描寫:“白的臉”。
語言描寫:“用一種輕弱并有點猶豫的聲調慢慢地講著;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經他的嘴講出,就那帶上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談話很少涉及日,嵤,總是圍繞著文學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還來一些外文書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譯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詩句!
動作描寫:“仰坐在一個沙發(fā)上”。
。3)誰能用短語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博學多識。老年持重。
3、提問:課文5、6自然段寫都德又是運用哪些描寫手段、表現了都德怎樣的性格?明確。(1)肖像描寫:“他的頭很小卻很漂亮……他的眼光有時很模糊!边@是用比較多的文字來描寫的人物。(2)語言描寫:“一來就談起巴黎的事情,…口吻談論著一切事情和一切人!保3)行動描寫:
“他習慣用手持著自己的胡子尖。他的手勢生動、舉止活躍,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這些描寫成功地塑造了都德“生活活躍,健談,厭惡腐蝕的生活方式”。
都德活潑開朗,而且很幽默。
4.提問:課文78自然段著重運用哪種描寫手段表現左拉的性格特點?
討論、明確。(豆)寫左拉用第8自然段整整一段來描寫肖像!爸械壬聿摹诛@得十分滑稽和戲濾!边@是四位來訪者中最長的一段肖像描寫。(2)語言描寫不多,因為左拉體質較差,不善言談。(3)行動描寫更少,體現了體弱特點,總之根據左拉的性格“溫和、寡言、堅毅、聰慧”選用描寫的手段。
左拉不太愛說話,沉默寡言,但是堅毅聰慧。
5.提問:試比較四人的肖像、語言、動作描寫、體會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特點,各有側重地刻畫人物的性格。討論、明確。(1)語言描寫方面,都沒有具體展開談話的內容,只是概述他們談話內容,著重描寫他們談論的聲調儀態(tài),評論他們的口才。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2)肖像描寫,下筆最多的是左拉,其次是都德。兩人的肖像形成鮮明的對照。(3)動作描寫方面詳、有略。根據人物身份不同而不同。如福樓拜是主人,所以最活躍,是中心人物,著墨較多。左拉坐相比較特殊,體質差,也有較多的文字描寫。至于屠格涅夫的動作只略寫一句,也是人物性格有關。
三、問題探究
1、 你能根據課文猜出插圖中分別畫的是誰嗎?請說出你的依據。
(出示課文插圖,并依次給人物標上代號。)
2、 作者在敘述和描寫中間,插入一些抒情和議論,有什么作用?
(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讀者更深刻地認識這四位作家。例如,對屠格涅夫與福樓拜的會面,作者議論說:“……兩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見面,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感到一種與其說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說是心靈內在的歡樂!边@里的議論告訴讀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樓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學觀點,共同的趣味、生活和夢想,相同的文學主張、狂熱的理想,共同的鑒賞能力與博學多識,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靈內在的歡樂”,使讀者對兩位大作家之間的關系有更深刻的認識。)
四、小結
這篇課文作者運用了肖像、動作、語言描寫,并根據各人最富有特點的一點著重描寫,因此塑造的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個個栩栩如生。此外,在敘述和描寫中插入抒情、議論、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更有助于讀者更深刻地認識這四位大作家,這種細致觀察后、適當且有側重地使用某種描寫手段來描寫人的方法完全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并做模仿的范本。
五、布置作業(yè) :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短教案 篇11
目標設定:1、速讀課文,能捕捉人物的主要特點
2、學習用生動細致的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特征的寫法
3、培養(yǎng)閱讀、思維、口頭表達能力
4、感受大文豪們的智慧與品質
師生活動設計:
一、 導入
二、 速讀感知
1、掃除文字障礙
2、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三、精讀鑒賞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福樓拜
小結: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來源于生動細致的描寫。
三、 品讀探究
學生分小組合作分析其他人物形象。
五、尋讀釋疑
1、對人物進行肖像、語言、動作描寫。四個人物為什么要各有側重?試舉例說明
2、作者是怎樣突出福樓拜這個中心人物的,為什么要突出福樓拜?
