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語文復習計劃
七年級語文復習計劃
厚街湖景中學 范天華
復習提要
1、 語言積累和運用。
2、 現代文閱讀。
3、 文言文、古詩詞閱讀。
4、 作文復習。
5、 專題訓練及總測試。
重點
1、 注意辨別字形、正字音、釋詞義,理解語句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2、 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和寫作特色,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學習文言文,生在朗讀、背誦。掌握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理解文章大意,學會翻譯文言文。
4、 學會審題,并結合學習生活實際,選取典型的材料進行作文,學會運用學過的詞語及寫作技巧。
難點:
1、 關鍵詞語的揣摩。
2、 理解一些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3、 理解詩歌的意境。
4、 作文的選材立意。
課時劃分:
1、 積累與運用(4課時)。A、拼音漢字、改正錯別字。B、古詩、名句的默寫。C、仿寫句子、廣告標語、綜合性學習。D、對對子、名著導讀。
2、 現代文閱讀(4課時)。A、課內閱讀(2課時)。B、課外閱讀(2課時)
3、 文言文閱讀(2課時)。
4、 作文(2課時)。
附:專題練習分工:積累與運用:張桂芬、鐘國珍,現代文閱讀(課內:王安華、黃卓苗,課外:鄭小堅、范遠填),文言文閱讀:方煥章,作文:王文捷
復習教案
第一課時
復習內容
1、 復習本冊學過的生字生詞,掌握音、形、義。
2、 熟練運用學過的生字詞。
復習過程
一、復習本冊學過的生字生詞,掌握音、形、義。
1、教師指導學生掌握關鍵詞語,讓學生讀、抄一遍,掌握正確的讀音和拼寫規則,特別注意平常容易讀錯的字音和多音多義字的讀音。
如:
A、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癡( )想 隱秘( )誘惑( )xuān( )騰 一shùn( )間 yùn( )含
B、請你找出并改正詞語中的錯別字.
驚荒失措 _____改為_____ 昂首鋌立_____改為_____
二、進行逐單元進行聽寫訓練。(一般分開在課前進行)
三、完成試卷練習。(課后鞏固為主)
第二課時
復習內容
1、 復習古詩、名句的默寫。
2、 學會初步賞析一些古詩或《論語》中的名句。
復習過程
一、學生復習要求背誦古詩和名篇。
1、 學生誦讀本冊要求背誦的古詩。
2、 教師指導學生熟記一些名句,會默寫。
3、 掌握重點,理解詩歌的主題思想,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二、默寫練習。(主要針對后進生,以激勵為主)
如:
A、商女不知亡國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泊秦淮》
,淺草才能沒馬蹄。《錢塘湖春行》
B、《觀滄海》中展現海島生機勃勃的詩句是: , 。
, 。
《次北固山下》一詩中道出新舊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
三、課后試卷練習鞏固。
第三課時
復習內容
1、 仿寫句子。
2、 復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辨別和運用。
復習過程
一、明白仿寫的意義及方法。
1、仿句是按照題目已經給出的語句的形式,再另外寫出與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內容不能完全一樣。只要被模仿的是句子的形式,不管是單句或復句,都列入仿句。
2、仿句考查的知識點:
(1)、考查同學們對語法、修辭等知識的綜合運用,要求同學們根據不同的語境和要求,寫出與例句內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義上有密切關聯的句子。
例如:生活就是一塊五彩斑斕的調色板。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這道題目從句式上看是陳述句。在修辭上運用了比喻,同學們要注意比喻運用的得體,比喻的藝術貴在創新,要尋找新鮮、活潑的喻體,保持上下文的協調性。如:希望就是一顆永不隕落的恒星。希望就是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
(2)、考查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聯想、想象能力,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什么樣的年齡最理想?什么樣的心靈最明亮?什么樣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樣的青春最輝煌?鮮花說,我開放的年齡多嫵媚;月亮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燕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陽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該題是問答式的仿寫,在回答上運用擬人的修辭,要求天下們針對性進行回答,有一定的開放度,但是在解題時,要注意結合回答對象的特點。如:我純潔的心靈多明亮;我奮斗的人生極美好;我燃燒的青春極輝煌。
