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學設計8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教學目標
1學習并運用正確的朗讀方法,誦讀課文。
2分析比喻的含義,體味比喻說理的生動形象和說服力。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正確的感悟雄健精神對我們的現實意義。
教學重點
1通過反復朗讀,理解課文內容,體味作者的豪壯情懷。
2揣摩本文比喻中蘊涵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教學設計
一、導入 :播放《國歌》的音樂,同學們,這是我們每個中國人都非常熟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這首歌正如歌詞中所說的那樣,是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 時候”創(chuàng)作的。她如戰(zhàn)鼓震撼了中國人的心,她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保衛(wèi)和建設自己的家園,克服重重困難,執(zhí)著向前。偉大的革命家李大釗曾在20年代,也是在我國處在艱難的時候,創(chuàng)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她同樣也激勵著中國人努力沖破一切困難,奮勇向前。
二、介紹李大釗:李大釗同志,字守常,
這里錄一首李大釗留學日本時(一九一六年)作的《口占一絕》以志紀念:
壯別天涯未許愁,盡將離恨付東流。
何當痛飲黃龍府,高筑神州風雨樓。
(詩歌大意):我們懷抱著救國救民的雄心壯志分別了,從此海角天涯,各自一方,但是祖國的前途,人民的命運,時局的艱辛,并不容許我們發(fā)愁啊,快把離愁別恨統(tǒng)統(tǒng)拋到滾滾東流的水中去吧!何日消滅了竊國大盜袁世凱,且讓我們盡情開懷暢飲,慶功祝捷,到那時候,我們一定會回想起今天小飲餞別時共同約定的諾言,高高地筑起一座神州風雨樓來紀念這偉大的勝利。
三、整體感悟:
(一)
思考:A、勾畫出應該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詞語。
B、文章的語言有什么樣的特點?
C、艱難的國運是怎么樣的一種命運,請聯(lián)系文的具體語言來回答。
1、出示應該掌握的詞和不理解的詞,清除閱讀障礙。
其經歷亦復如是 固是高高興興地往前走 奇絕壯絕的境界 老于旅途的人 以成其濁流滾滾 魄勢 阻抑
2、初步把握語言特點。(指名回答)-----本文語言氣勢磅礴,鏗鏘有力,
3、“艱難的國運”的含義:二十年代的國家命運。
了解寫作背景:帝國主義列強虎視眈眈,國內軍閥混戰(zhàn),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二) 指名朗讀各段,每讀完一段即歸納各段內容---------研究寫了什么、怎么闡述
1、歷史的道路崎嶇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沖過去。
2、民族生命的進程就像江河的進程,是曲折坎坷的。
3、人類的歷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絕壯絕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險的美趣。
4、中華民族的道路崎嶇險阻(國運艱難),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賞到壯美的趣味
5、中華民族國運艱難,需要我們發(fā)揚黃河那種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三) 揣摩文章的語言:
1、喜歡哪些句子呢?請它推薦給大家。
2、聯(lián)系課后練習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義和作用。
比喻 長江大河——民族生命進程
揚子江、黃河——中華民族歷史進程
浩浩蕩蕩——中華民族歷史勢不可擋、一往無前
平原無際,一瀉萬里——中華民族歷史順利發(fā)展
曲折回徊,崎嶇險阻——中華民族歷史所逢的艱難國運
長江、黃河穿沙漠,過山峽——中華民族前進中的艱難斗爭
濁流滾滾,一瀉萬里——中華民族的光明前程
四、重點突破:
1、朗讀并理解樂趣的含義。你能聯(lián)系歷史事實來談談你的看法嗎?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戰(zhàn)艱險,征服旅途,無限風光在險峰。
B國難當頭,挺身而出,英勇斗爭,做一個大寫的人
C為民族的新生而奮斗,奉獻生命的光和熱,譜寫壯麗的人生之歌。
2、聯(lián)系第五節(jié),談談“雄健的精神”的具體含義。
從課文的標題來看,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兩者的關系,你能結合文章,把作者言而未盡的意思說出來嗎?————-理解寫作目的。
艱難的國運:“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
雄健的精神:勇往直前、英勇無畏的民族精神
雄健的國民:勇敢、執(zhí)著、愛國……
在國運艱難的時候,要發(fā)揚雄健的精神,為民族的尊嚴和發(fā)展而奮斗、奉獻。
3、你從李大釗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樣的人格風范?
他的信念、忠誠、追求、勇氣、執(zhí)著、熱血、強烈的民族責任感
4、李大釗先生用他的生命詮釋了“雄健的國民”的含義,那就是一種像高山一樣巍峨、像黃河一樣浩蕩一樣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朗讀名言,喚起學生對李大釗先生的崇敬之情)
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郁達夫)
五、帶著崇敬的心情齊讀課文,注意讀出文章的磅礴激越的情感。
六、感悟聯(lián)想:1、
人生的目的,在于發(fā)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為發(fā)展生命必須犧牲生命的時候,因為平凡的發(fā)展,有時遠不如壯烈的犧牲足以延長生命的音響和光華。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今天的中華民族,國運昌盛,聯(lián)系國際形式來想想,我們還需要“雄健的國民”嗎?(學生自由發(fā)言,集體交流。(聯(lián)系我駐南使館被炸一事實、《立此存照》,日本青年長谷川弘一在網上發(fā)表的言論,見《讀者》2000年第七期))
七、總結全文: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個偉大的靈魂,總是把自己的身家命運和民族命運國家命運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給自己的國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為終身的幸福。這些為理想而奮斗的勇士,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 把自己的生命鑄成一座不朽的豐碑,永遠矗立在人們的心里。因為有了他們的犧牲和奮斗,共和國才有今天的繁榮和富強,每一個有民族責任感的人都應該對自己說:讓共和國的明天因為有我而更加強大和美麗!