六、縱深挖掘
假如五位作家討論正熱烈,你——一個愛好文學的少年來請他們簽名,他們會用什么樣的表情和動作迎接你的到來呢?
七、橫向遷移
1、說話訓練(課內)
2、寫作訓練(課外)
板書設計 :
福樓拜:博學善辯、熱情大方(語言、動作)
屠格涅夫:醉心文學、博學多識(語言)
都德:言語生動、活潑快樂(語言、肖像)
左拉:聰慧堅強、沉默寡言(肖像、動作)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來源于生動細致的描寫
作者郵箱: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短教案 篇12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教學目標 】
1.了解課文內容,掌握生字、重點詞語。
2. 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本文抓住特征運用語言、行動、外貌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寫法,以把握人物性格特點。
4. 了解在敘述、描寫中插入抒情、議論的寫法。 敘述詳略得當。
5.從人物性格中體會到高尚的人格 。感受當時歐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淵博的知識、寬廣的胸懷、謙遜的品質和出色的談話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學會對群體人物的分析,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寫人的描寫方法。
2.比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寫方法,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進行描寫。
【教學設想】
1.指導思想:要體現新課標的理論,讓學生在合作與探究中思考問題。
2.教法設計:自學引導法
3.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1.有人說過:“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蓖瑯拥,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我們在刻畫人物形象的時候,要表現出他們的不同之處,就必須抓住他們的特點。不少作家善于抓住人物的特點描寫人物,使人物形象活靈活現。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法國作家莫泊桑刻畫人物的一篇文章:《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2.莫泊桑(1850—1893),法國作家。他的舅父和母親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樓拜做他的文學導師。1880年,莫泊桑以其《羊脂球》聞名于世有中短篇小說約300篇,長篇小說6部,游記3部,以及許多關于文學和時政的評論文章。
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有“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摹寫人情世態(tài),充分顯示出他的社會風俗畫家的才能。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jié)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尾都有獨到之處。文字簡潔、質樸。
3.有一次福樓拜讓莫泊桑寫一百篇有關牛的散文。莫泊桑覺得很為難,福樓拜啟發(fā)他——拉著重物上坡的牛、拉著空車下坡的牛、吃飽的牛、挨餓的牛、被陽光暴曬的牛、被鞭打的牛、休息的!加兄煌纳駪B(tài)、動作,你如果仔細觀察到了這些內容,把它們記錄下來,那么寫一百篇文章應當是不成問題的。實際上,福樓拜是讓莫泊桑去觀察,而不僅僅停留在看上!翱础焙汀坝^察”是不同的。正是在福樓拜的指導下,莫泊桑努力去觀察生活,終于成為了一位著名小說家。
二、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字詞練習
魁梧kuí 魅力mèi 一拍即合jí 白皙xī 輪廓kuò 義憤填膺yīng 滑稽jī
腳踝huái 荒謬miù 圍繞rào 固執(zhí)zhí 捋著luō 迸bìng發(fā)
空前絕后 博學多識 尋歡作樂 忘乎所以 不約而同
2.全文好像是一出舞臺劇。
時間:星期天。 地點:福樓拜家,六層樓的一個單身宿舍。
人物:以福樓拜為核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個登場。
主要內容:每個人物的肖像、語言、行動,人物之間的交流。
全文結構好像是舞臺劇的結構。
3.時間順序
“第一個來到的往往是伊萬·屠格涅夫”,先寫屠格涅夫!斑^了一會兒,都德也來了”,再寫都德!敖又鴣淼氖亲罄保賹懽罄!皾u漸地,人越來越多”,下邊重點寫福樓拜。
“第一個”“過了一會兒”“接著”“漸漸地”,都是語言標志,閱讀中要格外注意。
福樓拜(1821—1880),法國作家。《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
肖像: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子,藍色的大眼睛。
語言:他的聲音特別洪亮,仿佛吹響一把軍號。有時雄辯過人。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話結束一場辯論。他的思想一下子飛躍過幾個世紀,并從中找出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較。于是迸發(fā)出啟蒙的火花。