(3)、是對同學們思想認識水平的檢測,包括道德素質,審美意識、審美情趣,乃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
例如: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撒下一片陰涼;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潤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這道題既是續寫又是仿寫,要求同學們對句子進行仔細分析品味,揣摩出句中所闡明的意義。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如果……就……)及修辭(比喻、排比)外,尤其要注意句中所蘊含的思想內容(奉獻精神)。這就要借助自己的感悟,寫出富有生活哲理、啟迪人們樹立正確人生觀的句子。
二、仿寫練習訓練。
如:
仿照例句,另寫一個句子。
例句:沒有泥石的聚積,就沒有高山的巍峨。
沒有 _____________的聚積,就沒有 。
2.仿寫下面劃線的句子。
芳草萋萋,楊柳依依,春景給人的是勃發的踴躍之情。
秋高氣爽,萬山紅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照句子,從“成功/失敗、得意/失意、順境/逆境”三組詞語中任選一組(也可自擬一組)仿寫句子。要求:1句式基本相同;2修辭手法基本相同;3語意通順。(2分)
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樂日子里的一把吉它,盡情地為你彈奏生活的愉悅;
朋友是憂傷日子里的一股春風,輕輕地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仿:朋友是什么,朋友是 。
朋友是 。
4.仿照例句,運用比喻,另寫一組句子。(可選擇新的本體和喻體,句意須前后關聯,字數不一定與原句相同。)(4分)
例: 一棵樹,
是一艘大地的船。
大地的船,
為春風升起綠帆。
三、練習卷鞏固。
第四課時
復習內容
1、 對對子。
2、 名著導讀。
復習過程
一、掌握對對子的方法,并能進行簡單的對對子。
1、 教師指導方法:字數與詞性的聯系,內容的關聯等。
2、 教師示例:
嘗天下美灑——讀世間好書(戲人間才子……)
3、 學生嘗試練習。
如:甲: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
乙:______________,春香 。(蘭花、桂花、茶花、梅花、牡丹花、玫瑰花;夏香、秋香、冬香)
A:父恩重如山。B: 。
A:人比黃花瘦。B: 。
A:日出驚山鳥。B: 。
二、掌握名著導讀的知識點。
1、教師引導學生明白本冊三本名著的主要內容及相關知識點。
2、老師設計幾個關鍵性問題,讓學生去找答案。
3、問題的反饋。教師歸納答題的技巧。
如:
《愛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啟示
1、 作家、作品。
A、《愛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亞米契斯為9-13歲的孩子創作的一部小說。
B、采用日記體形式,講述一個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故事主題:真摯的愛。
C、全書共100篇,分三部分:①主人公恩利科的日記。②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③老師的九則故事。這三部分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為中心。
2、問題設計。
A、《愛的教育》一書中哪個故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B、讀了《愛的教育》,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試舉例說明。
C、《愛的教育》的故事中,誰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為什么?
《繁星》《春水》:母愛、童真、自然
1、 作家、作品。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主要是“零碎的思想”。
B、全集包含三方面的內容:①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②對大自然的崇拜。③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問題設計
A、冰心的《繁星》《春水》中,哪一首詩給你印象最深?并談談你有體會。(如《紙船》)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
1、 作家、作品。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學史上流傳聞最廣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2、 了解其中一些經典作品的寓意。
3、 閱讀其中的一些寓言故事,認識故事提示的寓意。
4、 練習鞏固。
A、《伊索寓言》中你最喜歡哪幾則故事?請說說理由。(最少兩則)
B、你能從《伊索寓言》中說出一則警示人們做好事也要看對象,以免上當受騙的故事嗎?
第五、六課時
復習內容
1、 本冊書中的課內講讀課文。
2、 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3、 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4、 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
5、 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
復習過程
一、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1、 指導學生再次把握各講讀課文的文章脈絡,理清思路。
如《看云識天氣》這一課
《看云識天氣》是一篇介紹如何看云識別天氣的方法的科普文。作者憑自己多年的觀察體驗,抓住“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這一特征,先從總體上指出云和天氣的關系,說明可以看云識天氣;再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具體介紹不同形態的云和天氣變化的關系、不同的云上光彩和天氣變化的關系,說明怎樣看云識天氣;最后指出看云識天氣的意義及局限性。閱讀本文使我們從中學到許多識別陰晴雨雪天氣的知識。
二、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1、教師讓明確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會有不同的含義,或更具深刻的含義。
2、指導學生如何去理解在語言環境中詞語的深刻含義。
A、上下文的聯系。
B、詞語句子的言外之意。
C、作品的寫作背景。
如:《風箏》
然而我的懲罰終于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很久之后,我已經是中年。我不幸偶爾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文中的“不幸”應該如何理解?(結合上下文)
“現在,故鄉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并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但是,四周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如何理解“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結合寫作背景)
三、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
1、理解作者表達的主題思想,劃出文章中的重點句子,并能結合主題思想有較深的理解。
如:《風箏》
《風箏》是一篇意蘊深厚,發人深省的散文詩。文中回憶了“我”粗暴地毀掉小兄弟苦心孤詣做好的風箏這一少年往事,抒發了自己懺悔、自責的思想感情,字行間流露出濃濃的同胞手足之情。這篇散文詩可以多角度、有創意地解讀。
“我還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 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的方法有:
A、 看文章的題目。
B、 看文章的開頭和結尾。
C、 看文章的抒情、議論部分。
D、 分析人物的性格。
E、 綜合各段段意。
F、 分析文章的寫作背景。
這些方法要結合具體的文章去感悟,去理解,去運用,多做專題訓練,才能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
四、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
1、教師在“閱讀與思考”上指導學生,如何結合生活實際去理解文章。
創作源于生活,我們讀到的一些文章,往往好像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似曾相識,甚至有的學生好像自己親身經歷過。這時,我們就可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運用正確的觀點和態度,評價文章的真、善、美,發表自己的看法,談自己的感受。
如:《皇帝的新裝》
A、對兩個騙子的行騙,如果是你,你會上當嗎?
B、騙局被揭穿后,為什么皇帝還要把游行進行下去呢?談談你的看法。
五、小結
要提高閱讀能力,一定要多讀,多想,多訓練,運用教師教給的閱讀方法,解決新情境中的問題。課堂上大膽質疑,討論歸納,提高閱讀能力,積極參與。
六、練習試卷鞏固。
第七、八課時
復習內容
1、 文言文實詞、虛詞積累。
2、 文言文翻譯。
3、 文言文主要內容和寫作特色。
4、 古詩文的朗讀和背誦。
5、 重要的作家作品常識。
復習過程
一、文言文實詞、虛詞積累
文言文實詞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方法解釋,有的可用換字的辦法解釋,這些詞的詞義古今變化不大,容易掌握。但有一些詞的意思與現代漢語完全不同,值得我們特別注意,萬萬不可望文生義,以致造成錯誤。這些詞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 古今異義。
有一些詞,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意義和古代意義已毫無關系,古今意義完全不同;也有一些詞,古義和今義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應該加以注意。