行動:門鈴一響,立刻把紅紗毯蓋在辦公桌上。親自去開門。像親兄弟一樣擁抱屠格涅夫。從這個人面前走到那個人面前。把客人一個個地送到前廳,談話、握手、拍肩
性格:熱情奔放,容易激動,和藹可親,博學睿智。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國作家!东C人日記》《羅亭》《前夜》《父與子》
肖像: 白皙的臉。
語言:用一種輕輕的并有點猶豫的聲調慢慢地講。講無論什么事都帶上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談話很少涉及瑣事,總是圍繞著文學史方面的事件。非常流利地翻譯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詩句。
行動: 仰坐在一個沙發(fā)上。
性格: 懷有狂熱的理想,醉心文學事業(yè),博學多識。
都德:法國作家。短篇《最后一課》《柏林之圍》,長篇《小東西》
肖像: 他的頭很小卻很漂亮,烏木色的濃密卷發(fā)從頭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須連成一片。他的眼睛像切開的長縫,瞇縫著,卻從中射出一道墨一樣的黑光。也許是由于過度近視,他的眼光有時很模糊。
語言: 一來就談巴黎的事情,講敘著這個貪圖享受、尋歡作樂并十分活躍和愉快的巴黎。只用幾句話,就勾畫出某人滑稽的輪廓。他用他那獨特的、具有南方風味和吸引人的諷刺口吻談論著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行動:他習慣用手捋著自己的胡子尖。他舉止活躍,手勢生動,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性格:生性活躍,健談,厭惡腐朽的生活方式。
左拉(1840—1902),法國作家。創(chuàng)作了由20部長篇小說組成的《盧貢·馬卡爾家族》,其中重要的有《小酒店》《娜娜》《萌芽》等。
肖像:中等身材,微微發(fā)胖。有一副樸實但很固執(zhí)的面龐。他的頭顱不漂亮,但表現出聰慧和堅強的性格。他那很發(fā)達的腦門上豎立著很短的頭發(fā),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長滿濃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斷了。這張肥胖但很堅毅的臉的下半部都覆蓋著修得很短的胡須,黑色的眼睛雖然近視,但透著十分尖銳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微笑總使人感到帶點嘲諷,他那很特別的唇溝使上唇高高地翹起,又顯得十分滑稽和戲謔。
語言:很少講話。發(fā)出幾聲:“可是……可是……”當福樓拜的激情沖動過去之后,他就又不慌不忙地開始討論,聲音總是很平靜,句子也很溫和。
行動:爬六層樓,累得呼呼直喘。一進來就歪在一個沙發(fā)上。開始從大家的臉上尋找談話的氣氛和觀察每人的精神狀態(tài)。總是歪坐著,壓著一條腿,用手抓著自己的腳踝,很細心地聽大家講。
性格:溫和,寡言,堅毅,聰慧。
4.作者在敘述和描寫中間,插入一些抒情和議論的作用:
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讀者更深刻地認識這四位作家。例如,對屠格涅夫與福樓拜的會面,作者議論說:“……兩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見面,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感到一種與其說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說是心靈內在的歡樂!边@里的議論告訴讀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樓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學觀點,共同的趣味、生活和夢想,相同的文學主張、狂熱的理想,共同的鑒賞能力與博學多識,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靈內在的歡樂”,使讀者對兩位大作家之間的關系有更深刻的認識。
5.描寫的準確而生動的詞語或句子。
“就像兩塊同樣的石頭碰到一起一樣,一束啟蒙的火花從他的話語里迸發(fā)出來!睉撜f,“迸發(fā)”一詞用得準確而生動。兩塊石頭撞擊在一起,發(fā)出了火花,用“迸發(fā)”最好。
“他只用幾句話,就勾畫出某人滑稽的輪廓”!肮串嫛迸c“輪廓”,搭配得好!爸挥脦拙湓挕迸c“勾畫”也前后一致。
三、課堂小結
1.本文作者抓住了四位大作家的性格特征來進行描寫,今后我們在作文中,一定要學習本文的寫法來刻畫人物。另外,平時我們還要注意留心觀察人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表現,各有側重地來進行描寫。這樣,你筆下的人物肯定會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2.拓展延伸:
。1)出示莫泊桑頭像,學生試用在記敘、描寫中插入議論、抒情的寫法對莫泊桑作一下肖像描寫。
。2)學習本文寫法,寫出三位同學(或好友)的不同個性特點。
要求:①從外貌(肖像)、語言、行動三方面來寫。②不少于400字。
(3)課外閱讀這幾位作家的作品。
【課后反思】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短教案 篇13
備課時間2003年3月27日 教師 徐焰
教學目標 :
1、 能從人物的描寫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
2、 學會從人物性格中體會到高尚的人格
3、 了解在敘述、描寫中插入抒情、議論的寫法。