如“余”的古義是第一人稱代詞,今義則變成“剩余”;“去”的古義是“離開”,今義是“到……去”。
(二) 一詞多義。
有一些詞,有它本來的意義,另外一些還有引申義,這造成詞的多義現象。
如“時”本義是“時間”,后來從本義發展引申“時機”;相時而動。又引申為“按時”、“及時”:“學而時習之”。又引申為“時常”:“故時有物外之趣”。
(三) 詞性活用。
有一些詞,通常用為一種詞性,但有時活用為另一種詞性。
如“智子疑鄰”的“智”原來是形容詞,“聰明”的意思。但這里活用為動詞的意動用法,解釋為“認為……聰明”。
(四) 漢字的通假。
所謂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漢語書面語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如“項為之強”“強”通“僵”,僵硬的意思。假借字的產生,大約有兩種原因:第一種原因是本來有一個正字,但是寫書或抄書的人由于一時筆誤,寫成了別一個字,后來相沿下來,得到社會承認,或者由于地方習慣,寫成了另一個字。第二種原因是本來沒有正字,從一開始就借用某一個字。課文中的通假字,一般都在注釋中說明“#”通“#”。
虛詞的用法比較靈活。
如:“之”、“以”、“而”
之:助詞“的”“故時有物外之趣”
代詞“客觀存在”、“它們”、“他”、“他們”“昂首觀之”
助詞,用于主謂之間,不譯“心之所向”
以:介詞“把”“以土礫凸者為丘“
介詞“用”“徐噴以煙”
介詞“因”“此獨以跛之故”
而:表順接“地”“著”“并”或不譯“溫故而知新”
表轉接“卻”“但是”“人不知而不慍”
二、文言文翻譯
為了理解文言文的大意,要先把文言文翻譯為現代文。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文必須忠實原文,字字落實。根據文言文與現代文的不同的特點,翻譯時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1、加。文言文以單音節為主,而現代文則以雙音節為主。有些文言實詞的基本意義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詞上加一個字,變成現代的雙音節詞。
如:余憶童稚時的“憶”即“回憶”“回想”。
2、留。即文言文中沿用至今,古今意義相同的詞語,以及人名、物名、地點、官名、書名、年號等專有名詞可按原文予以保留。
如:奐山山市“奐山”是地名,“山市”是物名,均按原文不變。
3、換。即指文言文中有的詞的意義,現在已改用其他詞來表達,或者有的詞雖然有的詞還用,但已改變了意義,都要換成相應的現代漢語詞語。
如:“始悟為山市”譯為“才明白是山市”。
4、省。即指文言文中的一些虛詞,無法用相應的現代漢語來翻譯,如果省略后不影響原義的可省去。
如: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中的“之”位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可不譯省去。
5、調。即指文言文中某些特殊的句式,翻譯時要根據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調整語序。
如: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于空中”介賓短語后置,應調到動詞之前,譯為“我心里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
6、補。文言文通常有省略主語、介詞的賓語和量詞等,所以翻譯時,必須補出。
如:“可以為師矣”譯為“可以把(他)當作老師了。”
三、古詩文的朗讀和背誦。
四、重要作家作品常識。如《論語》。
五、文言文主要內容和寫作特色。
1、老師指導學生復習本課各單元出現的文言文。
A、重點掌握的字詞。
B、翻譯全文,并重點理解一些句子。
2、配合練習加以鞏固。
3、課后練習試卷。
第九、十課時
復習內容
1、本冊各單元的綜合性學習。
2、本冊中各單元的作文指導。
3、一些常用文體的寫作指導。
復習重點
1、作文的寫作技巧。
2、作文隨堂訓練。
復習過程
一、本冊的綜合性學習與寫作。
1、《這就是我》看范文,讓學生找寫作特色。
(范文一)老鼠的自我介紹
我是一只小老鼠,大家都認識我吧?我知道你們都非常討厭我,因為我專干那些偷偷摸摸的事,是你們人類的公敵。
我有一身光滑的毛,只是顏色不太好看,背上的毛是灰褐色的,腹毛是白色的。小鼻子尖尖的,耳朵向前伸。上頜門齒從側面看,有個缺口,但我啃東西還是相當不錯的喲。別人都說我丑,可我覺得自己還是蠻漂亮的。
我的兄弟姐妹特別多,有的都進入大城市了。告訴你,一對大家鼠夫婦在一年內連續繁殖,如果不計算死亡的個體,子孫后代可以達到3.5萬只以上呢。怎么樣,數字夠驚人的吧?總有一天,我們鼠類的數量會大大超過你們人類的。
我們鼠類的適應性特別強,無論是寒冷的高山上,還是干熱的沙漠;無論是茂密的森林,還是廣闊的草原;無論是農村,還是城鎮,我們都能安家落戶。
我們的活動是有一定規律的,如褐家鼠常沿墻根、夾道行走,在這些地方形成鮮明的跑道。
我們喜歡吃什么樣的食物呢?那要看在什么地方了。如果在干燥食物豐富的地方,那我們就喜歡含水分多的食物;如果在含水分少的地方,那我們就喜歡干燥食物。
哎呀,我真是饒舌,怎么連這些都告訴你們了?還不是讓你們更容易治我們嗎?你們人類真是太壞了,老是跟我們過不去,還編造一些什么“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歇后語。昨天,和我住在一起的三個弟弟妹妹都是被鼠夾夾死了,三個哥哥姐姐也都被老鼠藥毒死了,只剩下我孤零零的一個了。我要到別的地方去,多找些朋友,加強繁殖,向人類復仇。你們沒有看見,它們死得有多慘!我知道你們為什么害我們,因為我們偷吃你們的糧食,咬壞了你們的衣服。對吧?你們人類真是小心眼!
我真希望有一天,你們人類不再追捕我們,而用改造遺傳“基因”的方法,改造我們,使我們改惡從善。要是人鼠能和平共處,那該有多好呀!
參考文題: 的我(快樂、煩惱、……寫你升上中學后體會最深的事)
目不識丁的我
湖景中學 初一(6)班 盧燕南
童年的我,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孩子,什么東西也要動一動,摸一摸,所以經常闖禍。
于是父母決定要花點時間好好教導我。某天,爸爸特意抽出時間準備親自教我認識字,教了老半天,我卻一個字也記不住。媽媽只好找出些漂亮的圖片引誘我,爸爸對我說:“要想得到這些圖片,必須記住今天所學的字。”這可難倒了我了,因為我只對好吃美味或好玩好看的東西感興趣……
在家中,我的確是父母眼中的寶貝,為了我他們甚至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摘下來,但是我不覺得自己有哪些地方值得他們那么寶貝,只不過有一雙白兔般的眼睛,一個小小的鼻子加一張小嘴,一句話——普普通通嘛!
有一天,電視正在播放新聞,因為是普通話新聞,我好奇地走近去看了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電視里居然出現了“牛間新聞”?我如同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趕緊叫爸爸過來看,并以一種極其驚訝的口吻問:“爸爸,怎么會有‘牛間新聞啊’?”爸爸仔細看了一下,便哈哈大笑起來,說:“南南,你認準它是‘牛間新聞’嗎?”我很不解地點了點頭。爸爸馬上進房為我拿來一本字典讓我把我讀為“牛”的那個字找出來,原來那個字不念“牛”,而念“午”,爸爸在一旁還在笑我:“這本來就是‘午間新聞’,世界上哪來‘牛間新聞’啊?”
從那以后,一到中午播放新聞時,爸爸總是在大嚷:“南南,‘牛間新聞’又來了。”我又氣又難堪:“爸,求你別再叫了……”
不知不覺中,那個目不識丁的孩子已經在父母、老師的教育下成長為一個識字懂詞的初中生了,但是每想起這件事,我總忘不了那個“牛間新聞”。
2、《漫游語文世界》怎樣看待“默默無蚊(聞)的奉獻”“錢(前)途無量”一類改動的廣告?
拓展:請你給學校圖書館(食堂、草坪等)寫一則標語。(不要用到“請”“禁止”“不要”之類的語言)
參考文題:我從 中學到了語文
3、《感受自然》請你為自然界中的一位“朋友”展開心靈的對話,你會說些什么?
參考文題: 是我的好朋友(請填上自然界中的一物,講明為什么是你的好朋友)(范文)秋葉是我的好朋友
初一(4)班 陳杰莊
那是一個秋季的一天,秋雨瀟瀟灑灑。可憐的秋葉,小小的身子,怎經得住秋風秋雨的夾襲。終于,衰竭了,離開了枝頭,飛旋著飄落下來!我的心情不自禁一絲悲戚,心里總是覺得很辛苦。
綠葉,這就是你短暫的一生嗎?一片小小的秋葉悠然落入我敞開的領口,鉆入懷里,好涼喲!而我心里卻倍感溫暖,我明白了:他分明在安慰我這顆惆悵的心,他向我訴說了一切——他的一生,使我懂得了:生命并不是在于長短,而是在于有否奉獻!綠葉啊,綠葉,我愛你那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一生啊!