教學難點 :
1、 前面學生學到的是一個人物的描寫,對于群體人物的描寫較為陌生,因此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學會對群體人物的分析。
2、 知道應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進行描寫;
教學設計;
要體現新課標的理論,讓學生在合作與探究中思考問題。
教學步驟 :
一、 導入 課文
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人物的描寫,知道可以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神態(tài)和心理活動的描寫刻畫人物的性格,今天我們來結識四位舉世聞名的大作家。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國文學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記錄在散文《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作者)
二、 檢查預習作業(yè)
1、同學們都已經預習過這篇課文了,這四位大作家都是誰呢?
生: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
2、(出示有關幾位作家簡介的投影片)幾位作家中我們最熟悉的是誰呀?為什么?你能給大家介紹這位作家嗎?
福樓拜(1821-1880),法國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 1-1883),俄國作家,代表作有《父與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國作家,短篇小說代表作是《最后一課》。
左拉(1840-1902),法國小說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三、整體感知課文
(指點投影片,簡介莫泊桑)莫泊桑(1850-1893),法國文學家,他是19世紀后半葉法國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創(chuàng)作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突出。他在創(chuàng)作上受福樓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響較大。莫泊桑與福樓拜交往甚密,因此寫下了這篇出色的散文
1、散文的特點是什么?
生:(齊答)形散而神不散。
教師:在這篇文章中,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沒有寫星期天在福樓拜家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沒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但是四位大作家的形象卻被刻畫得栩栩如生。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作者是如何刻畫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的。我們這節(jié)課重點解決兩個問題。
2、下面請同學來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考慮這幾位作家分別具有什么樣的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樣表現出來的?
。1)我們先來看主人——福樓拜(板書:福樓拜)“每到星期天,從中午一點到七點他一直都有客人來”,這說明什么問題呢?
回答:可見福樓拜朋友特別多,與他的交往都很密切。這也可以看出他在歐洲文壇上的地位很高。(意思對即可)
。2)刻畫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過對人物進行哪些描寫表現出來的呢?
回答: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和行動描寫。
(3)找一下描寫福樓拜肖像、語言、行動的語句。
回答:肖像描寫是“藍色的大眼睛”“古高盧斗士式的大胡須”。語言描寫有“他的嗓音特別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盧士式的大胡須下面,吹響著一把軍號”!八梢杂靡痪浜苊髁撕苌羁痰脑捊Y束一場辯論;一次思想的飛躍縱觀幾個世紀,并從中找出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較。于是,就像兩塊同樣的石塊碰到一起一樣,一束啟蒙的火花從他的話語里迸發(fā)出來”。
。4)從對福樓拜的語言描寫中,可以看出福樓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博學善辯。(板書:博學善辯)
。5)找有關福樓拜動作描寫的語句。
“門鈴一響……他總是親自去開門!薄皾u漸地,人越來越多……這時只見福樓拜作著大方的動作(就像他要飛起來似的),從這個人面前一步跨到那個人面前,帶動得他內裙鼓起來,像一條漁船上的風帆!薄白詈,他的朋友們一個個地陸續(xù)走了。他分別送到前廳,最后再單獨和每個人講一小會兒,緊緊握握對方的手,再熱情地大笑著用手拍打幾下對方的肩頭……”
。6)福樓拜朋友這么多,可他是“分別送”、“單獨和每個人講”、“緊緊握握對方的手”、“再熱情地大笑著用手拍打幾下對方的肩頭”……這些短語說明什么呢? 把關鍵詞語通過重讀表現出來。
可見福樓拜是一個熱情好客、開朗豪放的人。(板書:熱情豪放)
(7)“第一個來到的往往是伊萬·屠格涅夫。”可見屠格涅夫與福樓拜的關系怎么樣?他們深厚友誼的基礎是什么呢?哪些語句可以體現出這一點呢?