在輕風流水歡奏春曲時,薰風吹拂的大地上,禿枝叢葉,我又綻開了新芽,勃發了生機。那綠色葉,顯示出不盡的活力。葉子會盡情地吮吸著大地母親的乳汁,便舒展他翠綠的身子。盛夏,他不怕烈日的灼熱,默默地進行著光合作用,把制造的養料毫無保留地輸送給花和果實,使花朵更妍麗,果實更甜美!“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句難道不是贊揚著葉子那無私奉獻的精神嗎?經歷了嚴冬的磨難與春的更新,他坦然化作泥土,以自己的生命去滋養,護理新的生命。于是葉兒更青翠,花兒更妍麗,果實更甜美……
如果有的選擇,我希望上帝給我一份能力,人們服務和奉獻的禮物。我愿化作為一片秋葉,一片做出奉獻的秋葉!
秋葉啊,秋葉,你永遠永遠都是我最好最好的朋友啊!
4、《探索月球的奧秘》請你分別說出一則有關月亮的傳說和一名與“月”相關的詩句。
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
“月是故鄉明”“我寄愁心與朋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朋似弓”……
5、《我愛我家》主題可以是“愛”,也可以是由一物引發的思考。如時代的進步,家鄉的變化等。
參考文題:《 的故事》、《媽媽的嘮叨》、《我家的 》
媽媽的嘮叨
初一(14)班 葉沛楊
世間似乎每一個人的媽媽都會嘮叨自己的兒女,這里一句話,那里一句話,天天掛在嘴上的就是這永遠也“唱”不完的嘮叨,所以有時候難免就覺得有點煩,或者好煩吧。
坐在家里看電視只要稍微久一點,媽媽就會開始嘮叨開來:“不要看那么久的電視,只會對你眼睛有影響的。”我若是沒有理她,那就會是接上來的十幾、二十分鐘的“打擊”。“平時不好好學習,現在這成績那么差,還好意思看……”煩都煩死了,讓我不得不放棄這無硝煙的戰爭,舉手投降。
當我拿著籃球,一腳踏出門時,耳邊就會上起必修課來,“打完了就回來,不要太晚回來了,也不要隨便買汽水喝,喝蒸餾水就行了,記著早點回,不要讓我到處找……”唉!其實球場就離家沒那么四、五十米路,還擔心什么呢?
到了冬天,嘮叨就更多了,每次出門都叫我:“多穿點衣服,冷了就添多幾件,熱了就脫。”睡覺時還是睡前教育——“蓋好被子,不暖就蓋多一張。”這時我也總會回答說:“行啦!行啦!”
進了初中后,我每次離開家時,媽媽總是怕我丟了或者干什么壞事似的叮囑:“在學校不要跟人打架,記得要吃飽飯,不要亂吃東西啦。”重復的“家經”在媽媽的嘴里總是念個不停。她不覺得煩,我卻覺得煩了。可是周周如此,次次如此……
可是,說也奇怪,不知不覺中,媽媽不在的時候,特別是在學校,夜深人靜了,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就會想起媽媽的嘮叨來,其實也沒那么難聽嘛。尤其是到了周五晚,甚至有點想念媽媽的嘮叨了,這時要是聽一聽媽媽的嘮叨,那肯定是一首首動聽的音樂了。夢中……有媽媽的嘮叨。哪怕是一千遍、一萬遍也是聽不厭的。
啊,媽媽的嘮叨,說不完的話題,道不盡家經。
啊,媽媽的嘮叨,唱不完的樂章,聽不厭的歌。
6、《追尋人類的起源》神創造人,是對人類起源的錯誤解釋,但是這類神話為什么能夠世代流傳?請談談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