“他們相同的思想、哲學觀點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夢想;相同的文學主張、狂熱的理想和共同鑒賞能力與博學多識使他們兩個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見面,兩人都不約而同地感到一種與其說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說是心靈內在的歡樂!
。8)找出作者對屠格涅夫的肖像、語言、動作的描寫。
肖像描寫的是“白的臉”。
語言描寫是“用一種輕弱并有點猶豫的聲調慢慢地講著;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經他的嘴講出,就那帶上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談話很少涉及日,嵤,總是圍繞著文學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還來一些外文書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譯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詩句!
動作描寫是“仰坐在一個沙發(fā)上”。
(9)誰能用短語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博學多識。老年持重。(板書:博學多識 老年持重)
。10)剛才我看到大家把關于都德、左拉的肖像、語言、行動描寫的語句都在書上勾畫出來了,通過這些描寫你們看這是兩位具有什么思想性格特征的大作家呢?
都德活潑開朗,而且很幽默。
左拉不太愛說話,沉默寡言,但是堅毅聰慧。
教師總結:
這都不是一眼就能直接看出來的,因此作者的這種肖像描寫已不是純粹的客觀描寫,而是用議論來發(fā)表自己的主觀感受了,并把自己對左拉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純客觀的自然描寫就只能是“肥胖的臉,近視眼”,而在描寫中插入議論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點表現得更加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一點對我們同學作文也很有啟發(fā)。另外,為什么我們在讀完課文之后就能說出四位作家不同的性格特征呢?因為作者莫泊桑抓住了四位作家的不同特點,從肖像、語言、行動等方面進行了描寫,把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三、 知識的拓展
我們做一個小練習:四位作家的思想性格特征我們現在都已經掌握了,假設此時四位大作家正在談論著文學方面的事情,這時門鈴響了,來者不是別人,正是莫泊桑,請你抓住這四位作家的不同的性格特征來想像一下此時這四位作家會用什么樣的表情、語言和動作來迎接莫泊桑的到來呢?同學們討論一下。
四、 布置作業(yè)
1、 完成續(xù)寫
2、 完成《語文評介手冊》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短教案 篇14
本文以簡短的篇幅刻畫了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現了他們的思想性格特征。寫人物怎樣抓住肖像特點,如何做到聲態(tài)并作,從表情寫到內心,如何在敘述、描寫中插入議論抒情,本文都是典范之作。因此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是:
1、知道應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進行描寫。
2、了解在敘述、描寫中插入議論、抒情的寫法。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朗讀、討論、分析、揣摩,通過比較作者對幾個人物的不同寫法,學習本文描寫人物的寫作技巧。注重對學生進行獨立分析、思辯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并通過練習增強學生對本文學習重點的理解運用。在引導學生分析有關四位大作家的肖像、語言、行動描寫的語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后,運用在記敘、描寫中插入議論抒情的寫法對莫泊桑進行肖像描寫;讓學生發(fā)揮想像假如此時四位大作家正在談論著文學方面的事情,恰巧就在此時,莫泊桑來了,根據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他們會用什么樣的表情、語言和動作來迎接莫泊桑的到來。當學生通過思考,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時候,就已經逐步理解并掌握了本文的學習重點。
教學中最大的不足我感覺是朗讀這一環(huán)節(jié)做得不夠,應該把朗讀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而不是集中在某一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